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興治
寄情于景,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寄托在景物描寫之中,這種寫法,看似寫景,實際上卻是抒情。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奔那橛诰?,是抒情散文創(chuàng)造意境的重要手段,也是敘事類作品刻畫人物、展示情節(jié)、描寫環(huán)境的常用方法。我們中學生在寫作記敘文時,有時為了表達情感的需要,需要抒情,而借景抒情不失為一種常用的好方法。
借景抒情,常用的筆法有三種,即移情入景、景中藏情和借景抒情。無論采用哪種方法,都是為了抒發(fā)作者的情感,做到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經(jīng)典呈現(xiàn)】
遠山上牛吽吽的叫,似乎著急草長得太短了。曠野上烏鴉用腳向后性急地蹬著,把土刨開,吃著剛發(fā)芽的草籽兒。土豆柔軟了,因為剛解凍的冰雪,被土粒給吸收進去??諝鉂駶櫫耍瑫缫吧系暮粑晱倪@邊向那邊傳響,什么都帶著生氣,什么都想冒出頭來看著。春像個看不見的輕氣球似的,把什么都帶起來了。石頭底下的草籽兒都發(fā)出綠色的嫩苗來,硬的土皮就給草芽頂起來,如同一片小蓋蓋。多么強烈地搖曳著小生命的草兒呀,嚙破了土地,踏出了地層,成堆成拉的千千萬萬地鉆出來了。在山的崖角,石巖的細縫,水的湄床,河的淺洲,沙的底,墻的頭,古廟的瓦棱,老樹的杈丫,草芽都像白色的流蘇似的踏出來,嬌嫩的像剛洗過澡的少女皮膚似的。草芽,被春風染上了絨嘟嘟的新黃,就像初生的小鵝群一樣,東也一窩,西也一窩。
——端木蕻良《早春》
【技法賞析】
這是一幅清新明麗、生機勃勃的早春景象,作者采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段,將景物描寫得活靈活現(xiàn)。作者主要通過對春天的草的描寫,著重表現(xiàn)春的生機,特別是作者運用生動的形象來進行比喻,譬如文中把草芽的嬌嫩比作像剛洗過澡的少女的皮膚,像初生的小鵝群,給讀者以豐富的想象。在景物的描寫中,滲透著作者對春的喜愛之情。這是景中有情。
【仿寫片段】
當我接近故鄉(xiāng)的時候,我看到了故鄉(xiāng)蒼翠碧綠的樹林,遠處山峰聳立,山腳下的小溪蜿蜒曲折,緩緩流淌著清澈的溪水,田野里是一片金黃的色彩,成熟的稻穗低垂著頭,山坡上成片的玉米地,飽滿的玉米棒子像一個個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臉膛是紅彤彤的,池塘里清澈的水,泛著層層漣漪,有時還會見到魚兒躍出水面,家家戶戶的屋前屋后,有掛滿紅燈籠似的柿子樹,還有梨樹、棗樹。一個個發(fā)紅的棗子掛滿了棗樹,還有那墻角淡雅的桂花,散發(fā)著迷人的芳香……
【經(jīng)典呈現(xiàn)】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對,我把它們認得很熟了。我躺在艙面上,仰望天空。深藍色的天空里懸著無數(shù)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動,星也在動,它們是這樣低,真是搖搖欲墜呢!漸漸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見無數(shù)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我望著那許多認識的星,我仿佛看見它們在對我眨眼,我仿佛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這時我忘記了一切。在星的懷抱中我微笑著,我沉睡著。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xiàn)在睡在母親的懷里了。
——巴金《海行》
【技法賞析】
作者寫繁星,緊扣海上夜空的特色,“星也在動”、“那樣低”、“搖搖欲墜”,像“無數(shù)的螢火蟲在我周圍飛舞”,都是船在大海中隨波搖蕩,作者在艙面仰望星空時的獨特感受。此時,船行海上,疾駛異鄉(xiāng),看到滿天的繁星,作者自然而然產(chǎn)生思念故國、緬懷往事的感情,但是作者沒有直接寫這種離情,而是將這種游子的孤寂、渺茫的心情滲透在景物描寫中。特別是寫自己與繁星融成一片、親密無間——看它們眨眼,聽它們說話,在繁星的懷抱中微笑、沉睡,好像一個小孩安睡在母親懷里。
【仿寫片段】
走近一看,我立刻被這美麗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綠油油的荷葉層層疊疊地擠在水面上,使我不由得想起楊萬里“接天蓮葉無窮碧”這一句詩。荷葉上滾動著幾顆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晶的。它們有時聚成一顆大水珠,骨碌一下,滑進水里,真像一個頑皮的孩子!
