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女士70歲
我和老伴這兩年的身體每況愈下,三天兩頭地住院,若病情不嚴(yán)重我們就自己偷偷去醫(yī)院,不好意思去打擾兒女??汕瓣囎?,老伴血壓突然升高,頭暈得不敢睜眼,這可把我嚇壞了,趕緊給兒子、女兒打電話商量怎么辦。女兒一接到電話,就在電話那頭急哭了,趕緊向單位請了假。兒子知道后,一句“我很忙”就把我打發(fā)了。當(dāng)時,我也沒精力和他計較,和女兒馬不停蹄地把老伴送到醫(yī)院救治。
一到醫(yī)院檢查才發(fā)現(xiàn),老伴患的是腦梗,需要住院治療一段時間。還好,我們送得及時,老伴的病情被控制住了,接下來,在醫(yī)院陪護的任務(wù)就落在我和女兒身上了。知道我的身體也不好,女兒說她自己護理就行,可老伴哪能放過我,一天到晚就抓我,只要我離開病房一會兒,就讓女兒打電話找。沒辦法,后來咱三個人商量決定,我每天上午在醫(yī)院照顧,下午及晚上由女兒替我,好說歹說,老伴算是同意了。就在這一切都安頓好了的時候,兒子才趕到醫(yī)院來看望,老伴一看到兒子過來終于有了笑容,還安慰兒子說自己沒啥事,讓兒子別擔(dān)心:“你忙自己的事吧,我這邊不用你照顧,有你妹妹和你媽就行了?!倍潭贪雮€小時,兒子把老伴哄得老高興了,這邊我和女兒你瞅瞅我,我瞅瞅你,我們幾天的悉心照顧都抵不上兒子這半個小時的陪伴。
那幾天在醫(yī)院的病房里,我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陪護老人的大多是女兒,有的即使有兒子,也很少看到過來照顧,一問都說兒子心粗,還是女兒照顧周到。私下里,這些女兒們也有想法,有一次,我就在走廊里聽到女兒跟其他家的女兒們訴苦:“平時沒事的時候,老爸老媽總惦記著兒子,做點好吃的都要給兒子、孫子送過去,我這個女兒就沒這待遇了,想吃得自己做。如果我給爸媽送點新鮮玩意,也總被他們送去兒子那。這回有病,我請假來照顧都是應(yīng)該的,他們好像也不擔(dān)心我是不是會耽誤工作。這還不算啥,他們還總挑我毛病,不是今天買的飯不好吃了,就是明天和護士溝通不好,耽誤了打點滴的時間?!?/p>
聽到女兒的埋怨,我也無以反駁,因為她說的都是事實。在我和老伴眼里,已經(jīng)習(xí)慣了有事找女兒解決,趕上吃好的有好事的時候想著兒子,似乎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這樣。我也明白,這么做對女兒不公平,但這個“兒子為重”的想法就是改不過來。這次老伴住院能有半個月的時間,女兒一直在盡心盡力地照顧,其間也和我們拌過嘴,主要是因為我們在醫(yī)院的時候還在想著兒子是不是每天都能按時吃上飯等瑣碎的事,但女兒說說也就過去了??删驮诶习槌鲈夯丶夷翘?,女兒積攢了半個月的火氣終于爆發(fā)了,起因是愛干凈的老伴回家后看到家里亂七八糟的就開始發(fā)脾氣,指責(zé)女兒回來也不收拾屋子,女兒聽到這突如其來的一陣吼,頓時覺得很委屈:“這些天我照顧你,還總被你挑毛病,看在你是病人的份上,我就忍了,怎么回家還在挑毛病呢?我走了,讓你兒子過來照顧你吧!”
看著女兒難過,我和老伴的心里也不好受,可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想收也收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