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華
(河源職業(yè)技術學院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廣東 河源 517000)
PLC在工業(yè)化控制領域中起到了高速有效的控制作用,它能夠代替人來操作機器,能夠實現(xiàn)遠程控制等功能,被廣泛地應用到自動化生產中?,F(xiàn)有的人工批量打印標簽存在著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速度慢等缺點,為了能夠節(jié)省時間和人力并能快速、安全地控制電氣設備,批量生產出所需的標簽,本文將介紹如何將PLC應用到生產線標簽打印系統(tǒng)中,設計出具有準確控制、高速運行特點并且可滿足一體制作的生產線標簽打印控制統(tǒng)。
生產線標簽打印系統(tǒng)主要由打碼機、上色噴涂電機、傳送帶電機、上色電機、熱封滾輪電機、傳感器、三菱PLC FX3U-48MR、三菱變頻器E740、按鈕、交流接觸器等組成[1]。在物料檢測點A檢測到物料,在物料檢測點B用打碼機進行打碼,在物料檢測點C用上色噴涂電機進行噴圖,隨后用上色電機上色,在物料檢測點D用熱封滾輪電機進行熱封,其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生產線標簽打印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label printing system structure of production line
系統(tǒng)采用PLC來控制各臺電機的啟動和停止,其中PLC控制傳送帶電機時,輸出信號給變頻器,變頻器設定高速、中速兩種速度,按照系統(tǒng)控制要求在變頻器上設定好兩種速度對應的頻率參數(shù),再編寫程序實現(xiàn)在不同條件下不同速度運行傳送帶電機,具體控制過程如下:
系統(tǒng)工作時,按下啟動按鈕,當A點物料檢測點檢測到物料時,傳送帶(M3)以50Hz的頻率運行,運行至B點物料檢測點后,傳送帶以0Hz的頻率運行,同時打碼機進行打碼,打碼2s結束后,傳送帶又以50Hz的頻率運行,運行至C點物料檢測點后傳送帶以0Hz的頻率運行,上色噴涂電機進行噴涂4s后,傳送帶以10Hz的頻率運行2s后,又以0Hz的頻率運行,上色電機進行2s上色,上色結束后,傳送帶又以50Hz的頻率運行至D點物料檢測點后變?yōu)?Hz的頻率運行,熱封滾輪電機進行工作2s,熱封完成后,生產線的標簽打印系統(tǒng)完成(見圖1)。
標簽打印系統(tǒng)的電氣控制回路由打碼電機控制電路、上色電機控制電路、傳送帶電機控制電路、熱封滾輪電機控制電路和上色噴涂進給電機控制電路組成,其中打碼機、上色噴涂電機、上色電機、熱封滾輪電機分別由交流接觸器KM1、KM2、KM3、KM4控制,傳送帶電機由變頻器進行速度控制,即在變頻器設置RH高速、RM中速這兩種速度的參數(shù)頻率,RH高速設置Pr.4的頻率值,RM中速設置Pr.5的頻率值,采用高速或中速的信號來源于PLC的程序控制,變頻輸出給傳送帶電機就可以實現(xiàn)傳送帶電機不同速度運行。
系統(tǒng)設置有啟動按鈕、停止按鈕和急停按鈕以及物料各個檢測點采用的傳感器,均屬于施控元件,應分配給PLC的輸入端口;而STF正轉是變頻器控制傳送帶電機正轉的信號輸入端[2],RH高速和RM中速是變頻器采用高速或中速輸出頻率給傳送帶電機的信號輸入端,它們的信號均來源于PLC的輸出。因此,變頻器的STF、RH、RM和各個控制電機的交流接觸器KM均屬于被控對象,應分配給PLC的輸出端口。具體的I/O分配見表1。
表1 生產線標簽打印系統(tǒng)的PLC I/O分配Table 1 PLC I/O Assignment of the line label printing system
圖2 生產線標簽打印系統(tǒng)PLC控制線路接線示意圖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PLC control line wiring in label printing system of production line
根據(jù)三菱PLC FX3U-MR、三菱變頻器E740的工作特性及標簽打印系統(tǒng)的PLC I/O 分配情況,PLC控制電路設計如圖2所示。根據(jù)PLC的I/O分配表,PLC的輸入端口一一對應連接各自分配的元器件,PLC的輸出端口對應接其對應的負載(如KM1線圈),而負載的另一端對應接一個公共端與PLC構成回路,每4個輸出端口對應1個公共端,如Y0-Y3對應的公共端口是COM1,Y4—Y7對應的公共端口是COM2;三菱變頻器E740的供電相序有嚴格要求,三相電源的三相分別接在變頻器接線端R/L1、S/L2、T/L3上,提供電源給變頻器,而變頻器U、V、W則是變頻器變頻輸出電源給傳送帶電機,與電機相連接,SD是變頻器中的公共端口,接在PLC的公共端口COM2上(Y4-Y6對應的公共端是COM2)。
