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延玲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推廣,學校和教師越來越重視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注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在英語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陳舊、單一,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英語教學真正服務于學生,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
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在培養(yǎng)興趣的過程中加強對英語知識的學習。所以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首先要考慮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然后再制訂相應的教學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資源有限,教師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只有教材和少部分教具,所以教學方式單一,課堂氣氛沉悶,很難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也比較低下。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教師可以在英語教學中引進多媒體信息技術,豐富教學資源,活躍課堂氣氛。小學生的天性愛玩,活潑好動。小學階段的英語課堂要順應小學生的天性,注重學習氣氛的營造,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例如,在學習In a Nature Park時,教師可以將前面的導讀部分做成動畫的形式,然后再在課堂上播放,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對于英語課堂的融入感。此外,在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時,教師可以播放一些迪士尼的英語動畫電影,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讓學生注意模仿地道的發(fā)音方法。
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以往的英語教學采用的是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教學,這種教學模式顯然不利于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提升,尤其是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口語和聽力能力,教師要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教學方式。
(一)動聽結合
小學生比較好動,所以很難在整堂課上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英語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好動的特性,將聽力學習與“動”結合起來,也就是在英語教學中將聽力教學與游戲、動作等教學活動結合起來,通過這種教學方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的印象。例如,在學習單詞的時候,很多學生覺得無聊,教師可以采用圖片認讀的游戲,將單詞卡片圍成一圈,然后學生站在單詞卡片的中間,教師說單詞,學生迅速站在單詞卡片前面,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學生對單詞的記憶。
(二)說唱結合
在訓練學生口語表達的時候,教師可以選擇將說唱結合起來的方法,通過唱帶動說。像學習英文字母的時候,可以通過學習唱英文字母歌的方法來學習,在平時的英語學習中,教師可以從網上找一些朗朗上口的英語兒歌,對于教材中的英語歌曲也不要略過,要認真學習。在學生學會演唱之后,教師可以將歌曲里面的重要單詞講解一下,增加學生的英語詞匯量。
(三)引入簡筆畫教學
教師還可以將英語教學與簡筆畫教學模式結合起來。因為相關研究表明:小學生僅僅通過視覺學習可以記住85%的知識,而且遺忘的速度較快;聽覺學習的效果類似,而將兩者結合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加深記憶的程度,延長記憶的時間。所以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入簡筆畫教學,結合聽力教學,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所謂的簡筆畫就是運用簡單的線條勾勒物體的輪廓,通過一種形象的方式傳達信息。簡筆畫是一種比較直觀的學習方式,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例如,在學習Do you like pears中的幾個水果的單詞時,就可以采用簡筆畫的形式,教師一邊說“orange”“watermelon”,學生在紙上畫出這些水果的形狀,或者教師在黑板上畫出水果的形狀,學生來說單詞。
三、開展豐富的英語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運用、為了表達,所以英語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學習的層面。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的意識,為學生創(chuàng)造運用英語知識的機會,提高他們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已經掌握的英語知識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運用英語知識,促進他們英語思維能力和英語交際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寫英語手抄報,從他們的興趣出發(fā),充分發(fā)揮思維的創(chuàng)新能力,寫出有創(chuàng)意的手抄報。在寫手抄報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專門設計一欄,放入自己寫的小短文,以此激發(fā)他們用英語寫作的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設英語角,給學生提供英語交流的機會和場所,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寫有英語知識,如包裝盒和購物袋上的英語標志等。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主動進行知識的探究,不斷拓寬他們的知識面,掌握更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
提高英語教學質量,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為了提高教學工作質量,教師更應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論、業(yè)務水平和教書育人的能力,充分利用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一切機會,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曉欣.生活教育理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8(23):124.
[2]袁姝.新課改下小學英語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初探[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6(7):77.
[3]吳敏,任逸泓.例談“繪本”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教師,2016,16(8):49-5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