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到永州已經一年了,此地瘴氣肆虐,像極了我亂糟糟的心情。短命的改革在我心底刻下了難以愈合的傷口,再加上母親病逝,我落下了失眠的病癥。
今天我又早早地醒了,腦海里又跳出當年的一幕幕:順宗中風變啞,主事的二王,一個因喪母告假回家守喪,一個也中了風,宦官俱文珍等人趁機沆瀣一氣,脅迫順宗禪位,并策動神策軍發(fā)動宮廷政變……憲宗一上任即頒下一道圣旨,驅趕我們這些參與改革的臣子到荒遠之地,過了一些時日,王叔文被賜死……現在看來,我們當年是忽視斗爭的復雜性了,涇水、渭水確實是不能相融?。⊥跏逦囊舱媸堑?,改革動機不純,怎么能利用改革來為己牟利呢?聽說他家里有個專門用于收受金銀珠寶的箱子,涇水被混進渭水,怎么還能保持清澈???
唉,窗外雞鳴了,心頭忽然涌上兩句詩: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待后面有時間再補足吧!
忘年交吳武陵也被貶到了永州,令我驚愕的是這位小兄弟做官還不到一年。血氣方剛的小子性格還是太剛烈??!權貴們那個金圈子硬碰硬還是不行的??!
吳武陵落腳在瀟水之西,和我只一水之隔,我自我幽默地感慨:永州這地方還真是與我柳宗元密不可分啊,好友婁圖南剛離開不久,皇帝又送了個吳武陵給我。
初識吳武陵,他的才思敏捷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我曾經夸他:一觀其文,心朗目舒,炯若深井之下,仰視白日之正中也。這些年過去了,他的學識更見長了吧?不知道他對哲學又有了怎樣高明的見解?從這個角度講,對于吳武陵的到來我反而該慶賀一番咧!
我是一個愛交朋友的人,朋友們與我相得,給我的生活添加了許多色彩。他們不同的秉性足以使任何一個時空綻放精彩。
迅速地研磨,鋪開信箋,我在最右側先寫上六個字——湘浦大人臺鑒,我期待著那個學富五車的青年的到來。
這一年西山給了我別樣的感受。這座山正對著法華西亭,從亭子里眺望,其巍峨奇異直入眼簾。我?guī)е腿艘宦放G斬棘,焚燒亂草,忙活了大半天終于到達了山頂。
從山頂下望,山下的一切變得渺小,四面青山白水縈繞,如同掛在四周的山水畫,此境絕美,人間的煩心事在這一時空里不足一哂。我閉上眼睛,隨意、舒適地坐下,吐納著山頂的空氣,只覺得此境遼闊浩渺,只與天地之間的大氣有機融合,我的內心難得的悠然,只覺得思想停止了,形體消散了,與自然界萬物不知不覺地融為一體了。
西山之游在我心間縈繞,我想明白了一個道理:在人世間行走,要選擇性地融合,學會融合,人生方能進退從容!
永州這個地方第一次讓我覺得親切,我決定把西山這座奇山推介給世人,文章的名字我已經想好了,就叫《始得西山宴游記》。
1. 形式創(chuàng)新,構思精巧。本文讀下來,可以說讓人眼前一亮。文章采用隨筆的形式,其形式之美體現了作者的創(chuàng)造性。在緊張的時間里能有此構思,確實難能可貴,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滿分作文。
2. 素材熟稔,融會貫通。作者對文學家柳宗元相當地熟悉,記述的相應歷史事件,從宏觀到微觀基本吻合史實,因此,即使將本文看成是研究柳宗元的參考資料也毫不過分。本文的成功給讀者的一條啟示是:詳盡地占有材料,并且做到融會貫通。
3.立意絕妙,有機一體。本文在立意方面立足于《始得西山宴游記》的“天人合一”的意境,立意絕妙,前面的兩部分完全可以看成是第三部分的“因”,也就是人生中的挫折促使柳宗元邂逅了西山,三部分有機一體。 ? ? ? ? ? ? ? ? ? ? ? ? ? ? ? (點評:向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