圖3 生產線標簽打印系統(tǒng)順序功能圖Fig.3 Sequence function diagram of label printing system in production line
PLC的程序設計有經驗設計法、順序控制設計法等方法,用經驗設計法設計PLC梯形圖程序時沒有固定的方法和步驟可以遵循[3],具有很大的試探性和隨意性,而且一旦要修改時往往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必須全面修改整個程序,這就需要用很多的時間來修改,而順序控制設計法就是將系統(tǒng)的一個工作周期分成若干個順序相連的階段[4],這些階段獨立而又相連,這些階段稱為“步”,按照一定的方法來進行編寫每一步的程序,每一步的程序都是獨立的,可單獨進行編寫和修改程序。因此,在設計控制系統(tǒng)的主體程序時,通常會采用順序控制設計法。本系統(tǒng)采用順序控制設計法來設計PLC的控制程序,首先根據(jù)系統(tǒng)的工藝畫其順序功能圖(見圖3),其次再將順序功能圖對應一一轉換成為梯形圖程序。
系統(tǒng)的順序功能圖轉換成梯形圖程序有使用步進順控指令STL的編程方法,使用“起—?!!彪娐返木幊谭椒ê鸵赞D換為中心的編程方法3種。如果采用編程元件S代表步,則使用步進順控指令STL的編程方法來進行編程;如果采用編程元件M代表步,則使用“起—?!!彪娐返木幊谭椒ɑ蛞赞D換為中心的編程方法。本系統(tǒng)順序功能圖(見圖3)中采用了S來代表步,故使用步進順控指令STL的編程方法來進行編程。
圖4 步S20和S21的梯形圖程序Fig.4 Ladder diagram program for step S20 and S21
所有的步都是按時間順序劃分的,因此在單序列和選擇序列結構的順序功能圖中,有且僅有一步是活動步,要把哪一步變成活動步,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其前級步是活動步,二是轉換條件被滿足。每一步變成活動步的條件都是這兩個,缺一不可,在該步變成活動步時,其右邊的動作就會被無條件執(zhí)行,執(zhí)行完之后根據(jù)轉換條件被滿足而轉換成下一步為活動步。每一步程序在STL指令區(qū)均具有這3部分功能:動作被執(zhí)行,指定轉換條件和指定轉換目標,如步的右邊沒有動作則沒有動作被執(zhí)行(如S0和S20右邊就沒有動作),但后面兩部分功能在任何一步都是具備的。
PLC運行時,由初始化脈沖特殊輔助繼電器M8002激活S0,初始步S0為活動步,控制系統(tǒng)等待命令時,按下啟動按鈕X0,在步S20變成活動步的同時S0就變成非活動步,此時S20變成活動步的條件就是前級步S0是活動步和S0轉換為S20的轉換條件X0被滿足(常開觸點X0閉合)。
如S21,其程序如圖4所示。其前級步為S20,由S20轉換成S21的轉換條件是A點物料檢測點X3,所以把S21變成活動步的條件就是:一是S20是活動步,二是A點物料檢測點X3檢測到物料(即X3常開觸點閉合);S21變?yōu)榛顒硬?,則其右邊的動作Y4和Y5就執(zhí)行,輸出Y4和Y5。當轉換為下一步S22的轉換條件X4的條件被滿足(即B點物料檢測點檢測到物料即X4常開觸點閉合),則轉換為下一步S22,此時S22將變成活動步,而S21變成非活動步。
在進行系統(tǒng)的調試之前,應該首先逐一檢查系統(tǒng)的外部接線是否正確,利用萬用表進行全面地檢查,若檢查無問題后,方可運行并調試程序。
1)使用計算機充當編程器,用編程下載線USB-SC09-FX連接計算機與PLC。
2)將PLC調至STOP狀態(tài)。
3)使用GX Work2作為PLC編程的軟件,選擇FX3U的PLC類型建立新工程,然后進行編程。
4)編寫好程序后,選擇相應地通訊串口進行連接,通訊成功之后,將所編寫好的程序寫入到PLC中。
5)按下啟動按鈕,逐步地執(zhí)行程序,通過PLC輸入輸出狀態(tài)指示燈可以知道程序是否正常工作,也可以通過模擬面板上動作的顯示監(jiān)視運行狀態(tài)是否正常。如出現(xiàn)異常,立即進行修改。然后在按下停止按鈕,急停按鈕,觀察控制設備是否能夠按照要求停止運行。
6)在程序的調試過程中,需要多次調試,觀察是否還存在著其他的問題,若有其他問題存在,應立即修改。
本系統(tǒng)可用于工業(yè)、商業(yè)、超市、零售業(yè)、物流、倉儲、圖書館等需要的條形碼和二維碼等標簽制作,將PLC應用在這個系統(tǒng)中,使其具有準確控制、高速運行的特點,可滿足一體制作等要求,而且可以使其在不需要改變外部接線的情況下,通過修改其PLC控制程序就可以改變或擴充其功能,這是繼電器控制電路無法實現(xià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