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真有你的”在現(xiàn)代漢語中已成為一種固定用法被廣泛使用,而“你真有N”作為一個句法結構,當表示主觀情感時與“真有你的”有著相似的語義特征。本文將“真有你的”與“你真有N”進行比較,從感情色彩傾向、句法功能、語境依賴度、肯否定對稱性等方面進行分析。與此同時我們認為“真有你的”作為一種構式而存在,其構式的意義存在高層轉喻思維,“真有你的”作為源域,“你真有N”可成為它的目的域。
關鍵詞:真有你的;你真有N;構式;高層情景轉喻
作者簡介:趙耀(1994-),女,河南鄭州人,暨南大學華文學院2016級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二語習得與對外漢語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H1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18--02
在“真有你的”這一結構中,當“的”作結構助詞時,“你的”則為“的”字短語,這一結構并非固定用法;當“的”作語氣助詞時,則為固定用法。本文只探討“真有你的”作為固定用法的使用情況?!罢嬗心愕摹边@一固定用法可理解為是一種構式,它符合Adele Goldberg所提出的構式的概念,“真有你的”的語義并不是各個組成成分的簡單相加,它整體指代事物或人,在形式上具有獨立性,它的結構在意義上具有不可預測性,是形式、語義和功能的匹配體,往往伴隨一種重新分析,通常依賴一定的語境。而“你真有N”作為實義短語,其中的“N”為名詞,具有很強的靈活性,且它的意義可以從字面上或組成成分結構推導出來,故此結構并非構式。下面將對“真有你的”和“你真有N”進行異同對比分析:
一、“真有你的”和“你真有N”相似之處
(一)感情色彩傾向
我們將北京大學CCL語料庫中的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中出現(xiàn)的“真有你的”進行了歸納總結,分析得出它既能夠表示褒義,又可表示貶義,少數(shù)語料既不表褒義也不表貶義,屬中性,只起到語氣作用。在這些語料中,我們分析得出,積極意義所占比例為66.26%,消極意義26.50%,起語氣作用7.23%,因此我們認為,“真有你的”的感情色彩更傾向于表示褒義。
與此同時我們對“你真有N”進行了相同的歸納總結,“你真有N”是普通的句法成分相加,它除了表示與“真有你的”相似的強主觀性之外,還具有客觀性的表達。在搜集的166條語料中,有89條有效語料,其中表示褒義例句有70例,所占比例78.65%;貶義17例,所占比例19.10%;中性2例,所占比例2.24%?!澳阏嬗蠳”表示褒義比率為78.65%,遠多于表示貶義和中性。由此可知,在感情色彩的傾向方面,“你真有N”與“真有你的”相同,都傾向于表示褒義。
此外,我們發(fā)現(xiàn),進入“你真有N”的N一般都為褒義詞或中性詞,即便最終整句感情色彩表示貶義,N使用的同樣是褒義名詞,如:
1.“舅,你真有見識!”王鐲子高興地叫起來,老東山這還是第一次公開表示聽了她的話。(馮德英《迎春花》)
2.“誰不知道,每一家發(fā)十雙!你乘著忙亂之中,多拿了十雙,還怨我們,你真有膽子!”(老舍《四世同堂》)
例句中的N為“見識”、“膽子”,均為褒義或中性詞,而例1整句的感情色彩為褒義,例2為貶義。我們認為能夠進入“你真有N”中N的都為褒義或中性詞,之所以最終整句語義為貶義,是因為“你真有N”在句中起到了明褒暗貶的作用,實質是一種反語現(xiàn)象。
那么為什么“真有你的”和“你真有N”的感情色彩都傾向褒義呢?我們認為二者都存在“有”字,而“有”本身所具有的語義傾向就是“向多向好”,它通常和具有積極意義的語境相關聯(lián)。楊玉玲(2007)運用認知凸顯性來解釋,認為從邏輯上來說,只要大于零的量都可以說是“有”,但在很多時候,我們對量的計算往往并非從零開始,而是把社會平均值作為一個基數(shù)來對有關的量進行評價。由此來看“真有你的”和“你真有N”,這兩個結構在使用時所指對象一定是在所指代方面高于社會平均值的。
