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霞
【摘要】目的:研究與觀察優(yōu)質(zhì)護理應用于鼻咽癌放射治療患者中的可行性。方法:從本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的鼻咽癌放射治療患者中,抽取100例,將2014年1月之前分為對照組,2014年之后分為觀察組,均5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優(yōu)質(zhì)護理,觀察兩組患者張口困難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張口困難I級和II級情況與對照組相比得到了顯著提高,而III級和IV級得到了顯著降低(P<0.05)。結論:應用優(yōu)質(zhì)護理措施能夠有效降低鼻咽癌放射治療患者治療后張口困難等級,減少患者張口困難嚴重程度。
【關鍵詞】優(yōu)質(zhì)護理;鼻咽癌;放射治療;張口困難;
【中圖分類號】R817.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7-203-01
鼻咽癌起源于鼻咽上皮細胞,主要是由于化學致癌、遺傳、環(huán)境、EB病毒感染多因素綜合作用下的結果,放射治療是鼻咽癌首選治療方法,雖然取得的理想的治療效果,但放療后患者常常出現(xiàn)張口肌群、顳頜關節(jié)纖維化、硬化以及張口困難的情況,給患者生活質(zhì)量帶來了嚴重的影響。鑒于此,本研究對觀察組50例鼻咽癌放射治療患者實施優(yōu)質(zhì)護理措施,旨在改善患者放射治療后張口困難情況。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的鼻咽癌放射治療患者中,抽取100例,將2014年1月之前分為對照組,2014年1月之后分為觀察組,均50例。對照組中,男25例,女25例,年齡36~75歲,平均年齡(55.5±19.5)歲。觀察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36~74歲,平均年齡(55.0±19.0)歲;兩組一般資料統(tǒng)計結果P>0.05,符合對照分析要求。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優(yōu)質(zhì)護理措施:(1)入院后第一時間帶患者及家屬對病區(qū)環(huán)境進行熟悉,以消除其陌生感,盡快做好治療的準備;(2)詳細、清楚的為患者及其家屬宣講關于鼻咽癌以及放射治療相關的知識以及治療原理等,促進其對自身疾病與治療有正確的認識,可有效避免認知偏差引起的不必要的誤會;(3)告知患者及家屬在腫瘤治療中鼻咽癌屬于治療效果顯著的一種,增加其對康復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4)指導患者上下牙齒進行有節(jié)奏的相互叩擊作響(確保每顆牙齒都能叩擊到),15~20min;(5)指導患者像食草動物咀嚼一樣左右、前伸磨牙進行練習,期間注意將口唇閉上(所有牙齒咬合面都受到摩擦);(6)指導患者將口腔最大限度張開,如打呵欠般,維持5s后關閉口腔并確保無上下牙叩擊聲;(7)指導患者每天分別向前后左右四個方向偏頭回正輪流練習以及將進行伸舌、卷舌、縮舌鍛煉。
1.3 療效評價與觀察指標
據(jù)張口困難測量分級標準(SOMA)觀察兩組患者張口困難情況:I~IV級,I級張口受限、門齒間距在2.1~3.0cm之間;II級進食干性食物困難、門齒間距在1.1~2.0cm之間;III級進食軟性食物有困難,門齒間距在0.5~1.0cm之間;IV級需要鼻飼喂養(yǎng),門齒間距低于0.5cm。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100例患者張口困難情況納入SPSS21.0分析,使用(%)表示、x2對比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jīng)過不同護理后,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張口困難I級情況如下:4.00%(2/50例)、20.00%(10/50例),x2=12.121,P=0.000;兩組II級情況如下:16.00%(8/50例)、48.00%(24/50例),x2=23.529,P=0.000;兩組III級情況如下:50.00%(25/50例)、22.00%(11/50例),x2=17.013,P=0.000;兩組IV級情況如下:30.00%(15/50例)、10.00%(5/50例),x2=12.500,P=0.000;由以上分析可見,觀察組患者張口困難I級和II級情況顯著高于對照組,III級和IV級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比較結果P<0.05。
3 討論
受到鼻咽腔生物學行為特征以及解剖結構等影響,主要采用放射治療為主要治療手段,大部分鼻咽癌對放射治療均具有中度的敏感性,放射治療在臨床治療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是由于放療過程中張口肌群、顳頜關節(jié)等直接暴露與照射野,使得機體組織出現(xiàn)創(chuàng)傷效應,在接受到一定劑量電離輻射后,張口肌群開始出現(xiàn)退行性變、萎縮甚至纖維化,顳頜關節(jié)出現(xiàn)關節(jié)硬化,從而導致患者張口肌群、顳頜關節(jié)功能出現(xiàn)障礙進而引法張口困難的情況發(fā)生[1]。
劉倩[2]等人在研究中實施優(yōu)質(zhì)護理后,患者滿意度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同時 有效降低了患者焦慮、抑郁等評分。本研究實施優(yōu)質(zhì)護理措施后,患者III級和IV級張口困難程度發(fā)生率得到了明顯降低,多為I級和II級,有效促進了患者張口困難的改善。通過通過對患者及家屬開展健康教育、以及熟悉病區(qū)環(huán)境有效提供高了治療的依從性;通過加強患者張口訓練有效改善了患者張口困難情況。
綜上所述,對鼻咽癌放射治療患者臨床護理過程中應用優(yōu)質(zhì)護理措施能夠有效促進患者張口困難情況的改善,降低張口困難的嚴重程度,是科學有效的護理方案,值得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孟艷麗, 高晶晶. 優(yōu)質(zhì)護理干預對降低鼻咽癌患者調(diào)強放療后口腔黏膜反應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7, 14(24):108-110.
[2] 劉倩, 張耀偉, 陳佩娟. 優(yōu)質(zhì)護理在鼻咽癌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 2017, 23(17):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