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楠
(鐵道黨校科研所,北京 100088)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一重大的政治判斷,在報告中對新時代各個行業(yè)、各個領域都有著明確的要求和具體的部署。其中,黨的十九大報告針對鐵路行業(yè)也有著明確安排,提出要加強鐵路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提出了要建設“交通強國”的宏偉目標。中央號召,中國鐵路就要有行動,正是基于這樣的戰(zhàn)略部署,鐵路邁出了一系列改革創(chuàng)新的步伐,智能鐵路作為其中的重要代表,成為中國鐵路當今全力打造的一項重點工程。
智能鐵路的建設是當今世界鐵路科技發(fā)展的趨勢,隨著現代信息技術與鐵路產業(yè)的深度融合,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成熟,中國和世界各國鐵路都將目光牢牢鎖定在了智能鐵路這一代表著未來鐵路發(fā)展方向的技術領域。而如此廣泛的認可和巨大的發(fā)展契機來自這樣一個世界形勢日新月異而鐵路新技術又蓄勢待發(fā)的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黨和國家發(fā)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對于鐵路事業(yè)來說,進入新時代的這五年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展現出了嶄新的面貌??梢哉f,在新時代中國鐵路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比如在鐵路建設、科技創(chuàng)新、改革發(fā)展、服務經營以及鐵路“走出去”等方面都成果突出,卓有成績,這也為中國鐵路進一步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這樣的高起點上,中國鐵路同樣需要居安思危,作為交通綜合運輸體系的骨干[1],以此為動力,樹立起前行的新標桿,這也為智能鐵路的設計與研制營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提供了豐沃的土壤。
從歷史的維度來看,鐵路發(fā)展的歷史規(guī)律,也揭示了鐵路將會迎來新的更大發(fā)展的邏輯。工業(yè)革命時期,作為工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標志,鐵路的誕生使得人類文明取得了開拓性的進步。從蒸汽機車到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再到重載鐵路、高速鐵路,每一項鐵路技術的革新都與當時人民出行需求的提升、大宗貨物運量需求的激增、人民時間成本的上升等時代特征緊緊呼應。如今,人們又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的是技術革新層出不窮,產業(yè)變革正在到來;經濟中心已悄然由西方世界轉移到以亞洲為中心的新時代,鐵路也必然要再次吹響沖鋒的號角,這正是對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順應與對當今時代背景的準確把握。
在時代的大背景下發(fā)展智能鐵路已然勢在必行,而智能鐵路的打造不僅要注重對于新興高科技與傳統樸素鐵路的融合,形成硬件上的改造升級,更應將重心側重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鐵路所應滿足的經濟社會需求上,并以問題導向方式回答智能鐵路所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確保高鐵和旅客安全是中國鐵路在運輸生產中所奉行的最基本原則,也是鐵路客運所要實現的首要目標,可以說安全對于鐵路運輸來說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和底線。作為現代新技術在鐵路領域集成綜合性應用的智能鐵路,則更是以確保安全萬無一失為基本前提。將安全作為智能化運輸最優(yōu)先級任務目標的樹立,不但體現鐵路在貫徹黨和國家對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的意識和決心,也展現出智能鐵路作為當今先進的鐵路運輸系統應呈現出的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
智能鐵路與過往的鐵路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其智能化特點,智能化與鐵路運輸的有機融合所帶來的變化不只是完善改進,還是革命性的變革,其宗旨是為鐵路乘客更好服務為目標導向的,智能鐵路最直接的體驗者和最佳的評判者便是旅客。面對著乘客期待的更加方便、快捷、舒適、溫馨的出行愿景[2],智能鐵路致力于打造全新的飽含科技性的硬件設施設備,構建以人為本、深入了解并細致服務于旅客的軟件系統,運用物聯網、移動通信、智能感知、異構數據融合等技術讓旅客出行需求得到充分滿足。
智能鐵路在為鐵路企業(yè)“開源節(jié)流”方面將會起到不可估量的影響。中國鐵路如今已經走進市場,鮮明的企業(yè)屬性決定著其必然要認真考慮到經濟效益因素。智能鐵路對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廣泛而深入應用,將會理論上獲取鐵路運輸組織計劃的“最優(yōu)解”,得到鐵路設備設施維修維護的“最佳時間點”,以及降低在運輸過程中產生的能耗,提升鐵路企業(yè)的經濟效益[3]。同時,鐵路運輸組織的最優(yōu)化不但帶來運輸能耗的降低,還將帶來對污染物排放的急劇減少,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zhàn),建設美麗中國做出鐵路的貢獻。
智能鐵路是孕育于新時代的展示著未來交通運輸模式的最新前沿技術,同時也是與時俱進,符合時代背景,解決當今社會經濟難題的新一代成體系的鐵路運輸解決方案。因此,智能鐵路的發(fā)展必然對國家強盛、對鐵路行業(yè)的振興、對鐵路企業(yè)的發(fā)展都起著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中國高鐵在當前已然成為國家一張亮麗的外交名片,從過去的“兵乓外交”“熊貓外交”再到“高鐵外交”,可以看到中國鐵路的高速發(fā)展也為國家的繁榮發(fā)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智能鐵路作為中國鐵路最新的探索方向,也處在世界鐵路技術領域的前沿,借助冬奧會等為世界矚目的大型盛會的“東風”,可以有效地向全世界展示當今中國形象,展現出我國在新時代正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強健步伐。
當今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從物質文化的需要,到美好生活的需要,這樣的變化使得鐵路在提供運輸供給方面必然也要作出與之相適應的改變。智能鐵路的發(fā)展就是旨在于充分滿足人們對于美好旅程的向往、對于更快速便捷旅行的期待以及對于更溫馨、更人性化服務的熱烈企盼。
中國鐵路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chuàng)新”的模式實現了快速發(fā)展和技術趕超,如今中國鐵路正位于“世界列車火車頭”的位置,已經沒有更多可以向他國借鑒的成熟經驗了。因此必須改變發(fā)展思路,不能坐享其成,必須要堅定不移地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上下功夫。智能鐵路作為世界鐵路未來發(fā)展的趨勢,也是中國鐵路想要長期保持“領跑”地位所選擇的必然途徑。
智能鐵路是中國鐵路在新時代打造的一項展現時代風貌的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它的總體設計不僅僅是與人民的期待和國家的需要相契合,更會在今后的發(fā)展中緊隨時代步伐不斷完善創(chuàng)新。智能鐵路的打造目標和發(fā)展進程讓我們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將來,鐵路旅客將會乘坐到的是一列列如家一般舒適溫馨的智能列車,體驗到的是一趟趟從心所欲的智能化美好旅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