(二)句法功能
“真有你的”和“你真有N”都常用于口語語體中,且多以對話形式出現(xiàn)。二者的相似之處還體現(xiàn)在通常都是單獨成句,不和其他成分組合成句。此外,二者的使用模式也具有相似性,均可與評價對象共現(xiàn),也可與具體的評注話語共現(xiàn)。如:
3.大赤包立起來,把戴著兩個金箍子的大手伸出去:“你倒來給我道喜?祁科長!真有你的!你一聲不出,真沉得住氣!”(老舍《四世同堂》)
4.小張不勝欽服地說,“老劉,你真有辦法!”(高陽《紅頂商人胡雪巖》)
5.鄰居、同事常對楊荷花說:“你真有福氣,攤上這么個好女婿,比兒子都強。”(1998年人民日報)
例3、4、5中“真有你的”、“你真有辦法”、“你真有福氣”都是單獨成句,例3與評注對象“祁科長”、具體評注話語“你一聲不出,真沉得住氣”共現(xiàn);例4與評注對象“老劉”共現(xiàn),例5與具體評注話語共現(xiàn)。
二、“真有你的”和“你真有N”不同之處
(一)語境依賴度
“真有你的”作為一個構式,具有不可預測性,由于構式的意義獨立于句子中的詞語而存在,所以無法從字面推測出意義,通常情況下它的意義需要通過語境來進行具體解讀。如果“真有你的”僅僅作為一個單句獨立存在,脫離上下文或語境,那么它的意義便無法推測,因此,“真有你的”對語境依賴度極高。
相反,“你真有N”的整合度較低,其中的N可以靈活替換,且由于N本身具有實際意義,所以一般情況下,“你真有N”本身就已經(jīng)表達出整句語義,少部分情況下語境對其產(chǎn)生重要作用,如明褒暗貶、反語,只有依賴語境才能解讀深層含義,但相對“真有你的”而言,“你真有N”對語境依賴度較低。如:
6.烏龍也咧開那毛茸茸的大嘴,一邊把餅干往嘴里塞,一邊笑著說:“你真有辦法?!保ㄅ砬G風《綠月亮》)
7.蔣介石一臉的恨鐵不成鋼,“你真有眼力,一個結過婚、有過孩子,還跟別的男子攪不清的女子,竟被你捧為掌上明珠!”(1993《作家文摘》)
8.戴默雷上校舉起戴著羔皮手套的雙手,大笑起來?!罢嬗心愕模∈裁词露疾m不過你,福爾摩斯先生!”(《福爾摩斯探案集》09)
9.“司馬藐哇,司馬藐,可真有你的,你把我鼓搗下去了你還挺有理,你成了原告,我倒成了被告啦!”(《中國傳統(tǒng)相聲大全》)
例6中“你真有辦法”不依賴于語境就可知說話者是贊許之意;例7若只看“你真有眼力”理解為表揚稱贊,而加上語境可知,實際所表達的是埋怨責備的貶義;例8和例9“真有你的”都是需要依賴語境才能理解意義,例8表達的是積極的、稱贊的褒義,例9表達的是消極、指責的貶義。
(二)肯否定對稱性
“你真有N”這一結構中的“有”是具有實際意義的動作性動詞,意為“擁有、具有”,所以相對應地這一結構也具有否定形式,“你真沒N”是存在的,并且同樣可以表達主觀性評價,所以“你真有N”的肯否定形式是對稱的;而“真有你的”雖然其中也存在“有”這一組成成分,然而“有”的實際意義已經(jīng)產(chǎn)生虛化,即便它本身仍具備一種向多向好的傾向,然而它作為一個構式,并不存在否性形式,因此,“真有你的”的肯否定形式是不對稱的,如:
10.正說到這里,院里小順兒撒嬌地喊著:“爺爺!爺爺!你回來啦?給我買桃子來沒有?怎么,沒有?連一個也沒有?爺爺你真沒出息!”(老舍《四世同堂》)
11.“別理他!你真沒志氣!”于青說。(白帆《寂寞的太太們》)
12.“你想引火上身呀?真沒你的事,就好好做生意,別無事生非?!保◤埑晒?楊海波《刑警本色》)
例10、11都為“你真有N”的否定形式,都表示主觀性評價,感情色彩傾向于消極貶義;例12雖為“真沒你的”,但并不是“真有你的”的否定形式,這里的“真沒你的”中的“沒”確指實意否定,“的”為結構助詞,后加中心語。
三、“真有你的”理論假設
