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一凡
一、一人有限公司概述
1.何為一人有限公司。按照傳統公司法理論的觀點,公司屬于社團法人,因此公司的股東必須是多數人。但是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一人公司橫空出世,各個國家雖然經濟發(fā)展狀況各有不同,但是大多都承認了一人公司的合法性以適應和促進中小企業(yè)的發(fā)展。
我國在2005年的《公司法》中規(guī)定了一人公司為我國法律承認的公司類型。其作為有限責任公司的一種特殊形式,雖然不具備通常意義上的公司應具有的社團屬性,但是并不影響其作為經濟實體的存在。很多對一人公司理解不夠深入的人都認為一人公司與獨資企業(yè)別無二致,其實二者之間有著非常大的差別,這也成為本文中在離婚財產分割時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根據《公司法》的規(guī)定,公司法對于一人公司的劃分是從股東的數量上進行考量,股東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同時為避免單獨股東利用便利條件侵害公司及公司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在對股東的財產明晰性上也做出了嚴格的規(guī)定,普通的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財產與公司財產是否混同需要由原告進行舉證證明,而在一人公司領域,其舉證責任則進行了倒置,可見由于一人公司的特殊性,法律也在一定程度上作了更加有利于債權人的規(guī)定。
而根據《個人獨資企業(yè)法》的規(guī)定,個人獨資企業(yè)并不具有法人資格,投資人需要以其全部財產對企業(yè)債務承擔無限責任,企業(yè)并沒有獨立于投資人的獨立人格。因此,也就不需要在財產上進行過分明晰,這也是一人公司與獨資企業(yè)重要差別之一。
2.夫妻設立一人公司與“夫妻公司”的區(qū)別。①“夫妻公司”持股比例問題。而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有限責任公司:公司內部也就只有兩名股東,并且兩名股東是夫妻關系,這就是我們俗稱的“夫妻公司”。根據公司法的相關規(guī)定,注冊有限公司時需要將各股東持股比例進行登記,有些夫妻在登記時的持股比例并不是50%與50%,而是有多有少。但是另一方面,夫妻用共同財產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無論兩人持股比例如何,只要在其婚姻存續(xù)期間內,股息紅利、公司經營收入始終是夫妻共同財產,并且在面對債權人的公司債務請求時,也只是以其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而出資額亦是夫妻共同財產所出。因此,筆者認為,無論夫妻雙方在工商部門登記的持股比例如何,并不會改變夫妻共同財產出資的實質,該公司的全部股權均應屬于夫妻二人共同持有。②“夫妻公司”與夫妻設立的一人公司的關系。既然夫妻公司在持股方面應屬共同持有,那么這種形式之下,其與夫妻一方使用夫妻共同財產設立一人公司有何區(qū)別呢?首先,從外觀上說,一人公司仍然是只有一名股東持股,而夫妻公司有兩名股東,雖然均是有限責任公司,但一人公司更為特殊;其次,在股息紅利方面,雖然夫妻公司中夫妻雙方可能持股比例不同,但是根據婚姻法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夫妻雙方各自取得的股息紅利均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同樣,一人公司中雖然只有夫妻一方持股,但是取得的收入仍然是夫妻共有;再其次,在離婚分割方面,根據前面的分析可知,雖然法律上沒有專門針對夫妻公司股權分割的相關規(guī)定,但是其在本質上與一人公司的分割方式基本一致。
二、夫妻一方持股的股權分割問題的理論基礎
1.股權與共同財產出資。在前面的分析中,我們始終都在圍繞夫妻持股或者夫妻一方持股,但是無論是哪種方式,其都是用夫妻共同財產進行的投資行為,那么夫妻共同財產作為出資與之后的股權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
在實踐中,投資人向公司繳納出資,并履行登記手續(xù)后,成為公司股東,因而可以說研究出資對我們股權分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1995年《公司法》中并未規(guī)定股權,而是采用了“轉讓出資額”這樣的概念。由于當時立法技術的局限性,公司法中已經采用了出資這一概念,因而在隨后的《婚姻法解釋二》中最高人民法院為了法律的術語的一致性也沿用了公司法中“出資”、“轉讓出資”等概念。這些概念在今天看來雖然不是非常嚴謹,但是并不影響我們進一步理解法律條文背后的含義,甚至可以為我們后面的研究產生很大的啟示,特別是在婚姻法領域,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與后續(xù)的股權分割問題研究。
在有限公司中,無論是夫妻一方持股還是雙方持股,最開始一定是要向公司繳納出資。很多人認為如果使用夫妻共同財產繳納出資,那么夫妻雙方就會自然而然的成為公司股東。但是現代公司法理論之下的公司與合伙企業(yè)最大的不同就是公司有著獨立的人格,公司并不是股東意志在有限公司當中的體現。并且,公司法要求公司財產與股東財產區(qū)分明晰,股東只在其出資范圍內對公司負擔有限責任,因此當股東向公司繳納出資后,出資額即為公司所有,而不再是股東財產的一部分,也就是出資額再不歸股東所有。那么回歸到婚姻法領域,夫妻一方用共同財產繳納出資,出資額雖來自于共同財產,但是一旦繳納完畢就成為了公司財產,不屬于股東個人所有,也就不再是夫妻共同財產。
