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夢穎 趙厚存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變革,人們的審美觀念開始逐漸地發(fā)生了改變,傳統(tǒng)觀念下的工筆畫已經不能夠滿足人們現在的需求了,而綜合材料的出現和應用都為工筆畫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提供了新的活力。在工筆畫中應用綜合材料是繪畫的時代要求和人們的審美要求,重視繪畫的材料是當代工筆畫發(fā)展與進步的重要現象,也展現了畫家們對工筆畫的追求和創(chuàng)新。
關鍵詞:工筆畫;綜合材料;傳統(tǒng);發(fā)展
隨著新工具的出現和新觀念的影響,傳統(tǒng)的工筆畫已經不符合時代的發(fā)展潮流,而綜合材料的出現和應用使得工筆畫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發(fā)展,大部分的工筆畫畫家開始對其進行創(chuàng)作和研究,從中國傳統(tǒng)的工筆畫中進行繼承和發(fā)展,并在西方的繪畫中借鑒其精髓,將工筆畫材料作為一個新的發(fā)展方向。材料是繪畫的基礎,對繪畫作品有著重要的影響,重視材料的應用是當代工筆畫發(fā)展的一個關鍵,因此,本文對綜合材料在工筆畫中的應用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力求促進工筆畫的發(fā)展與進步。
一、綜合材料的概述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綜合材料也得到了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綜合材料在現代工筆畫中的應用越來越多,在工筆畫的技術方法上和視覺效果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一)綜合材料的概念
綜合材料,簡單來說就是打破了畫種以及材料使用的界線,利用各種媒介材料和綜合技法所進行的繪畫。綜合材料在當代生活中,即包括傳統(tǒng)繪畫中使用的唯一材料,又包括繪畫中用到的不同種類以及不同性質的所有材料。
(二)綜合材料在工筆畫視覺效果中的應用
在畫作中最重要的就是情感與觀念的展現,而視覺則能夠讓人們對畫中所展現的情感和思想有所感知,在繪畫中,作品畫面視覺效果的展現是非常重要的。
1.肌理感
將綜合材料應用在工筆畫中會讓人們更容易通過視覺和觸覺感受到畫作材料的表面肌理,讓觀者通過作品與畫者產生心理共鳴,更加觸動觀者的情感,使觀者產生聯想。由于應用的材料不同,帶給人的感覺也就不同,肌理也分為視覺肌理和觸覺肌理,視覺的肌理通常是指可以通過眼睛能夠直接觀察到的。在傳統(tǒng)的工筆畫中常常提倡不見筆墨的觀念,肌理感就因此就被畫者刻意的回避掉,而在現代的繪畫創(chuàng)作中,應用肌理效果是畫者傳達思想和情感的一種繪畫方式和手段,因此,現代的畫作離不開畫面的視覺效果,更離不開對綜合材料的應用。
2.效果細化
在我國傳統(tǒng)的工筆畫中,強調的是無筆墨的視覺審美,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受西方繪畫的影響,工筆畫開始注重畫面的色彩、構圖、筆觸以及體積的表現,畫面效果的細化和豐富逐漸成為了人們的追求,而對畫面效果細化的探索始終都離不開繪畫材料,傳統(tǒng)工筆畫中的材料比較單一,以及無法滿足畫者對畫作在畫面效果上細化的追求,而現代的綜合材料卻能滿足畫者的需求,使畫者的畫面表達形式更加的多種多樣,使得工筆畫也越來越豐富,由此看來,綜合材料的應用在工筆畫的視覺效果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我國傳統(tǒng)工筆畫中材料的問題
在我國傳統(tǒng)工筆畫中,材料的使用也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材料的種類偏少和當時的技術發(fā)展比較緩慢,使得我國傳統(tǒng)工筆畫材料的發(fā)展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
(一)材料種類偏少
從傳統(tǒng)工筆畫發(fā)展的漫長過程來看,傳統(tǒng)工筆畫材料種類的普遍比較少,對工筆畫的創(chuàng)作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隨著我國社會生產技術水平不斷發(fā)展和提高,繪畫材料也開始逐漸的增多,但傳統(tǒng)工筆畫材料的使用受到當時社會條件的限制,畫家只能應用當時所具用的工具材料作畫,這對工筆畫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起著一定程度上的阻礙作用。
