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錳泓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也逐漸遞增,中職學校作為培養(yǎng)技術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而語文作為中職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同時對學生的發(fā)展有重要促進作用。因此,作為中職語文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樹立正確的觀念,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提升語文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中職;語文;創(chuàng)新課堂探究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以及社會對技術型人才需求的擴大,職業(yè)學校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中職教育呈現(xiàn)出蓬勃發(fā)展的趨勢。而語文作為中職階段的一門主要學科,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重要促進作用。就目前狀況而言,中職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如何改善和提升語文教學效率,使學生不斷提高語文的學習能力,是中職教師在教學中一直前進的方向。所以,作為新時期的中職語文教師,應認識到中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探索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來滿足學生需求,轉變教學觀念,準確定位教學目標,聯(lián)系生活實踐,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興趣,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提高。接下來,筆者就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來談一談中職語文的教學策略,希望與各位教師共同學習進步。
一、轉變教學觀念,夯實語文基礎
普遍來看,在中職的語文課堂中,教師依舊會受應試教育影響,以填鴨式教學為主,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的積極性不高,課堂效率也沒有得到有效提升。所以,為了提升中職語文的教學效果,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將學生作為主體,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正確把握教學的本質,豐富語文課堂的內容,從而實現(xiàn)有效教學。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教學。教師首先要充分了解學生語文學習與接受能力,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合理對學生進行分層。其次,教師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差異化的教學設計,對于中低等層次的學生,我們一定要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對于高水平的學生,應該要求他們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還要擴展他們的學習視野,這樣的教學就能做到因材施教,就能夠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需求,同時還能確保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效果,最大限度地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又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實際能力進行自學。在課前,教師先設定好教學目標,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根據(jù)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可以采取自我探索或小組合作學習,然后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進行相應的指導,幫助學生解決疑難。最后,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分享演講。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發(fā)揮,同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得到提高。
二、準確教學定位,吸引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并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然后再進行教學,單一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的興趣不高,課堂效率也沒有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針對學生的心理需求采取有效的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而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中,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等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外貌描寫和小說使用的語言描述。所以在教學中,筆者首先將曹雪芹及《紅樓夢》的相關知識引入教學,讓學生回憶他們知道的《紅樓夢》的內容。然后筆者通過多媒體播放了《林黛玉進賈府》的相關視頻,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學生觀看后,筆者會要求學生獨立閱讀,勾畫關鍵點與重點,并仔細品讀句子。接著,筆者帶領學生了解了人物出場時的外貌、語言和動作描寫,分析了林黛玉、賈寶玉等人物的人格特征。最后,筆者要求學生談談對小說《紅樓夢》的理解。這樣,通過多媒體教學,就很好地為學生營造了課堂氛圍,減輕了學生的學習理解壓力。再如,在《雷雨》教學時,筆者會帶領學生觀看《雷雨》電影版,讓學生感受周樸園在不同形式作品中的形象,探索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情感變化,找到人物悲劇的原因。然后,讓學生進行對比,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審美和理解能力。這樣,通過深化課外資源,讓學生從多個渠道了解作品,從多個層面分析人物,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閱讀理解的能力,使學生真正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文章的本質。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升教學效率
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語文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其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服務生活。在中職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選取一些生活中的素材,讓學生感受語文知識與生活的貼近性,進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知識運用能力。
例如,在《荷塘月色》教學時,這是一篇寫景狀物的散文,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會運用比喻、通感、動詞使用、疊音等修辭手法,初步鑒賞散文的寫作技巧。首先,筆者通過聯(lián)系實際導入教學:“同學們,你們有看過荷花嗎?(學生回答:有)那么有誰在晚上觀賞過荷塘呢?(學生回:沒有)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看一看夜間的荷塘景色吧。”接下來筆者給學生留下了閱讀任務:(1)本文的標題是荷塘月色,文章主要是寫了一件什么事情?哪些段落是集中描寫荷塘月色的?(2)圈出文中表示地點的詞語,找出作者游覽荷塘的活動軌跡。(3)在游覽荷塘的過程中,作者的情感變化是怎樣的?找到直接抒情的句子,加以概括總結。如此,通過這些問題,幫助學生梳理文章的層次段落。學生閱讀完成后,筆者指出幾名學生回答,并進行點評總結。最后,筆者帶領學生分析文章的寫作特色,品味語言的風格。這樣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產(chǎn)生思考,不僅能自然地幫助學生閱讀理解文章,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邏輯思維能力。
四、運用信息技術,提升教學效果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與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重要方式,被廣泛地應用到語文課堂中。由于多媒體具有圖片、聲音、文字一體化的特點,可以將難以講述的知識直觀地展現(xiàn)到學生眼前,給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所以,在中職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合理運用多媒體,通過多媒體與課堂的有效結合,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進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平時的古詩詞教學中,學生常常對言簡義豐的古詩詞難以理解。教師單靠講述也難以把知識點分析透徹。而多媒體教學課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深化學生的認識。所以,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在課前搜集相關資料,例如歌曲、視頻、圖片等內容,供學生欣賞。然后讓學生在歌曲的伴奏下反復閱讀文章,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實現(xiàn)情與景的結合,將難以講述的知識通過視頻播放出來,給學生直觀的體驗,促進學生的有效理解。如此,增強課堂的感染力,讓學生與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實現(xiàn)共鳴。
綜上所述,在當前教育改革的形勢下,中職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而語文作為中職教育階段的一門主要學科,對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對其他科目的教學發(fā)展也起到推動的作用。因此,作為中職語文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積極探究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來提升中職語文的教學效率,培養(yǎng)更多高技能人才,進而推動社會快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江利平.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創(chuàng)新實踐與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1).
[2]馮雪嬌.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方法的困境與創(chuàng)新[J].現(xiàn)代婦女(下旬),2014(4).
[3]董偉妮.讓語文課堂插上創(chuàng)新的翅膀——淺談中職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J].才智,2011(6).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