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冕
摘 要:逆向教學設計是指一種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逆的教學方式,該模式從學習目的和結(jié)果出發(fā),優(yōu)先評價,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素養(yǎng),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將通過分析逆向教學設計理論,探討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運用,研究其在促進小學生進行語文深度學習中發(fā)揮的作用。
關鍵詞:逆向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 深度學習
在傳統(tǒng)教學設計中,通常是按照教材內(nèi)容進度以及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來設計教學計劃。其重心偏向于完成規(guī)定的教學內(nèi)容,缺少了實際的教學目標,使得教學實效難以有效提高。我國開展新課程改革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取得了良好的改革成效。從目前的課程改革狀況來看,課程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得到了普遍認可和關注。制定課程標準本質(zhì)上也就是設計目標教學模式,逆向教學法正是基于這一模式的一種強調(diào)目標為開端、教學為手段,重視評價的一種教學模式。我們也可以將這一模式理解為一種帶有目的的任務分析,或者重在計劃的教學指導。即在明確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的基礎上實施教學。[1]
一、逆向教學設計
逆向教學設計一般按照“明確預期學習目標”——“確定達到學習目標的評價標準”——“制定教學計劃”的步驟開展,我們再次逐步對其進行討論。[2]
1.明確預期學習目標
明確預期的學習目標就是指學生在結(jié)束這一階段的教學之后需要掌握的知識。同時這一目標是開展教學的核心和重點,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也是需要他們深入學習和理解的部分。威金斯和麥克泰強將這部分內(nèi)容分為三個層次。最外層的是需要學生掌握和熟悉的知識內(nèi)容,其重要性相對來說較弱。中間層的內(nèi)容是需要學生著重學習的內(nèi)容,是學生掌握關鍵知識需要具備的知識點。最里面的一層,則是最重要的那部分教學內(nèi)容,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并且要做到深入理解和吸收,領會其中的含義。[3]
2.確定達到學習目標的評價標準
確定達到學習目標的評價標準就是說,教師在開展教學之前要先設計評價學生的標準,用于考察學生是否滿足了學習要求,判斷學生何時達到了教學目標。依照威金斯和麥克太強的理論,依據(jù)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評價的方式也不同。對于需要深入理解和學習的內(nèi)容或者需要著重加強理解的知識點,需要通過實踐的方式來進行評價。對于只需要進行熟悉和基本掌握的內(nèi)容,則通過傳統(tǒng)的考試方式進行評價。
3.制定教學計劃
在明確了預期的學習目標,確定了達到學習目標的評價標準后,逆向教學設計的第三步就是要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讓學生開始學習知識的過程。確定需要深入學習和理解的內(nèi)容,有利于教師把握教學核心,將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對這些內(nèi)容的滲透中;確定評價方式,有利于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更加清晰準確的使用評價方式,并以此為依據(jù)制定實踐性活動;明確評價標準有利于教師快速、準確的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便于及時調(diào)整教學計劃。
二、逆向教學設計理念下的語文課堂教學
1.逆向閱讀教學
在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師應樹立新的語文觀念,對教材的使用應該發(fā)揮開拓性和整合性特點,要善于從教材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找到問題對應的答案。懂得如何通過教材中的思想來感染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感情,使學生的性格更加完善。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往往將閱讀教學看作是單純的閱讀訓練,而且訓練方式往往過于簡單化、試題化。這不僅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造成了阻礙,同時也不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長時間以來,我們將閱讀教學的重心放在概括文章大意、分段理解內(nèi)容、分析寫作特點以及應對閱讀問題上,忽略了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感受和理解。非但沒有起到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作用,反而使學生形成了不良的閱讀習慣。在逆向閱讀教學中,我們要轉(zhuǎn)變學生被動閱讀的狀況,讓學生通過主動閱讀進入更高的閱讀層次,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芭d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边@一理論完全適用于閱讀教學,逆向閱讀以讀為主,強調(diào)學生在閱讀中的感悟過程,使學生更容易把握文章的內(nèi)涵和思想,有效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逆向作文教學
逆向作文教學首先要求學生根據(jù)作文題目要求,擬定作文題目,設定一個需要表達的主體思想。確定寫作材料,并在生活中收集需要用到的寫作素材,加強作文的生活感和現(xiàn)實感。其次,學生要能夠自主的通過體驗生活,與同學進行相關體驗的交流和探討,并將這些體驗結(jié)合搜集的素材,整理成一份思路清晰的腹稿,并嘗試將其口述出來??紤]到小學生的能力問題,教師可以多選擇一些故事性和情節(jié)性較強的作文題目,便于他們記憶和創(chuàng)作。然后,教師要指出學生的問題,解答學生的疑問,幫助他們完善作文結(jié)構。最后,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來完成作文。完成后的作文應該先交由學生互相批改,在批改別人的作文時,反思自身的問題,同時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取長補短。之后再由教師對批改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評價、分析和講解。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3.逆向綜合性教學
在新課標中指出,語文教學應該注重對學生聽、說、讀、寫一體化培養(yǎng),尤其是要把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融入語文綜合學習中。在逆向?qū)W習理念下,綜合性學習首先需要學生對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歸納總結(jié),明確綜合性學習需要學習什么?怎么學?接著,學生帶著教師提出的問題,開展自主學習,對課本中的綜合性學習內(nèi)容進行了解。然后教師帶領學生將課本中搜集到的綜合性知識進行展示和交流,并對其中的疑難問題進行深入剖析,這些問題通常也正是學生需要掌握的核心教學內(nèi)容。從而達到深入學習這部分內(nèi)容的目的。
結(jié)語
綜上訴述,逆向教學設計就是以明確預期學習目標為前提,通過確定達到學習目標的評價標準,制定教學計劃的一種教學設計方式。在這一理念指導下開展小學語文教學,能夠?qū)﹂喿x教學、作文教學、綜合性教學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深入學習,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學生先學、教師后教的教學模式,逆向教學設計實現(xiàn)了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能力的培養(yǎng),是符合當今新課改教學要求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許君茹.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英語閱讀逆向教學設計研究[J].校園英語,2018(15):99-100.
[2]謝瑩.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逆向教學設計——以高中“影響生活質(zhì)量的因素”為例[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8(03):35-40.
[3]榮俊杰,閻智力.逆向教學設計及其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路徑[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7,51(12):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