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冬梅
[摘 ? ? ? ? ? 要]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手機成為現(xiàn)代人生活的必需品,并且被中職生廣泛使用。手機普及給中職生的學習、生活帶來了便捷,豐富了校園文化的內容,打破了傳統(tǒng)自上而下的灌輸式教育模式,沖擊了教師的權威性,對中職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為順應時代的潮流,中職校園的教育工作者應當正視中職生使用手機的現(xiàn)狀,變“堵”為“疏”,客觀總結手機普及對中職生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探尋構建積極健康的手機環(huán)境的方法和途徑,努力消除手機普及的不利因素,促使中職生建立正確的觀念和健康的人格。
[關 ? ?鍵 ? 詞] ?手機;中職生;影響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4-0130-02
一、引言
現(xiàn)代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手機的功能日益增多,日益強大,已經(jīng)在校園得到普及。大多數(shù)中職學生通過手機上網(wǎng)、玩網(wǎng)絡游戲、看抖音等,使其成為學習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種交流工具。據(jù)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在中職類學校,超過99%的學生擁有手機。手機的使用有利有弊,在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同時,也占用了學生大量的學習時間。因此,學校要辯證地看待學生使用手機的問題。
二、手機對中職生的影響
(一)手機對中職生的正面影響
1.作為通信工具
中職學生由于離家遙遠,大部分都需要住校。手機作為人與人之間的即時通信工具,家長可以使用手機經(jīng)常聯(lián)系學生,了解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學生如在學習和生活上遇到難題,還可以打電話與班主任及任課老師進行溝通。
2.作為學習工具
有些學生,求知欲強,手機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信息來源,他們能夠借助在線查詢等方式輔助學習,還可以上網(wǎng)下載學習資料,對專業(yè)學習有很好的輔助作用。通過瀏覽器可以關注時事新聞,了解天下事,做到與時俱進,大大豐富課余知識。
3.作為生活工具
在生活中,可以利用手機的拍攝功能,隨時拍下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東西。手機里面的鬧鐘裝置,可以幫助學生有規(guī)律作息。手機的使用改變了中職生的生活方式,極大地增強了生活的便利性。比如,中職生可以利用手機登錄購物網(wǎng)站買到性價比高的物品;可以和家人進行視頻通話;可以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發(fā)到網(wǎng)上分享;可以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等。
(二)手機對中職生的負面影響
最近一段時間,朋友圈有一篇轉得很火的文章《如果你想毀掉一個孩子,給他一部手機吧》,文章痛斥手機罪狀:成績下滑、考試作弊、帶壞學風、色情泛濫、腐蝕心靈、躲藏虛弱、精神失常、近視成災、影響擇業(yè)、帶壞他人、性格冷漠、校園欺凌……
1.損害身心健康
中職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期,長期使用手機會影響身體健康。一些研究表明低強度電磁輻射長期照射會影響身體健康,諸如頭痛、乏力、失眠、脫發(fā)等癥狀。過度使用手機不但會影響中職生的身體健康,更不利于他們的心理健康。
2.影響學習
中職生自控能力較差,當他們對課堂內容感覺枯燥乏味時,就會用手機玩游戲、發(fā)信息,甚至打電話,嚴重影響教學。中職生頻繁使用手機不僅影響自己,還會影響和干擾他人的學習、生活。這樣的鏡頭并不少見:課堂內,老師正講得投入,少數(shù)學生在下面低頭發(fā)短信,玩得不亦樂乎;寢室內,別的學生要休息,少數(shù)學生手機屏幕閃亮,喋喋不休,妨礙室友入睡。
3.為男女生的非正常交往提供便利
中職男女生交往過密、早戀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由于在學校里公開約會的場合和機會少,很多早戀的學生就利用手機頻繁聯(lián)系,避開家長和老師的干預而進行非正常交往。
4.不利于學生的人際交往
一些學生過度沉迷于手機,在網(wǎng)絡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通過虛擬的網(wǎng)絡空間進行溝通與交流,在虛擬空間中滿足自己的各種精神需求。這種狀況會導致學生脫離正常的、現(xiàn)實的世界,惡化學生的人際關系,導致學生人際交往障礙,長期發(fā)展勢必會導致學生出現(xiàn)孤僻的心理問題。
