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 ,牟長軍 ,劉士旗 ,李廣信
(1.微山縣漁業(yè)綜合管理委員會,山東 濟寧 277600;2.微山縣南四湖漁業(yè)有限公司,山東 濟寧 277600)
寬體金線蛭(Whitmania pigra Whitman)隸屬于環(huán)節(jié)動物門(Annelida),蛭綱(Hirudinea),真蛭亞綱(Euhirdnea),無吻蛭目(Arhynchobdellida),醫(yī)蛭形亞目(Hirudiniformes),黃蛭科(Haemopdae),金線蛭屬(Whitmania)。寬體金線蛭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藥材,具有破血、逐瘀、通經(jīng)的作用。在水蛭的不斷開發(fā)中,利用水蛭進行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效果有了顯著的提高,醫(yī)藥市場上寬體金線蛭產(chǎn)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隨著水蛭市場需求量的不斷增大,水蛭的供應量不能滿足市場需要。現(xiàn)階段主要限制水蛭供應的原因為水蛭的養(yǎng)殖技術不夠成熟,生產(chǎn)規(guī)模較小。因此,養(yǎng)殖成為現(xiàn)今寬體金線蛭的研究熱點之一。該試驗對寬體金線蛭餌料及溫度進行了研究,選出最適合寬體金線蛭生長的餌料及溫度,為寬體金線蛭規(guī)模化繁育及養(yǎng)殖技術研究提供參考依據(jù)。
試驗用的寬體金線蛭苗種來源于自繁自育,選擇同一批苗種,從中挑選規(guī)格整齊,體色正常,體表無損傷的水蛭青年苗進行試驗,并放入60 cm×60 cm×50 cm網(wǎng)箱中培養(yǎng),網(wǎng)箱上口向內折,防止水蛭逃出網(wǎng)箱。試驗用的餌料為圓田螺Cipangopaludina、方形環(huán)棱螺Bellamya quadrata、椎實螺Lymnaeidael、背角無齒蚌Anodonta woodiana。背角無齒蚌、椎實螺來自公司池塘,圓田螺、方形環(huán)棱螺購買于蔣集碼頭。餌料在車間暫養(yǎng)一周以上備用。
1.2.1 餌料試驗 分別選取體質量為3 g左右體格健壯,表面無傷痕的寬體金線蛭作為試驗用水蛭。設計4組餌料,分別為圓田螺單喂組(A組),方形環(huán)棱螺單喂組(B組),椎實螺單喂組(C組)和背角無齒蚌單喂組(D組),每組設 3個重復,每個網(wǎng)箱寬體金線蛭數(shù)量為100尾。每天下午投喂1次餌料,早上8點清理剩余餌料,試驗期間水溫為自然水溫22~26℃ ,每2 d換水1次,一周徹底換水 1次;試驗周期為30 d。
1.2.2 溫度試驗設計 試驗在泡沫箱中進行,泡沫箱內設網(wǎng)箱,網(wǎng)箱上口向內折,防止寬體金線蛭逃出,水位高度為 30 cm,用加熱棒進行控溫,設置不同的溫度六組:22、24、26、28、30、32 ℃,每一組均設3個平行組,試驗過程中,溫度變化不超過1℃。采用逐步升溫的方法進行升溫,在不影響寬體金線蛭生長的情況下,盡快加到試驗溫度,加溫過程中,及時觀察寬體金線蛭的活動情況。用軟毛刷向每箱移入仔蛭各100條,每組平均體重約為2 g/尾,試驗時間為30 d,試驗結束后,測量各組平均體質量及成活率。
日增量(DI)=(末體質量-初始體質量)/試驗周期;
增重率(WGR)=(末體質量-初始體質量)/初始體重×100%;
存活率(SR)=試驗結束時剩余條數(shù)/投放條數(shù)×100%。
采用Excel和SPSS16.0軟件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試驗數(shù)據(jù)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
由圖1可知,投喂圓田螺、方形環(huán)棱螺、椎實螺的寬體金線蛭在30 d生長期內的生長呈逐漸上升的趨勢,投喂椎實螺的寬體金線蛭的生長速度最快,30 d由3.07 g增長到8.03 g,投喂方形環(huán)棱螺的寬體金線蛭在10 d內的生長速度與投喂椎實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0 d以后的生長速度較投喂椎實螺的寬體金線蛭的生長速度慢,且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投喂背角無齒蚌的寬體金線蛭的生長速度最慢,并達到了負增長,30 d體質量下降為2.41 g。