(二)技術發(fā)展緩慢
在我國傳統(tǒng)工筆畫中,對材料應用最多的就是宣紙和絹,但由于早期技術水平比較有限,最早使用的紙張的質地是比較粗糙的,而且紙張的顏色也發(fā)黃。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宣紙得到了提高,宣紙在工筆畫中得到了更多的使用,但由于宣紙技術的發(fā)展水平有限,使得我國傳統(tǒng)工筆畫依舊使用宣紙和絹作為主要材料,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
三、綜合材料作品之分析
在工筆畫中的畫底選擇上,因其使用的材質不同,進而使得畫底表面所呈現出來的肌理、質地、色澤等方面都存在著差別,這也就是導致畫者使用相同的工具、顏料和技法但畫作所呈現出的畫面效果存在差異的原因。傳統(tǒng)的工筆畫畫者一般使用熟宣和熟絹為畫底,但現在的工筆畫畫者還會使用皮紙、麻紙等作為畫底,這些材料的出現都使得工筆畫的表現力變得更加豐富,不同的畫底所呈現出的畫面視覺效果不同,這也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與工筆畫的畫底的選擇相比,畫中的線條表現才是一幅畫成敗的關鍵,隨著繪畫材料的層出不窮,工筆畫中所用的顏料種類也越來越豐富,畫底的材料和其它的工具的使用種類也越來越多,畫家已經將大部分的注意力轉移到畫作的肌理上,逐漸忽視了對線條的要求,作品的審美傾向也在逐漸地改變。
畫家高茜在2004年時創(chuàng)作的工筆畫《恍》,作者在作品快要完成時,對作品的背景應用了皴洗的技法,使用毛筆和排刷等材料沾取清水對畫作的背景進行皴洗,或者是使用細砂紙、橡皮等來對畫作的畫面進行擦拭打磨,是畫面的肌理感更加的朦朧。為了畫作的畫面可以呈現出更理想的效果,作者都是選擇對材料進行了應用,像細砂紙、橡皮等這樣的綜合材料應用在了工筆畫之中,綜合材料的使用帶動了工筆畫技法的發(fā)展,對其發(fā)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畫家袁牧的繪畫作品《秋水無聲》,作者在畫中應用的綜合材料使得畫面的視覺效果變得更加豐富,將材料的特征與畫面充分的融合,畫面肌理所帶來的視覺效果讓觀者與畫者能夠產生共鳴。畫者選用看半熟的書畫紙作為了畫底,并選用傳統(tǒng)的國畫顏料,可以更好的營造出畫面的氛圍,畫者在畫中應用了玻璃板、白乳膠、牛皮紙以及顆粒細膩的沙粒等材料,其中大部分應用的都是現代的綜合材料,這些材料的應用與多種繪畫技法結合對畫作的畫面進行處理,使得整個畫面都被籠罩在水光之中,不僅使畫面看起來更加的和諧統(tǒng)一,還在視覺上更具有沖擊力,讓畫作的視覺效果變得更加豐富。
四、結論
現階段,人們的審美要求正在不斷的提高,畫家們也開始不斷的對工筆畫進行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而對工筆畫的發(fā)展離不開對綜合材料的應用,綜合材料在工筆畫中的應用是當代繪畫的時代要求。在現代工筆畫中對綜合材料的應用越來越重視,現階段的工筆畫手法新穎、色彩豐富、技巧多樣,都表現出了工筆畫的新風貌。
參考文獻:
[1]張璐.簡析綜合材料在現當代油畫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J].美與時代(中),2019.
[2]宮愛博,鄭成陽.綜合材料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發(fā)展趨勢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9.
[3]程飛飛.探析綜合材料在當代中國畫中的運用[J].美與時代(中),2018.
[4]張明玉.中國畫創(chuàng)作中綜合材料的運用略談[J].大眾文藝,2018.
[5]向志方.綜合材料在當代油畫藝術中的運用方法[J].美與時代(中),2018.
[6]陳晉.中國當代綜合材料繪畫的人文價值研究[J].美術大觀,2018.
[7]李青璇,丁山.綜合材料在當代繪畫中的應用分析[J].藝術評鑒,2018.
[8]陳晉.綜合材料繪畫的新發(fā)展及價值分析[J].美術大觀,2018.
[9]吳文娟.插畫設計中的綜合材料語言研究[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8.
[10]張凡.淺析綜合材料在當代繪畫中的應用.藝術評鑒,2018.
[11]張淇.綜合材料在現當代油畫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