5.考試作弊
不少學生在考試中利用手機發(fā)短信答案,甚至有的學生在網(wǎng)上直接搜索答案和作文范文,這樣不僅嚴重違反了考試規(guī)則,擾亂了考試的公平性,還在師生中引起極惡劣的影響。利用手機考試作弊讓部分學生厭惡學習,養(yǎng)成依賴思想。
三、中職生合理使用手機的對策
(一)制定班級規(guī)章,約束學生使用手機
在制定管理方法之前,一定要通過主題班會或其他途徑對學生進行思想動員,讓學生意識到使用手機的利弊,加強手機管理的必要性,爭取得到班上多數(shù)學生的支持。具體可以召開班委會,與班委一起制定措施,對違反規(guī)定的學生要有懲罰措施,且懲罰要及時,不要讓管理措施成為一紙空文。
(二)豐富校園文化
通過組織開展各種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學生業(yè)余時間,通過活動不斷提升學生的素質能力,減少對手機的過度依賴。作為學校可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活動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生帶手機的危害。例如,學校可以舉辦一些正確使用手機和綠色上網(wǎng)的話劇、小品、演講比賽、辯論比賽等,使學生提高認識,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本人曾以“學生使用手機的利與弊”在班上展開討論,正反雙方都從網(wǎng)上、雜志和現(xiàn)實生活中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和素材,討論非常激烈?;顒咏Y束時學生一致認為:學生不應該帶手機進教室,應該綠色上網(wǎng),拒絕不良信息。
(三)引導學生確立人生目標,樹立遠大的理想
中職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應該確立自己的奮斗目標,明確上學的目的。當學校里其他學生都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學習專業(yè)知識的時候,自己卻把大好時光花費在玩手機上值得嗎?再者,社會競爭是激烈的、殘酷的,只知道留戀手機,沒有在學校里學到真本領,那么畢業(yè)可能就意味著失業(yè)了,這是每一個學生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應該讓學生樹立自己的就業(yè)目標,并為這個目標而努力。
(四)強化心理輔導
對手機過度依賴的中職生多數(shù)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對此學校必須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各種問題,并進行干預與疏導,引導中職生建立正確使用手機的觀念和習慣。這樣才可以讓學生盡快戒掉手機依賴,回歸到學習中。對此教師在實踐中要對學生的實際狀況進行調查分析,了解學生的依賴程度,合理設置目標,讓學生既得到充分的放松,又能積極參加各種校園活動,這樣自然就會減少玩手機的行為。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也可以適當應用獎懲方式,通過獎懲方式與心理輔導的方式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提升學生的體驗以及共同認知,讓學生強化自身的行為認知與理解,再通過一些主題交流以及討論,了解自己對手機依賴的程度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而制定目標,落實行動。
四、結束語
手機本身并沒有對錯,最重要的是我們怎么使用手機、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使用。堅決反對學生用手機玩游戲、考試進行作弊等不良行為,同時肯定手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快捷和方便。作為班主任,要引導學生綠色使用手機,積極引導學生建立科學的生活坐標和理想目標,盡可能多地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多彩、符合當代中職學生特征的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等。此外,還要加強學生的溝通能力,建立健康的人際關系,確保學生的健康成長,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情操。
參考文獻:
[1]王萌.大學生手機依賴癥的克服與高校媒介素養(yǎng)教育[J].文學界,2012(5):286-287.
[2]張寶祥.技校學生使用手機的利弊及管理建議[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1(7):50-51.
[3]吳靜.中職生手機依賴的心理分析與對策[J].新課程(下),2016(4):190.
編輯 趙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