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淑珍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含義;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
17—0069—01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領(lǐng)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化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如今,個性化閱讀教學已成為一種時尚,一線教師也能自覺地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新課程理念,采用新的教學方式,達到良好的閱讀教學效果。下面,筆者結(jié)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的含義
個性化閱讀是指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受文本以及自身基礎(chǔ)、注意力、興趣、以往經(jīng)驗和教師的指導等多方面的影響,從而產(chǎn)生獨特的體驗與見解的閱讀方式。個性化閱讀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學生與文本的思想交流是教學的中心,學生的個性體驗與表達是教學的目標。由于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知識積累、興趣愛好不同,不同的學生對同一個文本的感受也就不同,就會出現(xiàn)差異性的解讀。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已有的認知框架和學生的個體差異,啟發(fā)學生對文本進行自主的思考,從而做到一種個性化的教學。
二、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方法
1.以人為本,將學生作為閱讀主體?!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學生是閱讀的主體。教師應尊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鼓勵學生大膽地發(fā)表個人見解?!闭n堂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充分尊重小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他們營造開放、活躍的課堂閱讀空間及氛圍,推動小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實現(xiàn)閱讀教學的個性化。同時,語文教師要結(jié)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興趣愛好等,開展閱讀教學,注重與小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和交流,在和諧、活潑、生動的學習氛圍中,對小學生的閱讀感悟予以充分尊重,使其在與教師的交流和溝通過程中,實現(xiàn)閱讀能力的提升。
2. 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激發(fā)個性化閱讀的興趣。生活是語文知識的來源,生活有多大,語文的外延就有多大。在教學中,教師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喚起學生的生活積累,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成長背景和思維方式進行個性化的閱讀。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讀”服務的。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思維活動進行閱讀的再創(chuàng)造,這樣既能加深理解和體驗,又能有所感悟和思考,引發(fā)共鳴,也會使學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學生作為閱讀的主體,是閱讀行為的發(fā)動者和操作者,自始至終決定著閱讀的目的、任務、方式和效果,所以,作為一名教師,要保護和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
3. 合作交流,促進學生快樂成長。小學生由于受生活閱歷、情感體驗、知識積累等的限制,對文本的解讀不可能面面俱到、盡善盡美,所以教師適時地引導其進行小組合作、平等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教師就要為學生搭建一個成果共享、取長補短、完善提升的平臺,這樣學生就能在其中感受到交流的必要以及合作的快樂。在閱讀實踐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采用以下三種方式進行合作:(1)生生合作,即同桌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互相研討交流;(2)小組合作,以4~6人為宜,思維互補,每個成員分享和承擔交流的權(quán)利和義務;(3)班集體合作,抓住中心論題或關(guān)鍵性問題,讓全班學生對話、答辯、爭論,教師在關(guān)鍵處加以點撥。教學實踐證明,適當?shù)夭捎煤献餍问?,在教學中往往能收獲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jié)合。(1)選擇合理的閱讀材料。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文章,教師可以以教材文章為中心來展開拓展性閱讀,如可以選擇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或是不同作者同一體裁的文章,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理解水平與寫作水平,也可以選取名人傳記、寓言故事等小學生所喜愛的內(nèi)容。只有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閱讀材料,才能不斷地豐富學生的文化積累,夯實學生的閱讀基礎(chǔ)。(2)開展閱讀成果交流。學生在閱讀中的體會、感受與心得,可以讓學生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在同學之間傳閱,也可以讓學生來交流閱讀心得。當然,教師也不能置身事外,而是要以朋友的身份參與到閱讀交流中來。這既是信息的輸出又是輸入,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次提升的最佳契機。
總之,閱讀教學要以新課改為指導,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展開充分而自主的閱讀,在課內(nèi)學知識學方法,在課外求發(fā)展,這樣才能讓閱讀教學更加富有情感色彩,讓學生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實現(xiàn)新課改所倡導的個性化閱讀。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