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杰
爸爸媽媽長年奔波在外,我的童年時代基本都是在鄉(xiāng)下的爺爺奶奶家度過的。人們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我的“第一任老師”卻是我的爺爺奶奶。他們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處事的秘笈。這些教育內(nèi)容,都是被爺爺奶奶收藏在一本叫作“家風(fēng)”的教科書中……
以禮待人
剛到鄉(xiāng)下的第一天,爺爺就牽著我的手將小村子挨家挨戶走了個遍:一是為了向父老鄉(xiāng)親聲明他大孫子要來老家住上一陣子,請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們多加關(guān)照;二是為了讓我搞清村里人的輩分,將來遇著了好“請教”人——在我們老家,跟人問好打招呼叫“請教”,一個孩子見著長輩若是不主動“請教”便是不懂禮貌、沒有家教的表現(xiàn)——而這,用爺爺?shù)脑捳f是與我們祖?zhèn)鞯摹凹绎L(fēng)”格格不入的,是絕不允許的。
當(dāng)晚坐在電視前看動畫片,卻總是無法進(jìn)入劇情——頭腦里翻來覆去地過著張爺爺李奶奶趙叔叔錢阿姨的笑臉,生怕明天遇著他們叫“串”了;爺爺以嚴(yán)肅的口吻說出的“家風(fēng)”這個詞的意義……
為了不觸犯這個“家風(fēng)”,在村里每次遇上長輩我都會立定,請教,這時對方總是笑逐顏開,伸出手摸摸我的小平頭,夸上一句“乖孩子”;再看身邊的爺爺奶奶,更是笑得合不攏嘴,比夸了他們自己還開心!
時至今日,見著長輩、老師立定問好幾乎成了我們的一種“本能”,應(yīng)該說這全賴爺爺奶奶的教化之功,得益于“家風(fēng)”的熏陶!
分享快樂
爸爸媽媽第一次從城里來看我時給我捎上了許多的零食、玩具和幼兒讀物。他們回城之后的幾天中,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獨(dú)自在家充分享受著這“物質(zhì)化”的父母之愛。
“怎么不出去玩啦?”爺爺走到我身邊俯身問道。我面對著一大堆物品訕笑著。
“跟小朋友大家一起玩快樂,還是一個人獨(dú)自玩快樂?”爺爺問。
“跟大家一起玩快樂?!蔽掖?。
“玩的時候想到大家,吃的時候、看書的時候怎么就想不到了?”
我無言以對。
爺爺繼續(xù)說道:“好東西要懂得分享,一來顯得你為人大方,二來也讓別人從你這兒得到快樂。這樣,你才會更受歡迎,從別人那里享受快樂也會更心安理得。懂嗎?你看,你來到這個村里,多少叔叔阿姨給你送來了吃的?多少哥哥姐姐陪著你游戲?分享,是我們家的家風(fēng),也是我們這里的鄉(xiāng)風(fēng)!”
第二天,我請來了鄰家的小伙伴,大家一起津津有味地品嘗著爸媽帶來的各種美食,開開心心地翻看著有趣的畫冊,快快樂樂地擺弄著各種時尚的玩具……看著小伙伴們一個個開心快樂的樣子,我也體會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歡樂!
心存感恩
快樂的日子總是短暫的。不久,我到了要回城里上學(xué)的年齡。
和第一天來到村子里一樣,爺爺還是牽著我的手,挨家挨戶地道別、稱謝。一路上,爺爺不停地啟發(fā)著我:“你到村里已兩三年了,長輩們照料著你,孩子們陪伴著你,你長高了這么多,懂得了許多道理……現(xiàn)在回去了,要和村里人道個別,說聲謝謝。而且將來無論走到哪里,做什么事,你都要記住曾經(jīng)陪伴過你、給過你幫助的人。對幫助過你的人永存感恩之心,這也是我們家的家風(fēng)!”
我默默地點(diǎn)著頭,記下了爺爺說的一切。
閑暇的時候驀然回望,我總是從內(nèi)心里感激童年那段短暫而美好的時光,它讓我浸泡在鄉(xiāng)村清新的空氣、鄉(xiāng)親淳厚的真情與家人嚴(yán)格的管教、家風(fēng)無聲的熏陶之中??梢哉f,我成長的每一步都與這生命源頭的滋養(yǎng)息息相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