蔡瀾
又到吃粽子的季節(jié)了。朋友送的、自己包的、各地的名粽,吃個(gè)不停,吃個(gè)膩。再也不能吃了,再也不想吃了,到了明年,粽子又出現(xiàn),又吃個(gè)不停。
什么地方的粽子你最喜歡?當(dāng)然是你生長的地方包的,小時(shí)的記憶,影響了你的一生。我是潮州人,我愛吃潮州粽子。潮州粽除了肥豬肉之外,還有豆沙,又甜又咸,北方人一聽,什么?甜的粽子怎么吃得下去?你們這些人的口味很古怪呀!
這一來,就吵架了,誰說你們家鄉(xiāng)的粽子不好吃,誰就是敵人,非得置你于死地不可,這是深仇大恨,故鄉(xiāng)之恥呀!怎能不報(bào)呢?我絕對沒有這個(gè)情意結(jié),你不喜歡吃潮州粽,好得很呀,你們做的,又是什么味道呢?讓我嘗嘗。
這一輩子,吃過不少粽子,可以總結(jié)一下。
從廣東地區(qū)開始,我喜歡的是東莞的道滘粽,它的原料很簡單,咸蛋黃、黃豆等,但不同的是包著一塊肥肉,而那塊肥豬肉,是浸過糖水,用糯米包了,蒸熟之后,整塊肥豬肉融化在糯米之中,那種好吃法,只有你親自試過才知道。什么?又是甜又是咸,難吃死了。我的上海朋友一吃,即刻作出這種反應(yīng)。
他們喜歡的嘉興粽,包得長長的,有鮮肉粽、蛋黃粽,也有豆沙粽、蜜棗粽和栗子粽。甜的就是甜的,咸的就是咸的,從來不像廣東人吃的那種又甜又咸的,難吃死了。但你一批評嘉興粽,又有一大幫人來追殺你。
從上海到杭州的路上,你就會看到各種不同的嘉興粽,好吃嗎?的確不錯,尤其是新鮮包的,蒸得熱騰騰的,一把粽葉打開,那種香味,是不能抗拒的。我必須承認(rèn),我非常愛吃。如果不是去上海附近,我也會在香港的南貨店買回來吃,吃個(gè)不停,尤其是加了金華火腿的,百吃不厭。我雖屬廣東人,但我也欣賞嘉興粽。
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粽子。到了臺灣,他們各地都有不同的特色,臺南有種粽子看不到米粒,先是把飯制成粿,再包豬肉的,叫為粿粽。
臺灣人把粽子愈做愈精細(xì)。臺北有一家專賣海鮮的餐廳叫“真的好”,他們不在端午節(jié)也賣粽子,包得很小,長條形,餡里面的料有些海鮮,是我吃過最好的粽子之一。下次有機(jī)會去臺北不妨一試,就知道我說些什么。
臺灣一般的粽子深受閩南的影響。去到泉州,他們有種五香粽,非吃不可。肉餡之內(nèi)放了五香粉,已成為它們的特色,已傳到各地的閩南餐廳,任何時(shí)間都能吃到這種五香粽。
粽子傳到南洋,馬來人和中國人結(jié)了婚,成為娘惹和峇峇一族,他們做的娘惹粽,也帶甜,但十分好吃。有些娘惹還用當(dāng)?shù)氐囊环N藍(lán)顏色叫“BUNGA TELANG”的花,把米飯染色,變成藍(lán)色的粽子,中間包了加椰糖的椰絲,是甜粽子的另一種境界。
中國文化, 也影響到日本人, 他們把粽子叫為“ 茅卷 ”(CHIMAKI)。早年的臺灣料理店,都賣燒肉粽,一家叫“珉珉”的料理店賣的粽子最受歡迎。我們留學(xué)生一想念家鄉(xiāng),就去那里吃粽子?,F(xiàn)在這家老店還在經(jīng)營,有時(shí)到東京,還是去吃吃,味道好像沒有從前那么好了。
日本人把粽子變化了,用竹葉來包,是粗大的那種,一葉包一粽。在北海道的札幌,有家料亭,從前專做政客和有錢人生意,有藝伎表演,當(dāng)今經(jīng)濟(jì)衰弱,雖照樣營業(yè),但一般客人可以隨時(shí)光顧,叫“川甚 ”(KAWAZEN)。他們做的料亭菜非常之豐盛精致,但留下印象的,是最后上的那個(gè)粽子。我們一群人去,有些人不會欣賞,我都把剩下的打包回來。翌日,大家去吃什么螃蟹大餐時(shí)我空著肚子,寧愿回到酒店吃粽子。
不是所有產(chǎn)名粽的地方都有好吃的粽子,像肇慶,簡直是粽子之鄉(xiāng),到處都賣,一年四季皆能吃到。我買了一個(gè)回酒店,打開一吃,盡是糯米,餡料甚少,不覺得有什么特別之處。問當(dāng)?shù)厝耍麄冋f這里舊時(shí)常鬧水災(zāi),鄉(xiāng)民逃到高處,也就是靠吃粽子維生,主要是吃得飽,餡少不是問題。
當(dāng)今,生活條件好了,大家拼命推出高級食材的,什么鮑魚、鵝肝醬、魚子醬都包到粽子里面,用的當(dāng)然不是什么溏心干鮑,大連產(chǎn)的,像吃樹膠擦,難于下咽。
如果想吃高級的,還是去澳門吧。那里有家甜品店叫“杏香園”,所賣的涼粉椰汁雪糕或白果杏仁等當(dāng)然精彩,但最好吃的反而是他們包的咸粽子。除了金華火腿、咸蛋黃肥豬肉之外,還有六粒大大的江珧柱,貨真價(jià)實(shí),真是豪華奢侈。
談粽子,我一向不喜歡用“糉”這個(gè)寫法,好像吃了會從耳朵流出來,變成傻瓜一個(gè)。
要吃完所有粽子來比較哪一種最好,得花三輩子吧?有一點(diǎn)是確定的,世界上最香最好吃的粽子,是你肚子餓到貼骨時(shí)吃的那一個(gè),沒有一個(gè)人可以和你爭辯,那是天下最好吃的!
(選自《碗凈福至》/蔡瀾 著/長江文藝出版社/ 2019年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