【經(jīng)典呈現(xiàn)】
那邊的山多數(shù)是禿頂?shù)模欢鴮訉拥奶萏?,將禿頂裝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黃毛的癩頭,特別是那些高稈植物頎長而整齊,等待檢閱的隊伍似的,在晚風中搖曳,別有一種惹人憐愛的姿態(tài)??墒歉畹氖侨逶旅髦梗焓悄菢拥乃{,幾乎透明似的,月亮離山頂,似乎不過幾尺,遠看山頂?shù)墓茸訁裁芡αⅲ鹑缛祟^上的怒發(fā),這時候忽然從山脊上長出兩支牛角來,隨即牛的全身也出現(xiàn),掮著犁的人形也出現(xiàn),并不多,只有三兩個,也許還跟著個小孩,他們姍姍而下,在藍的天,黑的山,銀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如果給田園詩人見了,必將贊嘆為絕妙的題材??墒菦]有完。這幾位晚歸的種地人,還把他們那粗氣的短歌,用愉快的旋律,從山頂上飄下來,直到他們沒入了山坳,依舊只有藍天明月黑漆漆的山,歌聲可是繚繞不散。
——茅盾《茅盾散文集》
【技法賞析】
這是一幅色彩明麗的圖畫,在這幅畫面中,作家對黃土高原獨特的美的欣賞、對勞動人民深沉的愛、對根據(jù)地生活的留戀,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熾熱而含蓄。作家寫景不但抓住景物的特征,而且運用擬人手法,將景物寫活了,賦予人的性格特征。這里作家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并且巧妙地將景與情融合,做到兩者妙合無垠,情景相協(xié)。
【仿寫片段】
故鄉(xiāng)的四野,放眼望去,到處是各色各樣的樹,其中數(shù)量最多的要算是柳樹了。田埂邊,河堤旁,房屋的四周,幾乎無處不可以生長?;蛘R排列,或錯落有致,或者干脆毫無秩序。樹干有高有矮,枝條卻都很茂盛。勁挺如壯士之豪情,低垂似夫子之謙遜;婀娜如裙裾漫舞,飄逸似長發(fā)隨風。
【經(jīng)典呈現(xiàn)】
太陽照暖大地,青草在一切沒有鋤絕的地方死而復生,不但在林蔭路的草地上,甚至在石板的夾縫里長出來,綠油油的。樺樹、楊樹、野櫻樹長出發(fā)粘的和清香的樹葉,椴樹上鼓起一個個快要綻裂的花蕾。寒鴉、麻雀、鴿子像每年春天那樣已經(jīng)在歡樂地搭窠,被陽光照暖的蒼蠅沿著墻邊嗡嗡地飛。植物也罷,鳥雀也罷,昆蟲也罷,兒童也罷,一律興高采烈。
——【俄】列夫·托爾斯泰《復活》
【技法賞析】
這里作家寫出春天到來時萬物復蘇的景色,通過寫青草死而復生,樺樹、楊樹、野櫻樹等靜物和寒鴉、麻雀、鴿子等動物搭窩以及蒼蠅嗡嗡的飛,展現(xiàn)出一篇生機勃勃的景象。在景色的描寫中寄寓了人物喜悅的情感,春天的到來似乎喚醒 一切,人物的精神也為之煥然一新。
【仿寫片段】
云朵們在悠閑散步的同時又在宣揚著美,但是它們倒好像還渾然不知自己的奇妙,仍在繼續(xù)散播著魅力,瞧它們一會在天上變成一輛小車,好像要顛覆人們所謂的科學;一會兒幻化成一位高傲的貴婦,在天空中悠然自得地漫步;一會兒又變成一只惹人憐愛的小狗,使人不得不想撫摸一下它那純凈的絨毛……
【技法梳理】
要寫好寄情于景的文章,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必須對所寫的景物有細致的觀察和感受,要把景物描寫得逼真?zhèn)魃?,為抒情打好基礎,做好依托。
如何把景物寫得逼真?zhèn)魃瘢獙W會調動多種感官作用,譬如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有一段對百草園景物的描寫,對所寫景物可以繪其形、色、味等,“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边@段文字,便運用了視覺、聽覺,描寫景物的形、色、動作等。表達了作者童年時對百草園的喜愛之情,將作者的情感融入到景物的描寫中。
其次,要把真切的感受融入所寫的景物之中,使景物具有濃厚的思想和感情蘊涵,做到情景交融。
景為情而設,寫景是為了抒情,作者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寫中,景物便帶上了獨特的情感。譬如歐陽修詞作《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中“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杜甫的《春望》中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些都是作者情感的外化,作者將自己的情感注入到“花、鳥”中,這些花和鳥便有了情感。
最后,無論采用移情入景、景中藏情,還是借景抒情,關鍵都要做到“情景相協(xié)”。
情景相協(xié)也就是情景一體,要做到這一點,關鍵在于作者對事物要有敏感的感應力,抓住事物的特征,情隨景發(fā),情隨景生。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中對遠望泰山時的描寫:“是煙是霧,我們辨識不清,只見灰朦朦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個嚴實。古老的泰山越發(fā)顯得崔嵬了。我們才過岱宗坊,震天的吼聲就把我們吸引到虎山水庫的大壩前面。七股大水,從水庫的橋孔躍出,仿佛七幅閃光黃錦,直鋪下去,碰著嶙嶙的亂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脫線一般,撒在洄漩的水面?!弊髡咦プ√┥礁叽?、云霧繚繞的景色特點來寫,從而抒發(fā)作者對泰山的熱愛之情,情景相融,情隨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