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莉
摘? 要:高校體育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主力軍之一。目前大學生身體素質嚴重下滑成為了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結合高校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指出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策略。
關鍵詞:大學生體質健康? 高校體育教學? 改革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6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6(c)-0094-02
國家從1985年起就對青少年進行身體素質監(jiān)測,至今已有30年時間,從教育部發(fā)布的體質與健康變化情況數(shù)據(jù)顯示,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持續(xù)20多年下滑,特別是大學生的爆發(fā)力、耐力、速度、柔韌等體質健康指標下滑明顯[1]。這顯示當代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發(fā)展以及身心健康的成長趨勢不容樂觀,國家在面對這種情況下強化了高校體育教學的針對性,但是在教學改革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其實際效果不佳,本文將從分析影響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因素為入手點,針對當前高校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具體提出教學改革方案。
1? 影響大學生身體素質狀況的因素分析
1.1 缺乏健康、科學的生活理念
伴隨著生活物質豐富而來的是高蛋白高脂肪等食物的攝取增多,引起了一部分孩子從小開始就體質偏胖;以瘦為美的審美觀念影響,部分學生節(jié)食減肥導至營養(yǎng)不良,身材消瘦?;ヂ?lián)網(wǎng)的多元環(huán)境使大學生們沉浸其中,視屏時間與久坐行為增加,私家車、電動車等交通工具的代步使學生們參與身體活動的頻率大大減少[2],因此食多動少,飲食搭配不科學,不正確的審美觀念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引發(fā)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重要隱因。
1.2 缺乏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
一種習慣與意識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逐漸積累而養(yǎng)成。在當前應試教育環(huán)境中,以文化成績、高考作為眾多學校和家庭教育的指揮棒,許多學校的體育教學出現(xiàn)體育課等于自由活動或者干脆以各種理由減少體育課的實際時數(shù),這樣的情況讓身體素質本就不容樂觀的學生在常規(guī)體育鍛煉上無法得到保證。體育教學只是存在于課表和文件之中的影子教學[3]。家庭作為學生的另一個重要教育陣地,關注的也主要是學生的文化成績,在體育鍛煉上只是喊喊口號,并沒有正真落到實處。學生體育鍛煉的社會基礎薄弱,至使學生在最關鍵的基礎教育時期,沒有形成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對大學生的體質健康也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
2? 當前大學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2.1 體育課程不受重視,課時量不足
大學體育教學是改善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差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通過對當前大學校園的體育教學整體情況進行分析可知,目前,很多大學的體育課的實際課程次數(shù)較少,每周2課時,每學期15~18周不等。因此,體育課即使是正常開展,其課程內(nèi)容也非常淺顯,課時數(shù)不足的情況讓身體素質本就不容樂觀的學生在常規(guī)體育鍛煉上無法得到保證,這是當前大學體育教育成效不佳的重要原因。
2.2 運動場地器材不足
隨著國家教育機制的改革,高校招生規(guī)模擴大,學生數(shù)量呈倍數(shù)增加,但是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加上學校對體育運動的不重視,對體育場地設施的資金投入明顯不足。擴招后,一些高校的體育場地器材設備連最基本的體育常規(guī)教學都無法滿足,課外體育活動開展及學生課外鍛煉從何談起。
2.3 沒有從根本上改善學生身體素質
雖然國家重視大學體育教育的態(tài)度非常明顯,但是我們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學生身體素質差的問題,這其中的原因是當前體育教學沒有認清大學生身體素質差的根本原因。當前的體育教學工作主要還是針對相關體育項目技能課程進行改進和完善,但是通過每個學期少量固定課時的體育教學和體育鍛煉課程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目的眾多大學體育教師心中也非常清楚,所以沒有從本質上解決學生體質健康情況差的問題。
3?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策略
3.1 樹立學生“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理念
體育教學是為增強學生體質,養(yǎng)成體育習慣,形成終身體育者服務。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首先從指導思想著手,讓學生正確了解社會發(fā)展對大學生體能的要求,明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身體這個1后面再多的0都是枉然,意識到體育教育及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于自身的重要性。因此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第一要任就是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理念。
3.2 重視體育課程,適當增加教學時數(shù),完善體育基礎設施
在課程設置上應考慮課時以及課程性質的合理性,沒有足夠的課時進行線管的體育課程教學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應該將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首先要落實到課時的增加上,給予充足的體育鍛煉和體育教學時間來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其次要加大資金投入,完善體育基礎設施,保障體育教學并給學生提供鍛煉的有利平臺和條件。
3.3 優(yōu)化課程教學內(nèi)容,
高校體育課程是面對全體大學生,其教學設計主要是在確定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教學內(nèi)容選擇和進度設計。因此對各部分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類和主次輕重的劃分是非常必要的,課程內(nèi)容應采用“理論+實踐”的教學模式。通過運動健身理論知識的教授讓學生對運動技能、營養(yǎng)、損傷、運動安全等體育相關知識有所了解從而對健康的概念有全新的認識。實踐教學內(nèi)容的設置不能單純的從完成測試達成相關指標上來進行,在日常體育項目課程的教學中應進行相應的身體素質訓練,這樣的體育教學才能以合理的方式提升學生身體素質[4]。
3.4 改革體育課堂評價方式
目前大多數(shù)高校體育課程是通過期末給一個項目課程考試分數(shù)來評定體育課程成績。這種評價方式只是顯示了學生學習一門課,掌握一項運動技能的效果如何,并沒有全面體現(xiàn)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體育課堂的考核評價不能僅局限在課堂教學這一陣地上,應將學生體育課堂學習、課外體育鍛煉和身體素質三者量化進行綜合評價,通過項目技能學習、日常體育參與、運動效果反映學生是否樹立正確的運動意識和體育觀念,從而達到“健康第一,終身體育”這一教學目標的要求。
4? 結語
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是我國青年未來發(fā)展趨勢的重要影響條件,我們必須在明確大學生身體素質及原因的情況下,針對其中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高校體育教學,同時也應該意識到當前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善教學模式、教學內(nèi)容和評價方法,通過科學合理的高校體育教學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其未來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基礎。
參考文獻
[1] 羅旭.普通高校大學生身體素質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4):81-83.
[2] 曹桂霞.大學生體質健康影響因素分析及干預對策.[J].湖北體育技,2019(1):75-77.
[3] 艾志毅.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探究[J].黑河學院學報,2018,9(11):100-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