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恨不得”和“巴不得”是現(xiàn)在使用頻率較高的一組近義詞。在形式上,都是三音節(jié)的詞語。在語義上,都能夠表達迫切希望之義,使用時容易混淆。因此,我們將兩者進行對比,從而發(fā)現(xiàn)它們的異同,更有利于搞清它們的用法和特點。進而為具有相似性質的“v+不得”結構的分析提供參考方法。
關鍵詞:詞匯化過程;語法;語義;語用
作者簡介:任靜(1995-),女,貴州師范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字學。
[中圖分類號]:H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20--02
一、引言
學術界對“恨不得”和“巴不得”已經(jīng)做了不少的考究,他們通過收集大量的例句,從語法、語義和語用三個方面對這兩個近義詞進行了探討,目前已經(jīng)有一些成果,但尚存在一些爭議。我們研讀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呂叔湘先生主編的《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的基礎上,另起一個角度進行探討。首先分析“恨不得”和“巴不得”的詞匯化過程,其次再從語義、語法和語用三個方面對兩者進行分析比較,從而得出它們的不同之處。這對分析“V+不得”的結構提供系統(tǒng)的研究方法,同時在對外漢語教學中也發(fā)揮一定的作用。
二、“恨不得”“巴不得”詞匯化過程及意義
(一)“恨+不得VP”
對于“恨”與“不得”的組合結構,我們在CCL語料庫中提取例句,發(fā)現(xiàn)兩者的結合形式有3種,分別為:恨+不得NP、恨+不得VP、恨不得+VP,通過統(tǒng)計分析得出“恨+不得VP”結構在使用時居多,也是我們在本文中所研究的結構。
首先,《現(xiàn)代漢語詞典》(2005)將“不得”解釋為助詞,用在動詞、形容詞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夠[1]。如“做不得”,即不能做。其次,“恨”字具有兩種意義,其一表示懷有強烈的敵對或不滿的情緒,其二表示遺憾、懊悔。在兩者的結合中,王燦龍曾指出:由“不得VP”表達一種未來事實,是“恨不得”完成詞匯化過程的關鍵一步,這就是使“恨不得”成為一個詞的關鍵。[2]可見,成詞后所表達之義為一種對未來的急切盼望,將其義細分為二,其一是表示一個人的強烈希望,如“恨不得一把摟住她”,表達自身的一種急切的愿望,但是事情并沒有發(fā)生。其二是表示因要求得不到滿足而抱怨,恨不能。如“行動的失敗導致了一系列不好的結果,恨不得立即采取行動?!币砸呀?jīng)發(fā)生的事實為前提,“恨不得”表示現(xiàn)階段無能為力而抱怨,雖然知道已成事實,但是自身還存在一種迫切的愿望,恨不能達到。
可見,“恨”字自身具有兩種意義,與“不得”相結合后產(chǎn)生不同于“恨”的意義。表示對完成一件事的迫切愿望。這樣弄清“恨不得”的詞匯化過程,以及它所具有的意義,就能夠對它的語法功能進行分析,以及與其他詞語進行區(qū)分。
(二)“巴+不得VP”
