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艷梅
(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927醫(yī)院特診科 云南 普洱 665000)
急腹癥是一種臨床綜合征,發(fā)病部位以十二指腸、胃部居多,常見疾病包括急性腸梗阻、潰瘍性急性穿孔和急性闌尾炎等,以腹痛為主要癥狀表現(xiàn)。由于該疾病具有病情進展快、起病急等特點,若臨床治療開展不及時,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機體健康,而準確的診斷是治療開展的一個主要前提。故本文實施全面腹部超聲檢查,做如下歸納。
此次研究病例時段取自2017年4月—2019年2月,以我院接收的急腹癥者96例為研究對象,經(jīng)病理學檢查均已確診為急腹癥。排除伴后天性或先天性出血障礙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列表法分設組別。在對比組(n=48)中,男28例,女20例;年齡19~65歲,平均年齡(45.3±2.3)歲。在研究組(n=48)中,男29例,女19例;年齡20~66歲,平均年齡(46.4±2.2)歲。對比所有對象的基線資料,數(shù)據(jù)間相比(P>0.05)。
實施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查所有被選對象病情,選擇凸陣探頭,工作頻率維持在2~5MHz,4~9MHz為腔內(nèi)探頭工作頻率,5~13MHz為線陣探頭工作頻率。把300毫升無菌0.9%濃度氯化鈉溶液注于盆腔內(nèi),充盈膀胱,指導患者行仰臥位。行傳統(tǒng)選擇性腹部超聲檢查對比組者,檢查患者闌尾和肝、膀胱和膽、輸尿管和脾、腎和盆腔和胰等器官與部位,在操作期間檢查人員應結(jié)合患者具體癥狀,選擇性檢查重點部位與器官。行全面腹部超聲檢查研究組者,檢查患者子宮附件器官和膽、盆腹腔和肝、輸尿管和胰、腎和胃腸道、脾和闌尾等器官與部位,在操作期間檢查人員應重點判斷和觀察是否存在和急腹癥病情相關的臨床疾病,細致且全面檢查患者所有部位,同時對檢查是否有遺漏情況進行確定。
比較觀察對比組與研究組的診斷符合率;比較觀察對比組和研究組的診斷時間與檢查時間情況。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處理用SPSS23.0軟件,組間診斷時間、檢查時間評定結(jié)果用t檢驗,組間診斷符合率評定結(jié)果用卡方檢驗。P<0.05指結(jié)果處理有差異。
對比組的診斷符合率為62.50%,明顯低于研究組的93.75%(P<0.05),見表1。
對比組的診斷時間、檢查時間情況均長于研究組(P<0.05),見表2。
表2 對比診斷時間和檢查時間(±s)
表2 對比診斷時間和檢查時間(±s)
組別 n 診斷時間(h) 檢查時間(min)研究組 48 1.58±0.99 15.67±5.15對比組 48 2.97±1.57 10.88±3.58 t-5.188 5.291 P-0.001 0.001
急腹癥指的是腹膜后、盆腔和腹腔內(nèi)臟器與組織出現(xiàn)急劇病理變化,出現(xiàn)以腹部為主要體征與癥狀,且伴全身反應的臨床綜合征。由于急腹癥屬于急性疾病,具有病情重、發(fā)病急和病情發(fā)展快等特點,若未能予以有效及時的臨床治療,則會嚴重威脅患者的機體健康。所以,就患者而言,將疾病診斷符合率提升,診斷時間縮短,對提高治療效果和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作用。超聲檢查是臨床常見診斷檢查技術(shù),其具有安全性高、操作便捷等優(yōu)勢,目前已廣泛用于對急腹癥的診斷檢查中。而在急腹癥診斷檢查中,選擇性腹部超聲檢查是臨床常用檢查方法之一,但因急腹癥能一定程度影響患者多個臟器功能,在體征與癥狀不明顯的情況下予以患者行選擇性腹部超聲檢查,易導致誤診與漏診情況發(fā)生嗎,從而能影響治療工作的開展。與傳統(tǒng)選擇性腹部超聲檢查相比,腹部超聲檢查有較為廣泛的診斷檢測費范圍,其是在開展全面檢查的基礎上,將檢查重點突出出來,并通過與患者具體情況的結(jié)合予以更為準確的判斷。這樣既能有效提高診斷檢查的準確性,而且還能使誤診、漏診等情況的發(fā)生降低。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急腹癥者96例為研究對象,經(jīng)對上述闡述的歸納分析,并結(jié)合所得結(jié)果得出,全面腹部超聲檢查的實施對提高診斷符合率具有重要意義,診斷檢查效果更佳,減少不必要護患糾紛事件發(fā)生,有較好臨床應用價值。
總之,在診斷急腹癥檢查中腹部超聲的應用雖然檢查時間較長,但能有效縮短臨床診斷時間,有助于診斷準確率的提升,使漏診、誤診等情況的發(fā)生降低,為后期提高治療效果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值得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