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麗娜
妊娠是一種較為復雜的生理過程, 先兆流產是指妊娠28 周前女性出現(xiàn)少量陰道流血或下腹痛的情況, 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妊娠期疾病, 一般經休息以及治療后癥狀會消失, 可繼續(xù)妊娠, 但若癥狀未得到有效緩解則可能導致流產[1]。曾有相關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先兆流產多因黃體功能不全所引發(fā), 故臨床多會采用孕激素進行治療, 黃體酮是臨床常用治療用藥,但多需要定期到醫(yī)院注射[2]。地屈孕酮屬于口服孕酮, 其不僅使用方便, 而且口服吸收良好, 不會引起不良反應, 臨床應用效果良好。此次研究將選擇2017 年1 月~2018 年4 月收治的82 例先兆流產患者進行分組治療, 以此研究地屈孕酮與黃體酮在先兆流產治療中的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2017 年1 月~2018 年4 月收治的82 例先兆流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采用數(shù)字表法分為A 組與B 組,各41 例。所有患者均存在少道陰道流血癥狀、停經均<28 周、婦科檢查結果顯示宮口未開且胎膜未破, 未見妊娠物排出。血清孕酮<15 ng/ml、均無系統(tǒng)性疾病或發(fā)熱、無習慣性流產病史, 均對此次研究所用藥物無禁忌。A 組年齡22~38 歲, 平均年齡(29.1±3.1)歲;孕周5~26 周, 平均孕周(13.2±4.5)周。B 組年齡21~39 歲, 平均年齡(29.2±3.3)歲;孕周5~27 周,平均孕周(13.3±4.6)周。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A 組患者使用黃體酮(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3020828)進行治療, 采用肌內注射給藥,20 mg/次, 1 次/d, 用藥至患者臨床癥狀消失。B 組患者使用地屈孕酮(Abbott Biologicals B.V., 注冊證號H20170221)進行治療, 口服, 首次用藥量為40 mg, 之后用藥量為10 mg/次,每隔8 h 給藥1 次, 直到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為止。
比較兩組患者保胎成功情況、HCG恢復相應孕周正常水平時間及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以患者陰道流血、腹痛等癥狀消失, 血液檢查結果顯示HCG 恢復相應孕周正常水平, 超聲檢查結果提示胎兒發(fā)育正常判為保胎成功;若腹痛癥狀以、陰道流血癥狀未得到有效緩解, 甚至加重, 胎膜出現(xiàn)破口, 且相關檢查結果顯示HCG 未恢復相應孕周正常水平, 轉變?yōu)殡y免流產, 則判為流產。
采用SPSS19.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 B 組患者保胎成功率為95.1%, 明顯高于A 組的80.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保胎成功情況比較(n, %)
B 組患者HCG 恢復相應孕周正常水平時間為(6.7±1.2)d, 明顯短于A 組的(8.2±1.5)d,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治療期間出現(xiàn)惡心嘔吐2例、輕度心慌2 例、肌肉抽搐1 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2.2%。B 組患者治療期間未觀察到明顯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0;B 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A 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先兆流產是妊娠常見疾病, 對妊娠12 周前自然終止妊娠的情況多被稱為早期流產, 而在13~28 周自然終止妊娠者則多被稱為晚期流產。曾有相關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先兆流產發(fā)生幾率較高, 約為15%左右, 其中約有62%以上發(fā)生于妊娠12 周內[4]。導致先兆流產發(fā)生的原因較多, 主要可分為染色體異常以及母體因素, 其中母體因素包含的影響因素較多,如孕婦感染弓形蟲、存在吸煙酗酒或吸食毒品等不良習慣、長期暴露于有害化學物質當中、存在子宮缺陷、情緒不穩(wěn)定,以及患有嚴重貧血、高血壓、嚴重營養(yǎng)不良、內分泌異常、免疫功能異常等均可能引起先兆流產。孕激素在女性妊娠維持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妊娠期機體血清孕酮必須維持較高水平。在妊娠早期, 孕酮主要來源于妊娠黃體, 若黃體功能不全則可能導致孕酮水平不足, 從而引發(fā)流產。有研究發(fā)現(xiàn)高濃度孕酮可促進子宮肌蛋白合成, 可提高子宮肌細胞對雌激素、前列腺素的應激性, 抑制母體免疫反應, 促使胎兒免受母體排斥[5,6]。故對先兆性流產臨床一般使用黃體酮注射液進行治療。黃體酮注射液屬于油劑, 需肌內注射給藥,使用過程中患者極易出現(xiàn)注射部位紅腫疼痛、蜂窩組織炎等情況。
地屈孕酮屬于口服孕激素, 其極為接近天然孕酮。該藥物具有良好的口服活性以及代謝穩(wěn)定性, 其可對孕酮受體產生高度選擇性。研究發(fā)現(xiàn)該藥物的孕激素效價是孕酮的20 倍以上, 雖具有孕激素活性, 但其不會出現(xiàn)激素相關不良反應, 不會影響到雌激素對其他靶器官的作用, 不會影響后代的生殖能力, 另外該藥物可改善子宮內膜容受性、調節(jié)細胞免疫能力, 有利于減少子宮收縮痙攣、維持妊娠。另外與黃體酮不同, 該藥物用藥方式為口服, 使用較為方便, 且生物利用率高, 故近年來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7]。在此次研究中對比分析了兩組先兆流產患者采用地屈孕酮以及黃體酮治療的效果, 結果顯示, 治療后, B 組患者保胎成功率為95.1%,明顯高于A 組的80.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 組患者HCG 恢復相應孕周正常水平時間為(6.7±1.2)d, 明顯短于A 組的(8.2±1.5)d,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 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0, 明顯低于A 組的12.2%,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以上研究結果證明地屈孕酮的應用效果優(yōu)于黃體酮。
綜上所述, 與黃體酮相比, 地屈孕酮治療先兆流產的效果更好, 可有效提高保胎成功率, 且不會引起不良反應, 臨床應用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