與“恨不得”相比,“巴不得”的成詞時間較晚,但它在詞匯化過程中與“恨不得”卻是平行的,在此不再贅述?!冬F(xiàn)代漢語虛詞例釋》解釋“巴不得”表示一種渴望 ,這種渴望一般是有可能實現(xiàn)的。其次,對于“巴不得”的詞匯化過程,與“恨不得”的分析過程很相似?!鞍汀弊钟?種意義。但是當它與“不得”相結合后,則表示急切的盼望。其義可以細分為二,其一表示急切地盼望,如“巴不得看到有不贊成的表示”?!鞍筒坏谩痹谶@里表明迫切的希望。第二種意義又叫“巴不能夠”,如“車子開得已經(jīng)夠快了,我還巴不得一下子就到達目的地”表明一種強烈的愿望,雖然車子已經(jīng)達到了最快的速度,但是還不滿于現(xiàn)狀,希望能夠更快到達。因此,“巴”字具有很多種意義,但是它與“不得”相結合后,表示的是一種強烈的愿望,急切的希望能夠做成某件事情。
可見,通過對“巴不得”的分析,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它在詞匯化過程中與“恨不得”是相似的,在意義上,也是相近的,但也有一些細微的差別。因此,在下文我們通過語法功能、語義和語用更為細致的來區(qū)分兩者。
三、語法意義
通過CCL語料庫中的例句,我們對兩者的語法意義進行分析,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其一考察它能否充當句法成分以及充當句法成分的能力。其二,對它的組合能力進行分析,即與實詞和虛詞以及其他詞的組合能力。
(一)充當句法成分能力
“恨不得”和“巴不得”都表達的是一種急切的希望,具有詞匯意義,是兩個實詞。并且能夠充當句法成分,有實在的意義。例:“我恨不得你走?!薄拔野筒坏媚阕??!逼渲小鞍筒坏谩焙汀昂薏坏谩痹诰渲谐洚攧釉~,作謂語成分。因此它們都具有充當句法成分的能力。然而,它們具體能夠充當?shù)木浞ǔ煞郑€需要從組合能力著手。
(二)組合能力
考察“巴不得”和“恨不得”與實詞和虛詞的組合能力,能夠明確區(qū)分兩者。并且從中探索出它們的異同。因此,我們通過它們的組合能力,列出它們的異同之處。首先,它們的相同之處在于:
1、兩者后面都可以帶動詞、動詞性短語、句子作賓語。[3]如:
(1)他巴不得馬上暴富。
(2)他恨不得馬上擁有一輛車。
(3)他巴不得你去給他洗個車。
(4)他恨不得這是個女孩子。
其中的(1)(2)句的“巴不得”和“恨不得”后面跟的是動詞、動詞性短語作賓語。(3)(4)兩句后面跟的是句子作賓語。由此可知,它們后面都可以帶動詞、動詞性短語或者句子,這是在語法上的相似之處。但是兩者在其他方面還是有不同之處,在下文我們將羅列出來。
它們的不同之處在于:
1、“巴不得”可以加“的”,后作修飾語,“恨不得”則不能。如:
(5)學校讓他去參加演講比賽,這正是他巴不得的機會。
*(6).學校讓他去參加演講比賽,這正是他恨不得的機會。
其中(5)中“巴不得”后加“的”字來修飾“機會”,表達機會的難得,這種表達方式能夠使用。(6)句中“恨不得”則不能夠加“的”字來修飾“機會”,不符合語感。因此,“巴不得”后面可以加“的”作修飾語,而“恨不得”則是不能夠。
2.“巴不得”可以用否定式,“恨不得”則不能夠用否定。如:
(7)我巴不得他走? ?我巴不得他不走
(8)我恨不得他走? *我恨不得他不走
從以上兩句,我們可分析出“巴不得”可以用否定式,而“恨不得”則不能夠使用否定的形式。但有例外,如:
(9)為了達成他的愿望,他恨不得連命都不要了。
從(9)句中,我們發(fā)現(xiàn)“恨不得”后面加上“連…都”的結構,句子就十分通順。所以,當“恨不得”加上“連…都”這種類似結構,便能夠使用,符合語言邏輯并且十分通順。
3.單獨成句?!鞍筒坏谩笨梢詥为毷褂茫谝欢ǖ纳舷挛目蓡为毜幕卮饐栴}。而“恨不得”則是不能夠。如:
(10)——你想去成都旅游嗎?
