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娟,劉小梨
(1.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qū)人民醫(yī)院消化腎內(nèi)科;2.腫瘤科,廣東廣州 511300)
DN為糖尿病嚴重慢性并發(fā)癥,嚴重時可引起腎衰。腹膜透析是臨床治療DN的主要方法,能延長患者的生存周期。資料[1,2]顯示,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能提高DN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基于此,現(xiàn)探析2014年1月-2019年4月本院10例DN患者采用不同護理干預的可行性,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10例患者均確診為DN,納入時間由2014年1月開始,到2019年4月結(jié)束,均分為兩組,參照組男女之比為6:4,年齡49歲-78歲,均值(63.48±6.94)歲。干預組男女之比為5:5,年齡50歲-77歲,均值(63.34±6.81)歲。兩組基線資料接近(P>0.05),可比較。
1.2 方法 參照組按照臨床常規(guī)護理模式開展護理操作。干預組實施強化自能護理:(1)自能護理認知:評估患者的自能護理認知程度,結(jié)合評估結(jié)果采取個體化的心理干預;鼓勵家屬參與到自能護理中,提供給患者充足的鼓勵與情感支持。(2)強化自能護理:①向患者發(fā)放治療健康手冊,以圖表、文字和彩圖的方式展現(xiàn)手冊中的內(nèi)容,以幫助患者盡快學習掌握。②透析治療間隙護理人員向患者仔細講解并發(fā)癥防治、血糖控制和不良反應的觀察處理等知識。③指導患者開展行為訓練,對水腫程度合理評估,每日鈉鹽攝入量應低于5 g,嚴格控制水分攝入量,以免體液失衡。
1.3 觀察指標 (1)參考SDSCA[2]評估疾病管理能力,評分與疾病管理能力呈正相關(guān)。(2)記錄護理前后機體容量狀態(tài)。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利用SPSS 21.0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均數(shù)±標準差(Mean±SD)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疾病管理能力 護理后,干預組疾病管理能力指標評分均高于參照組,有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護理前參照組足部護理(4.14±1.76)分,血糖監(jiān)測(4.06±1.63)分,飲食(4.20±1.16)分,運動(4.32±1.50)分;干預組上述指標分比為(4.05±1.81)分、(4.01±1.54)分、(4.26±1.12)分、(4.39±1.48)分。護理后,參照組疾病管理能力指標為(4.53±1.57)分、(4.76±1.52)分、(4.92±1.54)分、(4.86±1.59)分;干預組為(5.86±1.95)分、(5.91±1.43)分、(5.88±1.56)分、(5.99±1.53)分。
表1 兩組機體容量狀態(tài)相比(Mean±SD)
2.2 機體容量狀態(tài) 護理后,兩組機體容量狀態(tài)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1。
有學者指出[3],DN患者的自護能力與疾病的發(fā)生及進展存在一定關(guān)系,接受腹膜透析治療的DN患者若具備良好的自護能力,不僅有利于保護尚存的腎功能,還可阻止腎病進展。
本次研究提示,干預組患者接受強化自能護理后,疾病管理能力顯著提高,高于護理前及護理后的參照組,表明干預組運用的護理方案對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幫助;同時,通過比較兩組機體容量狀態(tài)發(fā)現(xiàn),盡管參照組護理后機體容量狀態(tài)得到一定改善,但對比護理后的干預組,仍未達理想標準,進一步驗證強化自能護理勝于常規(guī)護理,能調(diào)節(jié)機體容量狀態(tài),改善生理狀態(tài),使患者獲得良好的預后[4,5]。
總之,對DN腹膜透析患者施以強化自能護理作用顯著,能增強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合理調(diào)節(jié)機體容量狀態(tài),建議大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