圖1 不同餌料下寬體金線蛭仔蛭生長差異
由表1可以看出,投喂圓田螺、方形環(huán)棱螺、椎實螺、背角無齒蚌的寬體金線蛭日增量及成活率均有不同變化,投喂椎實螺的寬體金線蛭日增量最大,達0.165 g,成活率最高,達94.67 g,投喂方形環(huán)棱螺的寬體金線蛭日增量其次,但與投喂椎實螺組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日增長量達 0.16 g,成活率達88%。投喂圓田螺的寬體金線蛭的生長速度略慢,與投喂方形環(huán)棱螺和投喂椎實螺的寬體金線蛭日增量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日增量為0.13 g,成活率僅為73%。而投喂背角無齒蚌的寬體金線蛭日增量為負值,且成活率最低。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溫度下寬體金線蛭生長情況不同,且有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溫度在22~26℃時,寬體金線蛭生長速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當溫度高于26℃時,寬體金線蛭的生長速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當溫度在26℃時,寬體金線蛭的生長速度最快,日增量達到0.099 g,增重率達286%,且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當溫度達到32℃時,生長較慢,遠低于其他組的生長速度,日增量僅為0.05 g,增重率僅為148%。不同水溫下,寬體金線蛭的成活率有一定的差異,但水溫在22~28℃,成活率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均超過80%,而水溫高于30℃后,成活率明顯降低,且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不同餌料下寬體金線蛭特定增長率及成活率的影響
表2 溫度對寬體金線蛭生長、攝食、存活的影響
寬體金線蛭餌料主要為軟體動物體液,部分報道寬體金線蛭餌料有圓田螺、方形環(huán)棱螺、福壽螺和背角無齒蚌,也攝食植物碎屑、有機質、微生物、蠕蟲和水蚯蚓等[1]。Electricwala[2]認為輪蟲營養(yǎng)價值高,適宜作仔蛭的補充餌料,鮮活圓田螺體液充足是仔蛭的主要餌料。本試驗的結果發(fā)現(xiàn)方形環(huán)棱螺和椎實螺均可作為寬體金線蛭的餌料,其與圓田螺和背角無齒蚌相比,生長速度快,成活率高。而背角無齒蚌不適合作為寬體金線蛭的餌料,這與林小青的研究結果一致,這可能因為背角無齒蚌為雙殼類軟體動物,寬體金線蛭從背角無齒蚌中吸取汁液比較困難,導致體重明顯下降[3]。在實際生產(chǎn)中,由于椎實螺價格比方形環(huán)棱螺價格高出4~5倍,考慮到經(jīng)濟效益,最適合用于生產(chǎn)的餌料為方形環(huán)棱螺,以而椎實螺可作為補充餌料,當方形環(huán)棱螺和椎實螺均缺乏的條件下,可暫時將圓田螺作為替代餌料。
寬體金線蛭作為變溫動物,水溫通過影響新陳代謝速度及生理活動,來影響蛋白合成,進而影響其生長、攝食、存活情況[4-5]。部分研究結果表明,寬體金線蛭的適宜生長水溫為15~30℃,在溫度較低的條件下生長緩慢,低于10℃時進入休眠狀態(tài),高于34℃時停止攝食[6-9]。在水生動物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隨著溫度的不斷升高,代謝率不斷加快,而達到某一溫度后,代謝率不增反降[10],這與本試驗的研究結果相同。本試驗的研究結果顯示溫度在22~32℃時,寬體金線蛭的體重、日增量及增重率均呈先增后減的趨勢,且當水溫在26℃時,寬體金線蛭體重、日增量及增重率均達到最大值,這與王宣朋和史紅專[11-12]的研究結果一致。當水溫在22~28℃,寬體金線蛭成活率相差不大,當水溫高于30℃,寬體金線蛭成活率開始降低,當達到32℃,寬體金線蛭成活率急劇下降,這與史紅專[11,13]研究結果有一定差異,但與盧昱希研究結果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