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陳霞 姚守秀 吳鏡(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六師五家渠市畜牧獸醫(yī)工作站)
架子牛是指體重達300~400千克,并沒有經(jīng)過強制育肥,體型偏瘦,但是身架比較好的肉牛。由于其適應性好、育肥快、時間短、利潤高等特點成為目前國內(nèi)肉牛育肥的主要來源。其年齡一般為2歲到6歲,甚至更高。年齡是影響架子牛育肥性能的最重要的指標,選擇適齡的架子牛育肥是提高育肥肉牛經(jīng)濟效益的關鍵,為此,筆者開展了此試驗。
1.試驗設計。選擇健康無病,發(fā)育正常,膘情中等的架子牛31頭。按年齡分為以下4個年齡組:2.5歲組8頭(2.5±0.5歲),3.5歲組7頭(3.5±0.5歲),4.5歲組8頭(4.5±0.5歲),6~9歲組8頭(6~9歲),每個年齡組為1個試驗組處理。試驗設預試期10天,正飼期90天,預飼前對試驗架子牛進行隨機分組,做好驅蟲和正飼期前測量肉牛體重等工作。
2.試驗日糧組成。用精粗料搭配喂養(yǎng),精飼料為新疆某飼料廠生產(chǎn)的育肥牛精料補充料,粗飼料包括玉米黃貯、小米秸稈、小麥秸稈。日糧根據(jù)NRC(1996)肉牛營養(yǎng)需要進行配制,其營養(yǎng)水平超過了NRC(1996)標準,各組試驗牛用同一日糧配方飼喂,日糧組成及比例見表1。
育肥牛精料補充料主要組成成分為玉米、麩皮、豆粕、棉粕及肉牛所需的各種維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
表1 日糧組成及比例
3.飼養(yǎng)管理與測定項目。試驗牛在同一牛舍分欄飼養(yǎng),自由采食,飲水器自由飲水,每天8∶00、17∶00各投放飼料一次,8∶00飼喂前稱一次剩余料,計算好飼料消耗量。30天、60天、90天各稱體重1次,計算好平均日增重。
4.數(shù)據(jù)處理。試驗數(shù)據(jù)用計算機軟件SSPS11 Statistics 17.0進行方差分析。
1.體重與增重比較。試驗剛開始時4個年齡組的平均體重依次為417.25、444.14、489.63、507.5千克,體重隨年齡增加而依次遞增,組間體重差異極顯著(P<0.01)。90天后,4個年齡組的平均體重依次為531.75、544.43、575.50、590.50千克,除1組和2組,3組和4組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其他各組之間差異均極顯著(P<0.01)。90天內(nèi),各年齡組的頭均增重依次為114.50、100.29、85.88、83.00千克,增重則依年齡而遞減,組間4.5歲組和6~9歲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其他組間增重差異均極顯著(P<0.01)。試驗期內(nèi),4組平均日增重依次為1.27、1.11、0.95、0.92千克,平均日增重隨著年齡的增大依次遞減,除4.5歲組和6~9歲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其他各組間均差異極顯著(P<0.01)。
2.采食量與飼料轉化率比較。由表2可見,試驗期內(nèi),頭均飼料消耗量隨著年齡的遞增而遞減;試驗牛飼料轉化率與年齡成反比,2.5歲組飼料轉化率最高,3.5歲組次之,6~9歲組最差。
3.經(jīng)濟效益比較。由表3可見,4個年齡組中,頭均獲利隨著年齡增大而減小,2.5歲組比3.5歲組、4.5歲組、6~9歲組分別多獲利552.53、969.90和1022.61元,3.5歲組比4.35歲組和6~9歲組分別多獲利417.37和470.08元,4.5歲組比6~9歲組多獲利52.71元。
表2 采食量和飼料轉化率比較
表3 經(jīng)濟效益分析表
該試驗說明,架子牛在同一飼養(yǎng)管理條件下育肥,年齡不同效果也不同,增重效果以2.5歲年齡組最好,其次為3.5歲年齡組,6~9歲組最差。表明,架子牛隨年齡的增長,生長速度在下降,這是因為架子牛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組織的生長逐漸減慢,增重以沉積脂肪為主,因此,日增重慢慢降低了。
架子牛的飼料消耗和轉化率隨著年齡的增長依次降低。2.5歲組飼料轉化率比其他三個組分別提高12.32%、23.69%和24.03%。3.5歲組比4.5歲組、6~9歲組分別提高2.97%和13.35%,4.5歲組比6~9歲組提高0.44%,說明隨著年齡的增高,架子牛飼料轉化率增幅程度依次降低。因此,在組織肉牛生產(chǎn)時,架子牛應選擇2.5歲左右的雜交牛育肥,以期獲得良好的增重和飼料轉化效果。
架子牛在科學飼養(yǎng)條件下進行育肥,在2.5至9歲區(qū)間內(nèi),隨著年齡的增長,育肥經(jīng)濟效益呈遞減趨勢,隨著年齡的增長遞增趨勢逐漸減弱,因此在組織架子牛育肥生產(chǎn)時,應盡量選擇2.5歲左右的架子牛進行育肥,以獲得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