前文已指出“真有你的”是一個構式,那么構式的意義如何獲得呢?我們認為這一構式中可能存在高層轉喻思維。Ruiz de Mendoza & Díez(2001)指出,高層轉喻相對于低層轉喻而言,低層轉喻一般發(fā)生在詞匯層面,如指稱轉喻,而構式中的轉喻一般發(fā)生在句子層面,尤其在對話情景中。陳香蘭(2012)將高層轉喻分為“高層命題轉喻”、“高層情景轉喻”、“高層篇章轉喻”,他認為高層轉喻應符合兩條規(guī)則,一是所涉及的兩個概念認知域之間有“部分—整體”或“整體—部分”的關系,二是所涉及的兩個認知域在意義上存在可替換的關系。
我們認為“真有你的”存在高層轉喻思維,且屬于其中的高層情景轉喻?!罢嬗心愕摹睂儆诜忾]性構式,內部不具有靈活性,轉喻作為一種認知方式,它存在更抽象的高一層的思維,以便對不直接指稱對象進行準確領會。高層情景轉喻認為話語意義的獲得離不開語境,轉喻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必然會受到語境的影響,這一觀點正符合“真有你的”對語境依賴度極高的性質。
陳文中提出了高層轉喻思維基本操作模式,其中包括轉喻擴展操作和轉喻縮減操作,轉喻擴展即從源域到目的域的映射是從部分到整體;轉喻縮減則為從整體到部分。我們認為“真有你的”作為源域,那么“你真有N”就是它的目的域,陳文認為源域和目的域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源域包含目的域。
我們則認為,源域和目的域的關系除此之外,還應包括廣泛模糊和具體清晰的關系。從源域“真有你的”到目的域“你真有N”是由模糊到具體,它是一個轉喻縮減的過程, 在一定的情景語境和認知背景下,“真有你的”作為源域包含較為廣泛的含義,而目的域“你真有N”所表示的是較為實際的意義。也就是說,“真有你的”在一定語境下只能表達出說話人的情感,如贊揚、指責或抱怨等,含義較為廣泛且模糊,而“你真有N”中包含著N,使得說話人清楚確切地表達具體語義。此外,源域“真有你的”和目的域“你真有N”在意義上存在可以替換的關系,如:
13.眾人大為敬佩,個個伸出大拇指夸獎道:“老劉,真有你的,不愧是仙人指路呀……”(《故事會》2005)
14.她仰頭大笑,伸手指著趙瞎子:“你真有意思,居然說他不是陸小鳳……”(古龍《陸小鳳傳奇》)
例13中“真有你的”則可以替換為“你真有本事”或“你真有才能”等,例14中“你真有意思”可替換成“真有你的”。雖然在一些句子中,“真有你的”和“你真有N”在形式上不能夠替換,但是在意義上是基本可以做到互相替換的。
此外,由于“真有你的”通常是在口語中使用,并且是在對話情境中,我們認為“N”的缺失極有可能是由于人們在口語交際中,由于說話時的情緒起伏較大,在情緒激動和短時間內,說話人的言語措辭不能得到很迅速的組織和發(fā)揮,且監(jiān)控力度不夠,因此省略了其中具有實際意義的詞語,而促進了“真有你的”的形成。
參考文獻:
[1]Adele E. Goldberg著,吳海波譯.構式:論元結構的構式語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陳香蘭.語言學與高層轉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3]黃國營.“的”字的句法語義功能[J].語言研究.1982年第1期.
[4]李婭.評注性話語標記“真有你的”研究[D].河北:河北師范大學.2016.
[5]孫青波.“真有你的”及相關構式研究[D].浙江:浙江師范大學.2015.
[6]石毓智.語法的認知語義基礎[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
[7]石毓智.論“的”的語法功能的同一性[J].世界漢語教學.2000年01期.
[8]楊玉玲.認知凸顯性和帶“有”的相關格式[J].修辭學習.200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