2.離婚時股權是否具有可分性。股東出資后獲得了有限公司的股權,股權因其內容豐富一直是法學界研究的重點。我們都知道,股權分為自益權與共益權,自益權主要指的是股東為了自己的利益所行使的權利,主要為財產性權利,比如剩余財產分配請求權、盈余分配請求權等;而共益權是指為了公司的利益但同時也是為自己利益所行使的權利,主要在公司決策、監(jiān)督方面的權利,例如重大決策權、選擇管理者權等。由于我國公司制度仍不是十分完善以及股東文化的缺失,使得大部分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目光并不會在共益權方面有太大的停留,基本上聚焦于自益權中的財產性權利部分,財產性權利因與夫妻共同財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向來是婚姻法領域在規(guī)制離婚財產分割問題時關注的重點問題。
在夫妻一方使用夫妻共同財產出資成為股東后,其個人成為了有限公司的股東,享有法律規(guī)定的股東的各項權利,與此同時,其配偶雖然也相當于向該公司繳納了出資,但是卻并不具有股東身份。在法律上與隱名股東又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事先簽訂的代持協議使得隱名股東的權益有著相對穩(wěn)妥的法律保障,但是夫妻一方持股卻與之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通常夫妻之間顯然不會簽訂股權協議,同時未持股配偶既無法行使股東的權利,又要擔負著投資失敗的風險。因此,在離婚財產分割的過程中,很多的配偶均主張對有限公司股權進行分割,大部分地區(qū)法院的判例支持了配偶的請求。但是在學術界,夫妻共同財產出資形成了股權之后是否仍然可以算作夫妻共同財產,在共同財產分割的時候可否將股權一并分割卻引起了極大的爭議,甚至有些法院在審判時回避這一問題,而爭議的根源就在于股權本身是否具有可分割性,在這一問題上存在肯定說與否定說。
否定說認為股權與股權收益不能等同,夫妻可以分割股權收益,但不能分割股權,因為股權除了財產價值之外還具有一些其他的價值。并且在有限公司當中,人合性是不能忽視的一個問題,股權背后是這一股東與其他股東人合性的一種體現。因此,在離婚過程中,股權不能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但可以分割股權收益。
肯定主張說的則是當前大多數法院的判決觀點,即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出資,夫妻雙方是財產的共有人,因此在有限公司內非持股的一方也向公司履行了出資義務,也是實際的出資人,雖在婚姻存續(xù)期間內未進行股東登記,但在離婚時也有需要保護的財產性利益。因此,在離婚時可以主張將配偶股權進行分割。
在這一問題上,筆者認為應當分情況來看。有限責任公司是資合性與人合性的統一,但是其本身就有例外情況——一人公司與夫妻公司,這兩種類型均突破了有限公司人合性與資合性的特點,同時這兩者形式中均無其他股東的利益需要兼顧。因此筆者認為在離婚財產分割問題上也可以設置特殊的情形:對于一人公司和夫妻公司的離婚股權分割上采用肯定說,即配偶可以主張將股權進行分割,在不損害債權人利益與公司利益的情況下保護配偶的財產權益;而在其他的有限責任公司中秉持否定說,這樣既可以保持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不被破壞,同時也可以兼顧婚姻法對于婚姻財產利益的保護,雖不直接分割股權,但可以給予未持股配偶其他形式的財產補償。
三、一人公司股權分割的操作路徑
由于一人公司只有一名股東,不設置股東會,在股權分割時不存在考慮其他股東優(yōu)先權的問題,因此除根據《婚姻法解釋(二)補充規(guī)定》第十六條的規(guī)定外,也可以參考最相類似的夫妻一方用夫妻共同財產設立個人獨資企業(yè)離婚時財產分割的規(guī)定,也就是第十八條進行處理。因此在離婚時夫妻雙方可以先就股權分割事宜達成協議,在不損害公司及債權人利益的情況下按照協議內容進行分割。如果夫妻之間無法達成協議,則按照公司法關于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相關規(guī)定及法理進行處理:夫妻一方主張取得該一人公司股權,另一方無異議的,對公司資產進行評估后,由取得公司股權一方給予另一方相應的經濟補償;雙方均主張取得股權且排斥另一方的,在雙方公平競價的基礎上,由取得股權的一方給予另一方相應的經濟補償;雙方均主張取得股權且不排斥另一方取得的,雙方可以共同成為公司股東,從而一人公司變更為普通有限責任公司;雙方均不愿取得股權成為股東,使得公司無法繼續(xù)經營的,按照《公司法》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對公司資產進行清算,清算后的資產由夫妻雙方進行分割,并注銷公司。
在夫妻公司問題上,由于其在股權分割問題上與一人公司極為類似,我們也可以參照一人公司的操作方法,只是存在一種特殊情形,即夫妻雙方可以將雙方股權進行分割后成為分立為兩個一人公司,公司的債權債務問題按照有限公司分立的規(guī)定即可。
(作者單位:云南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