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筱媛
【畫外音】 香蓮碧水動風涼,
水動風涼夏日長。
長日夏涼風動水,
涼風動水碧蓮香。
說書人 這是一首流傳在
蒼梧一帶的古老民歌,
唱的是香蓮的故事,
請聽我慢慢道來——
說書人 (唱)
梧州有好女,好女叫香蓮。
長到十七八,出水一枝蓮。
貌比芙蓉艷,心似菩薩善。
常幫人解困,口碑鄉(xiāng)間傳。
梧州有好女,好女叫香蓮。
長到十七八,出水一枝蓮。
家住書院邊,常聽讀書聲。
過耳心不忘,出口成詩篇。
贊聲家家傳。
說書人 話說北宋當年,
某日大詩人蘇東坡夜游西江,
正在聲聲感嘆西江的月夜美景,
忽聞遠處傳來吟唱之聲。
吟的是:“大江東去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
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蘇軾大驚,忙問……
蘇軾 是何方高人吟我赤壁懷古?
快快請來相見。
說書人 只見一女子自江邊蓮塘撐舟而出,
上前深施一禮道……
香蓮 小女子香蓮
拜見詩圣大學士蘇大人。
說書人 蘇東坡好生奇怪。
蘇軾 你這村姑也能吟詩作對?
香蓮 小女子不通文墨,
但常在書院外,偷聽書生朗讀。
亦會背詩多首,尤其喜愛大人之詩。
十有八九,皆能熟知。
蘇軾 如此說來,我倒要考考你。
香蓮 如何考?
蘇軾 我吟詩上句,你接下句如何啊?
香蓮 大人請。
蘇軾 九疑聯(lián)綿屬衡湘,
香蓮 蒼梧獨在天一方。
蘇軾 江邊父老能說子,
香蓮 白須紅頰如君長。
蘇軾 人有悲歡離合,
香蓮 月有陰晴圓缺,
蘇軾 此事古難全。
香蓮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 好,好,好!
香蓮 蘇大人此詞為香蓮最愛。
蘇軾 因何?
香蓮 皆因香蓮從小失怙,
孤身一人,幸得鄉(xiāng)鄰輪番撫養(yǎng),
我無可報恩,
唯有以大人兩句詩詞向上蒼祈禱,
愿蒼天保佑我父老鄉(xiāng)親,
人人天命長久,歲歲共賞嬋娟。
若得如此,我死亦心甘?。?/p>
說書人 蘇東坡聞言深受感動,嘆道……
蘇軾 今日得見如此有德有才之奇女,
可知蒼梧乃人杰地靈之圣土也。
說書人 (唱)
梧州有好女,好女叫香蓮。
德才兼?zhèn)潴@詩圣,蒼梧美名傳。
說書人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話說某日夜間,香蓮正待就寢。
忽聽得隆隆之聲,有如悶雷擊鼓,
又似暗流涌動,轉(zhuǎn)眼間狂風驟起,
暴雨傾盆。哎呀不好,
定是山洪暴發(fā),江水猛漲了!
怎么辦,怎么辦?香蓮情急之下,
抄起鍋蓋當銅鑼,連連敲擊狂奔,
一家家拍門叫醒熟睡鄉(xiāng)親。
香蓮 洪水來啦,洪水來啦!
香蓮 (唱)
狂風暴雨來得急,山洪瀑發(fā)聲聲緊。
西江上游洪峰到,水火無情不容人。
快跑,快跑,沖出災(zāi)難突圍困!
說書人 香蓮?fù)蝗宦牭健巴弁邸保?/p>
傳來嬰兒哭聲,又見江心飄來一只木盆。
上有小小嬰兒狂哭不止,
香蓮連忙撲向江心。
香蓮 (唱)
天啊天,
你為何如此殘忍危害百姓。
不放過小小生命?
你毀房舍毀橋梁,毀山林毀田園,
你害我家破人亡,怎生存?
天哪天,天哪天,
我哭干眼淚,哭斷肝腸,
問一聲你叫我怎生存?
說書人 風大浪急中,
香蓮用盡全力把嬰兒與落水
老幼一一推上岸邊高地。
忽然一個巨浪撲來,
香蓮,香蓮,香蓮!
說書人 (唱)
不見香蓮蹤影在,
只見洪峰浪滔天。
鄉(xiāng)親們得解救啊,何處何處
何地何地何地何地 覓恩人!
(原生態(tài)民歌)
香蓮姐妹好香蓮,
你在哪里,你在誰邊?
萬朵蓮花萬朵蓮花聲聲喚啊,
喚姐歸來去采蓮聲聲喚,
喚姐歸來去采蓮。
香蓮 (唱)
我在藍天上,我在白云邊,
我陪龍母巡西江。
保佑鄉(xiāng)親,平安千萬年。
我在藍天上,我在白云邊,
我陪龍母巡西江,
保佑鄉(xiāng)親,平安萬萬年!
點評:
香蓮,是蒼梧大地廣為傳頌的宋代民間奇女子。作者以曲藝的形式,寫當?shù)爻數(shù)?。既描畫了故土的江山毓秀、人杰地靈,更贊頌了舍己救人的大愛精神,弘揚真善美 ,選擇這個題材,寓教于娛,是很有現(xiàn)實意義的。
作者寫香蓮,并不是簡單地頌唱故事,而是根據(jù)主題,選擇最能表現(xiàn)人物個性的情節(jié),揮筆落墨。比如,寫香蓮與蘇東坡相遇,就很形象地展現(xiàn)了香蓮的聰敏睿智。洪水突發(fā)的情節(jié),就彰顯了她的至善至美。有了具體的事例,作者又做了生動細致的描寫。香蓮與蘇東坡的詩詞對答,就寫得很有生活氣息。洪災(zāi)的一段說唱,既寫了洪水肆虐的險情,又入木三分地描寫了香蓮心急如焚、悲痛無奈的情態(tài)。加上音樂的氣氛襯托,演員動情的演繹,原生態(tài)民歌的唱詠,把作品的主題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令觀者如臨其境,感同身受。
《香蓮傳》以說唱的形式寫人物故事,可以靈活地以不同時空、不同角度去刻畫人物,使曲中人的形象更鮮活豐滿,原生態(tài)民歌的切入,既接地氣又顯本土特色,這是作品的優(yōu)勝之處。
當然,《香蓮傳》還有提高的空間。作為說唱節(jié)目,現(xiàn)在感覺是說得多了。其中的說書人,作用是帶出以下的故事,讓曲中人演繹則可。特別是洪水突發(fā)那一段,直接讓香蓮唱出當時的險情,抒發(fā)心聲,就更貼合說唱的表演程式,效果可能會更好。
(點評人:中國曲協(xié)粵曲藝術(shù)委員會委員、作曲家 陳錦榮)
(責任編輯/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