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行為矯正訓練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心理狀態(tài)、不良行為及社會功能的影響

      2019-08-19 04:20:48何芳胡天蘭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9年15期
      關(guān)鍵詞:不良行為社會功能心理狀態(tài)

      何芳 胡天蘭

      【摘要】 目的:探索行為矯正訓練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不良行為及社會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50例)和研究組(5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康復治療和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給予行為矯正訓練,持續(xù)干預6個月。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和護士用住院患者觀察量表(NOSIE)評分。結(jié)果:干預前兩組的SAS、SD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NOSIE量表各因子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的NOSIE量表各因子評分有明顯改善,研究組在社會能力、社會興趣、個人整潔方面評分高于對照組,在激惹、精神病表現(xiàn)、遲緩、抑郁方面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行為矯正訓練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不良行為和社會功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關(guān)鍵詞】 行為矯正訓練; 精神分裂癥; 心理狀態(tài); 不良行為; 社會功能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5.07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9)15-0-03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behavior modification training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es,bad behavior and social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Method:From May 2016 to May 2017,100 cases with schizophren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50 cases) and the study group(5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and nursing,and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behavior modification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two groups were continuously intervened for 6 months.The scores of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and nurses 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Result: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cores of SAS and SD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P>0.05),and the scores of SAS and SD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and the scores in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5).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cores of factors of NOSIE sca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scores of factors of NOSIE scal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and the scores of social ability,social interest and personal cleanlines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scores of irritability,psychotic performance,retardation and depression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Behavior modification training has good improving effects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es,bad behavior and social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Key words】 Behavior modification training; Schizophrenia; Psychological states; Bad behavior; Social function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多因素疾病,病因未明,臨床表現(xiàn)為感知覺、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及精神活動不協(xié)調(diào)[1]?;颊哂捎陂L期住院,在封閉環(huán)境和看管護理模式下,容易對藥物和醫(yī)院產(chǎn)生依賴,造成患者思想意志缺乏和不同程度的社會功能缺損[2]。行為矯正訓練是指通過針對性的訓練,改善患者的不良行為和異常心理,提高社會能力[3]。本文旨在研究行為矯正訓練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不良行為及社會功能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筆者所在醫(yī)院診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100例。納入標準:(1)符合文獻[4]《CCMD-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中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2)患者均為小學以上文化水平;(3)所有患者在進行研究前服用藥物相同,病情處于穩(wěn)定期,精神狀況以陰性癥狀為主;(4)病程4年以上。排除標準:(1)軀體障礙及明顯智力低下者;(2)有心、肝、腎等重大疾病者;(3)依從性差,有嚴重的攻擊行為或自殺行為者。將上述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50例)和研究組(50例)。對照組:男24例,女26例;年齡25~50歲,平均(32.35±4.67)歲;病程5~9年,平均(7.12±1.25)年;其中偏執(zhí)型35例,緊張型2例,未分化型13例。研究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27~52歲,平均(35.36±4.12)歲;病程6~10年,平均(8.22±1.01)年;其中偏執(zhí)型33例,緊張型3例,未分化型14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者家屬自愿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的藥物治療和護理,即服用抗精神病藥物,進行身體測試,對患者個人衛(wèi)生及社交活動等不進行干預,患者可以自主參加活動。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進行行為矯正訓練,實施步驟:(1)生活自理能力訓練。監(jiān)督患者每天按時起床、洗漱、整理床鋪及其他生活區(qū)域,并幫助其養(yǎng)成飯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換衣物等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對表現(xiàn)好的人進行表揚和獎勵。對于隨地吐痰等不良行為及時糾正,同時采取互相檢查、監(jiān)督、評比等措施,提高其改正不良行為的積極性。(2)社會生活能力訓練。初期組織諸如掃地、倒垃圾等簡單的勞動,使其在勞動中增強自信。后期可安排一些稍微復雜的工作或需要3~4人配合完成的工作,激發(fā)其對外界事物的興趣,增強團結(jié)協(xié)作的能力。鼓勵患者學習種植植物、手工編織等謀生技能為回歸社會做準備。(3)社交能力訓練。組織打太極、扭秧歌、唱歌等文娛集體活動,增加患者之間及患護之間的溝通交流,增強集體觀念,克服自卑心理。組織外出理發(fā)、游園、春秋游等活動,并邀請社會上的愛心團體來醫(yī)院慰問,鼓勵其多與外界接觸,克服其對外界的恐懼心理。行為矯正訓練每周4次,持續(xù)6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心理狀態(tài)。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兩組干預前后患者負面情緒嚴重程度。SAS、SDS量表均含有20個條目,行四級評分,分值越高,癥狀越嚴重,低于50分為正常。(2)行為習慣、社會能力。采用護士用住院患者觀察量表(NOSIE)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的行為習慣及社會能力缺陷改善程度。NOSIE量表內(nèi)含30項目7個因子,包括社會功能、社會興趣、個人整潔、激惹、精神病表現(xiàn)、遲緩、抑郁,行五級評分,前3個因子是積極因素,后4個因子是消極因素,積極因素評分越高,消極因素評分越低,患者康復情況越好。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 20.0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組內(nèi)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比較,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心理狀態(tài)

