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凱
摘要:“孩子”一詞,專屬父母或者長輩專用,校園里師生關系應該是平等的,不適應用“孩子”一詞來稱呼學生,應該用“同學”一詞來稱呼學生!體現(xiàn)明晰的師生關系。
關鍵詞:孩子;師生關系
校園里課堂上,不少老師總喜歡把學生稱為“孩子”,貌似很流行,很摩登,很親切,其實,我總覺得聽起來有點別扭。有些老師左一句“孩子”,右一聲“孩子們”,儼然把自己當做長輩自居,甚者有些剛走出校園不久年輕老師,也就是比五六年級的學生大這么幾歲而已,自己都沒有結婚,連孩子都沒有,也“孩子”、“孩子們叫得不亦樂乎!
在小學的校園及其課堂上,老師有必要稱呼學生為“孩子們”嗎?我個人認為是:沒有必要,而且還不太妥!可能有些老師會說,叫學生為“同學們”比較中性,體現(xiàn)不出老師的愛,叫“孩子”的話多么親切啊!貌似很有道理,可是舉個例子吧:很多學校都有一些年紀大的老師,其歲數(shù)完全可以做一些年輕老師的父輩、母輩了,如果叫他們叫這些年輕老師為“孩子”,年輕老師樂意嗎?覺得親切嗎?是不是有點吃虧的感覺?
在部隊里,不管是多大官銜的長官,哪怕是白發(fā)蒼蒼的將軍,面對十幾二十歲的新兵蛋子的時候,一句“兄弟”,多么暖人心窩啊,而絕對不會叫新兵為“孩子”。
可能還是有些老師孩子不太認為課堂上稱呼學生為“孩子”有何不妥,再舉一個例子吧,如果你們?nèi)ムl(xiāng)下走親戚或者找朋友,不知道親戚朋友住哪里,走到村口,發(fā)現(xiàn)有一群小孩在村口玩,而你走上去問:“孩子,知道XXX家住哪里?”看看,保證那些小孩子扭頭就走,理都不理你,或者還邊走邊不高興地嘮叨“誰是你的孩子???”當然,如果你這樣問:“小朋友(或者小兄弟),XXX家在哪里?”保證人家會樂呵呵地給你指路,甚至連蹦帶跳地給你帶路。所以,看出他們也知道“孩子”這個詞不太好聽,何況在課堂上呢?
在《西游記》里,每次孫悟空跟老領導唐僧斗氣的時候,坐噴氣式云彩一回到花果山,第一句話就是喊“孩子們,俺老孫回來了!”,多么盛氣凌人??!在很多影視作品中,我們也看到一些土匪頭子喜歡吆喝手下:“孩子們,上酒!”多氣魄??!看出這個詞多少帶點居高臨下的味道。
生活中,哪怕是我們的父母,平時都不會叫我們“孩子,一般都會叫我們的小名吧,當然,當父母叫我們”孩子“的時候,總有一種語重心長的感覺,甚至可能是要走的時候說的話,聽起來感覺就是很不舒服或者很不妙了。
不同場合,稱呼會有不同的要求,在校園里,學生應該一律稱呼教職工為“老師”,反之,老師應該稱呼學生為“同學”,哪怕是剛好教到自己的孩子,也不能以“兒子(女兒),你來回答這個問題!”這樣的說詞,當然,自己的兒子(女兒)在課堂上也不能“爸爸”、“媽媽”這樣的稱呼,還是要稱為老師,至于回家怎么稱呼,倒是另一回事!
“孩子”一詞,一指兒童,二稱子女,在社會生活語境中,父母長輩對“孩子”具有專屬性,公開場合的口語稱呼中,非父母通常不宜使用這種專屬性。如兒童節(jié)不會叫孩子節(jié);與老師談學生,只會說“您的學生”如何如何,而不宜稱“您的孩子”怎樣怎樣;與家長談孩子,也不會有誰說“你的兒童”。幼兒園里,也不宜叫幼兒為“孩子們”了,最適當?shù)姆Q呼是“小朋友”,教師更不適合去在課堂上使用“孩子”這一稱呼的“專屬權”。
正如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只宜相互配合,不宜、也不能互相替代一樣,“孩子”一詞一般屬于“家庭”、“父母”和長輩專用,“同學”一詞屬于校園專用詞。這兩種稱呼也不應該在神圣的課堂里被老師混淆?!昂⒆印背休d的是家庭、父母對子女的衣、食、住、行、濡的哺育,“同學”承載的是學校、教師對學生認、識、悟、達、行的教育。小學生懷揣“孩子心理”走進校門,有著“背書包上學”的無限自豪?!叭ズ⒆有睦怼鋵W生意識”是整個小學階段,教師都要清醒、自覺地履行的教育職責和課題——為學生順利認識、準確定位自己人生各個階段的社會角色奠基,要及時糾正學生的孩子心理!
因此,我認為,在校園里,對學生最好的稱呼是“同學們”,這樣才能更好體現(xiàn)彼此的師生關系!
老師,請別叫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