——巴不得。
可以看出,“巴不得”可以單獨成句回答問題,來表達自身迫切的希望。
綜上,“巴不得”的組合能力比“恨不得”的組合能力要稍強一些,并且“巴不得”能夠單獨成句。了解兩者在語法上的異同,能夠在使用上清晰,并且與其他結構區(qū)分。
四、語義異同
語義是一個詞所表達的意義,通過語義異同的分析,能夠更加準確的分析詞語的義素,從而在使用上不混淆。
(一)義素的對比
在上文,已經(jīng)對兩個詞的意義進行了闡釋。對比語義,需要通過義素更進一步的細分。首先,兩者具有[+-迫切希望]這一相同的義素?!鞍筒坏谩焙汀昂薏坏谩倍加脕肀磉_迫切希望達成某件事情。重點分析它們的不同義素,從《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的解釋中,“巴不得”表示可能實現(xiàn)或者已經(jīng)實現(xiàn),“恨不得”表示“不可能實現(xiàn)”。可見兩者的不同義素是[+-可能]。如:
(11)我巴不得他能夠馬上走。
(12)敵人太可恨了,戰(zhàn)士們恨不得一口氣把他們全部消滅掉。
(11)句的“巴不得”表明這件事情可能實現(xiàn),他在現(xiàn)在這種情形下,能夠馬上走。所以“巴不得”能夠表示事情可能實現(xiàn)或者已經(jīng)實現(xiàn)。(12)句的“恨不得”所表達的意思是戰(zhàn)士們希望一口氣能夠將敵人消滅掉,但是現(xiàn)實情形下,這種情況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因此“恨不得”后面所表示的事情,一般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二)感情色彩
“巴不得”“恨不得”都是表示“急切希望”,但是“恨不得”往往是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并且“恨”字有“怨恨”和“不滿”之義,因此往往帶有貶義。“巴不得”表示可能發(fā)生或者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在感情色彩上帶有褒義色彩。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句子的感情色彩,進而更為細微的對兩個詞進行區(qū)別。
(13)她巴不得天天都能夠吃好吃的東西。
(14)看見自己那糟糕的成績后,他恨不得將成績單撕得粉碎。
(13)句中的“巴不得”表現(xiàn)的是一種善意的期盼,美好的愿望,因此是褒義色彩。(14)句中的“恨不得”表現(xiàn)的是帶有一種怨恨的色彩,十分消極,因此是貶義的。
五、語用差別
最后,通過它們句類選擇的側重點,從語用差別來對它們進行區(qū)分,這樣能夠更好地區(qū)分兩者的用法。
(一)句子選擇性
“巴不得”和“恨不得”在各種句類的選擇性上都會有所不同。首先,我們對句類進行劃分,句類有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我們發(fā)現(xiàn)在四種句類中,都可以使用兩者,區(qū)分性并不是很高。因此我們將重點放在肯定句、否定句和感嘆句上來考察分析“巴不得”和“恨不得”的使用偏重點。
第一,兩者都可用于肯定句中,并且都表示急切的希望。如:
(15)我巴不得馬上見到他。
我恨不得馬上離開他。
第二,兩者都可用于感嘆句中。如:
(16)我巴不得能把這一桌好吃的都吃完!
我恨不得能夠一口氣將它們打倒!
第三,兩者在否定句的使用上,有很大的區(qū)別,“巴不得”可以用在否定句中,而“恨不得”則不能。這在上文考察兩者的語法功能區(qū)別的點上,已經(jīng)有所闡釋。
因此,“巴不得”可用于肯定句、感嘆句和否定句中,而“恨不得”只能運用于肯定句和感嘆句中,兩者的句子運用側重點不同。
六、結論
“巴不得”和“恨不得”意義相近,結構相似,在使用的過程中,往往不好區(qū)分。因此,在上文我們首先分析它們的詞匯化過程,通過“巴”、“恨”分別與“不得”的結合,得出它們都表示一種急切的希望,并且兩者的詞匯化過程也十分相似。其次,我們從語法功能上考察了兩者的區(qū)別,它們都具有充當句法成分的能力,但是在組合能力上,“巴不得”的組合能力比“恨不得”稍強。再次,我們考察了兩者在語義上的區(qū)別,從義素和感情色彩兩個方面對兩者進行區(qū)分,得出“巴不得”與“恨不得”的不同義素上是[+-可能],在感情色彩上,前者偏向褒義,后者偏向貶義。最后,我們從語用方面對兩者進行區(qū)分,考察了它們在句子使用的偏重上的區(qū)別。綜上,經(jīng)過四個方面的考察,讓我們能夠更加清晰的對兩者進行區(qū)分,在使用上不易出錯。對類似于“v+不得”的結構分析,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并且在對外漢語的教學中也有一定的啟示。
參考文獻:
[1]劉丹丹.漢語詞匯“恨不得”與“巴不得”的語義差別[J].岳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33(02):95-98.
[2]王燦龍 . 詞匯化二例[J]. 當代語言學,2005,(3)
[3]盛麗春.“巴不得”和“恨不得”[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5(01):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