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學 650504)
民國室內風情結合中外,在繼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之上,受西方建筑思潮的影響,大膽探索了中國新民族形式的藝術,融入時代特點,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民國風格。民國時期的獨特歷史狀況導致了民國時期的室內設計成了時尚與情調的匯聚,人文與地域的碰撞。那種獨具風情的小資情調與時尚裝飾成了千萬人的最愛。其室內裝飾特點可歸納為以洋為主、以中為輔和以中為主、以洋為輔兩大類。用其獨特的裝飾風格進行制工藝制作和運用材料,為中國傳統(tǒng)雕花帶來一股清新之氣,而到了家具與室內陳設品方面,使歐化色彩更加濃重。
民國時期為20世紀上半葉,此時世界動蕩不安,以工農、知識分子為代表的中國無產階級先于中國資產階級誕生于19世紀四五十年代。而20世紀初,西方資本主義發(fā)展勢頭迅猛,這股浪潮也蔓延至中國,革命運動如火如荼,此時中國資產階級誕生了。
在文化思潮上,以新文化運動以及“五四”運動為高潮,中國開始主動地接受外來文化,西方也已經誕生了現代主義運動,這對傳統(tǒng)建筑的發(fā)展產生了極大的刺激。19世紀末,清政府就以派遣留學生出洋,而后留洋學生更是日益增多,幾年之后這些中國留學生大多都回國成為了中國各行業(yè)的主導力量。
在建筑裝飾藝術的技術方面,民國之初,西方已經誕生了現代主義運動,在新型的建筑室內裝飾材料、手法、技術等方面站在世界領先水平,而中國,傳統(tǒng)的木構架建筑及大量木質家具等由盛轉衰,即將走到了盡頭,面臨著迷茫的轉型期,如何將先進的西方設計運用于國內的裝飾藝術之中,如何使國內的傳統(tǒng)裝飾藝術再生與發(fā)展,成為了各行設計師的首要解決問題。
室內空間的裝飾藝術較建筑的裝飾藝術而言,更為豐富,同時要求也更苛刻,在裝飾的同時,更需合理的空間分布、人性化設計、陳設藝術品的設計,但也在這些紛雜的方方面面體現著民國風情的室內設計魅力,既有保留了的傳統(tǒng)建筑室內韻味,又有著濃郁西洋的古典風格。其室內裝飾風格已經獨具一格,在裝飾裝修的效果方面更加注重了新材料、新元素的應用。如蔣氏書房,至今保存完好,在室內裝飾藝術上,丟棄了傳統(tǒng)的繁雜的木質鏤花裝飾,采用現代的簡約裝飾墻面,大氣的開窗形式,與絨布軟裝的應用,打造了低調卻不失檔次的室內辦公環(huán)境,而墻面有著典型的西式壁爐,金屬材質的應用于室內陳設藝術品之中。
室內設計藝術并不單單旨在墻面地面天花的處理,室內家具與陳設品的選擇與布置是室內裝飾中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在某種角度上來說,家具與陳設藝術品是民國時期人們的生活方式的體現,但也是其藝術生活品味的審美體現,更是整個室內裝飾空間中的重要藝術魅力角色。
一些民國時期的室內已采用了現代家具,如沙發(fā)、辦公桌、歐式床等,室內家具的布置也不再守著陳規(guī)墨矩,擺放隨著空間的合理化應用,較傳統(tǒng)的室內有了很大的改善與提高。室內陳設品類繁多,既有傳統(tǒng)的陶瓷、漆器,又有西洋的擺鐘、電器、壁爐等等,也可以說是中西結合的另一種表現形態(tài)。
民國家具是發(fā)展于民國時期,中西結合,洋為中用的新派家具風格,而在其中,最具代表性則是海派家具,俗稱上海老家具。所謂海派家具,一般情況下專指民國時期在上海等地制作的仿西洋古典式樣的家具。主要是指代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上海出現和生產的西式、以及中西合璧的家具,也包括泊來的西洋家具,二三十年代的摩登家具,三四十年代的ArtDeco風格的家具。除了家具方面,在具體的陳設藝術品方面,也體現其室內裝飾藝術的特點。燈具、西洋擺件成為了這個時代的藝術代表,于各處體現著當時的藝術審美與品位。
燈作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僅承載著我們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同時也是社會經濟的縮影;不僅體現了民間濃厚的傳統(tǒng)造物精神,同時也體現了燈具中蘊含的功能性和審美性的統(tǒng)一。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也愈發(fā)注重它的審美性。民間燈具中實用與審美功能的完美結合,近代民間燈具各式各樣,令人目不暇接,僅僅油燈就有普通的黑釉把手燈,"高燈下亮"的支柱式燈,有省油作用的長嘴瓷燈和造型獨特的省油燈,有燈碟、燈碗、手燈,還有奇異的面燈,也有憨態(tài)各異的人物、動物油燈;而燭臺的造型各異,有白釉塔式蓮花燭臺,有外形象鼓的藍釉鼓形燭臺,有雕刻不求細節(jié)的立獅磚石燭臺等等。這里的每一件燈具都充分體現了實用性與審美性的統(tǒng)一。而在民國時期的大時代影響下,燈具在造型上慢慢發(fā)生變化的同時,也在材質上有所突破,大量的金屬材料與玻璃材料的應用,使得燈具的質感與外形得到了更大的提升,成為了那個時代的裝飾藝術的精華與代表作。
民國時期的裝飾藝術帶給后人的不僅僅是建筑或者室內裝飾形式或者某些單一的時代裝飾元素,而是要其深層次學習藝術方面的方法,繼承其裝飾藝術在設計中的理念及靈魂。
在民國時期的裝飾藝術中,可以清晰明了地看到中國傳統(tǒng)裝飾的理念的運用,證明了其對中國傳統(tǒng)裝飾藝術的肯定與愿推其發(fā)展心態(tài)。在民國時期的裝飾藝術上,它迎合了那個時代的人們的審美,在各個方面肯定了中國的傳統(tǒng)裝飾手法與應用,也體現著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底蘊以及獨特魅力。
而裝飾藝術是不能封閉的發(fā)展著的,所以必須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嘗試,而當時的西方建筑裝飾藝術就是外界的影響因素。民國時期的裝飾藝術帶來了新的理念,找尋兩種不同藝術文化的結合點,進藝術融合。將民族文化特色通過裝飾藝術品體現出來,創(chuàng)造多樣性裝飾藝術手法,豐富建筑裝飾的樣式與元素。
民國風情的折中與中西結合的理念也預示著我們需要不斷地找尋突破,在各方面找尋新手法、新材料、新的藝術理念去打造室內空間。民國時期的裝飾藝術帶來了新的設計理念,找尋兩種不同藝術文化的結合點,進藝術融合,更需一定本民族地域人文特色,而擁有地域文化的支撐的裝飾藝術才是擁有蓬勃生命力的藝術,才能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