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恒健
令人望而生畏的雅礱江大峽谷,似乎是不宜人居的封閉之地,然而,古稱“瞻對”今稱“新龍”的一座縣城,就坐落在險惡的雅礱江大峽谷中段,隸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千年以來,有3條充滿傳奇的茶馬古道,在新龍縣境內(nèi)蜿蜒:第一條從新龍城區(qū)向北,直達甘孜縣,然后與進藏茶馬古道北線317國道相連。第二條自新龍城區(qū)向南,通往有著“世界高城”之稱的理塘縣,然后與進藏茶馬古道南線318國道相連。
最后一條隱秘而便捷,從新龍城區(qū)向東,在傳統(tǒng)的茶馬古道南北線之間延伸,經(jīng)新龍縣拉日馬鄉(xiāng)、道孚縣、八美鎮(zhèn)直至康定市?!爸袊谝皇宀卣痹诖?,也就是如今的新龍縣拉日馬鄉(xiāng)政府駐地,就位于這條至今鮮為人知的茶馬古道之上。
甘孜州新龍縣城與拉日馬鄉(xiāng)扎宗村,兩地相距短短63公里,卻至少需要3個小時才能抵達。這條勉強可以稱作“路”的小道,是在茶馬古道的基礎(chǔ)上拓寬而成:狹窄破爛、坡陡彎急,還要翻越一座海拔4849米,名為扎巴加果的高山,行程難度可想而知。
出新龍城區(qū)不到1公里,地勢持續(xù)升高。那條窄得連錯車都困難的通鄉(xiāng)公路坑坑洼洼,如同四川盆地幾十年前僅能通行人力板車和手扶式拖拉機的機耕道,讓每一個想要造訪的人望而卻步,也成了扎宗村的天然屏障,使其始終保持著最原始的風貌。瑞士阿爾卑斯山景區(qū)路邊木牌上,寫有一句“慢慢走,欣賞吧”的名言,其實是給踏入拉日馬地界之人的最好慰藉。在龜速前進中,造訪者需要的不僅是勇氣和耐心,還要有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才能看到一路上點綴著的傳統(tǒng)藏式民居和其他文化符號。
翻過海拔4849米的扎巴加果山冰雪覆蓋、寒風凜冽的埡口,很快就進入到高寒谷地型大草原拉日馬。拉日馬,意為“神仙居住的地方”,擁有遼闊、壯美、神秘的大草原,是中國最后一塊未被開發(fā)的處女地。其原始的風景,獨特的文化,孕育出有著“中國第一石板藏寨”美譽的拉日馬鄉(xiāng)扎宗村。這里山高地遠,至今養(yǎng)在深閨。
拉日馬大草原雖然名為草原,但它不像川西理塘的毛埡大草原、道孚的龍燈草原、康定的塔公草原那樣無垠得有幾分單調(diào),而是呈現(xiàn)出一派川西高寒谷地型草原的獨特景觀。谷地兩邊,綿延著與公路大致平行的逶迤群山。一條時而寬時而窄、時而又分散為多條淺溪的名叫“拉曲”的河流,如一條須翅飄飛的銀龍,在綠茵茵的草原上打滾撒歡。連綿群山的緩坡上,黑黝黝的高山松樹林從山麓綿延到山脊,林間偶或有一塊塊綠得發(fā)亮的草甸,如翡翠鑲嵌在茂密的松林織成的披風上。群山之間,又有無數(shù)的小山谷向主山谷匯集,一條條細如銀絲的小溪匯入拉曲,好似拉日馬大草原這張巨大長地毯的線腳。因此,拉日馬大草原的景色既有些阿爾卑斯山的風情,又有些天山牧場的韻味。
偌大的草原除主谷地有游牧民散居外,其余都是無人區(qū)。因此,盡管途中牛羊遍野,但卻渺無人煙。雖然如此,公路兩旁卻不斷有彩繪著經(jīng)文的大石塊出現(xiàn)。與其他藏區(qū)似乎不同,這些鐫刻著五顏六色經(jīng)文的經(jīng)石,不是壘成一座座瑪尼堆,而是每數(shù)十甚至數(shù)百平方米一片片地鋪在河灘和坡地上。佇立其間,眼前仿佛有無數(shù)各色裝束的精靈在游蕩。
當然,這里最迷人也最能領(lǐng)略民俗民風的是夏季。聽當?shù)夭刈迥撩裰v,每年的4月底到8月,開放時節(jié)不同、花期不同的各色野花,給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不停地變換著色彩,淡淡的花香在色彩斑斕的原野上縈繞不散。7、8月份,附近幾個鄉(xiāng)乃至縣外的藏族同胞跋山涉水地涌入這里,興致勃勃地參加盛大的賽馬活動和物資交易會。
穿過拉日馬大草原,便來到了位于草原東端的“中國第一石板藏寨”扎宗村。
扎宗村在歷史上何時立寨?為什么在此處立寨?現(xiàn)在已難以考證。不過,行走在這個聞名遐邇的石板藏寨里,心中已有一個概略的答案。這里地勢平坦、水草豐茂、神山聳立,以游牧為生篤信神佛的藏族同胞選擇此處作為定居點,是自然而然的,無須解釋也無考證的必要。只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們的祖先選擇了這里,就再難以割舍。但是,在氣候惡劣的高原受盡顛沛流離之苦的牧民們,面對這一處溫柔之地,又苦于沒有為房屋蓋頂?shù)牟牧?,因為當?shù)啬嗤敛贿m合做瓦。最后,他們選擇了采掘石板蓋房。這是一個無奈的選擇,卻成就了自己獨有的風格。于是,一個如今有近兩百戶牧民定居的“中國第一石板藏寨”,便以它的獨特、古樸、原始和神秘,驚現(xiàn)在世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