      干預前兩組的SAS、SD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行為習慣、社會能力

      干預前兩組NOSIE量表各因子評分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的NOSIE量表各因子評分有明顯改善,研究組在社會能力、社會興趣、個人整潔方面評分高于對照組,在激惹、精神病表現(xiàn)、遲緩、抑郁方面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患者在精神病院的住院率占2/3,一部分患者需要持續(xù)治療,一部分患者會逐漸衰退,最終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負擔[5]。梁美娟等[6]研究指出,單一的藥物治療已不能滿足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需求,抗精神類藥物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精神病癥狀,但對社會功能缺陷、精神殘疾等癥狀無明顯效果,因此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精神癥狀得到控制后,應把盡早讓患者回歸社會作為工作重點[7]。行為矯正訓練主要是在外界人為幫助下消除患者異常行為,糾正不良行為習慣,達到逐漸恢復日常生活能力、社會行為、工作技能等目的[8]。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干預后研究組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與明永武等[9]研究結(jié)果一致,說明行為矯正訓練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有改善作用。研究組組織患者參加一些簡單勞動,讓患者在勞動中獲得信心,鼓勵患者參加集體文娛活動,克服患者自卑心理,以此來減輕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從而達到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作用,與文獻[10]研究一致。本研究中干預后研究組在社會能力、社會興趣、個人整潔方面評分高于對照組,在激惹、精神病表現(xiàn)、遲緩、抑郁方面評分低于對照組,即研究組NOSIE量表各因子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與王秀芹等[11]研究結(jié)果一致。研究組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進行訓練,按時起床吃飯休息等,讓患者養(yǎng)成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監(jiān)督患者飯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換衣物等,讓患者注意個人衛(wèi)生;及時糾正患者隨地吐痰等不良習慣,讓患者改正不良行為。社會能力訓練中循序漸進給患者分配工作任務,后期讓患者學習生存技能,為回歸社會做準備[12]。經(jīng)常組織患者外出活動,增加患者對外界的興趣。上述訓練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行為和社會能力缺陷,讓患者盡早回歸社會。

      綜上所述,行為矯正訓練通過生活自理能力訓練、社會能力訓練、社交能力訓練等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社會功能,矯正患者的不良行為,促進患者精神康復,是一種有效的干預方法。

      參考文獻

      [1]李艷蓮,熊愛蓮,侯凌峰,等.精神分裂癥患者恢復期應用行為治療的作用分析[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5,21(3):430-432.

      [2]袁穎,張廣亞,杜向東,等.精神分裂癥患者沖動行為的干預[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15,25(6):424-425.

      [3]張丹,劉莉,歐建君,等.認知矯正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和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5,37(16):1682-1684.

      [4]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分會.CCMD-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1.

      [5]儲文革,陳燕,趙兵,等.認知行為治療對社區(qū)精神分裂癥患者自我效能感、應對方式及社會功能的影響[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16,26(6):394-396.

      [6]梁美娟,王海霞.行為矯正訓練對減少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不良行為的作用[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6,23(33):50-52.

      [7]胡萱怡,嚴國建,陳佳佳.認知行為治療對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效果[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6,13(6):822-824.

      [8]李娜.認知行為干預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恢復及院外康復的促進作用[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5,17(2):127-129.

      [9]明永武,王淘,韓衛(wèi)東,等.心理行為療法對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抑郁情緒的影響[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5,44(7):804-805.

      [10]練亞芬,章秋萍,汪永光,等.社會認知與交互訓練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應對能力和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7,25(10):759-761.

      [11]王秀芹,鐘遠惠,江艷嫦.行為矯正在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6):140-141.

      [12]李張燕,陳婷,余建英.社交技能訓練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精神癥狀和社會功能的影響簡[J].海南醫(yī)學,2016,27(21):3605-3607.

      (收稿日期:2018-12-23)

      猜你喜歡
      不良行為社會功能心理狀態(tài)
      淺談愛德華·邦德《李爾》中的“布萊希特式”
      中學生不良行為的心理分析及對策
      電視綜藝娛樂節(jié)目的社會功能探討
      談談播音創(chuàng)作主體的心理素質(zhì)
      考試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 14:21:09
      基于《初、高中過渡階段學生心理狀態(tài)及學習狀態(tài)調(diào)查》的分析
      考試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3:04:07
      Motive與Motivation:從休謨的動機論到動機論的休謨主義
      道德與文明(2016年5期)2016-12-07 01:11:24
      農(nóng)村中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成因與糾正
      急診搶救室開展優(yōu)質(zhì)護理服務的方法及效果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28:47
      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淺析
      人間佛教的社會功能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6:26:20
      凌海市| 遂昌县| 毕节市| 富宁县| 阜新| 大方县| 通城县| 大冶市| 新龙县| 弥渡县| 泾阳县| 西盟| 祁连县| 台南县| 延庆县| 溧阳市| 仪征市| 永嘉县| 舞钢市| 凤台县| 东阳市| 朝阳市| 迁西县| 离岛区| 丘北县| 克什克腾旗| 华安县| 扬中市| 乌审旗| 莫力| 伊春市| 临潭县| 三亚市| 三门县| 潼关县| 阿城市| 松桃| 萍乡市| 秀山| 石家庄市| 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