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 066000)
對于任何一座城市而言,博物館的建設程度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該城市的文化底蘊,同時亦能夠鮮明地展現(xiàn)出該城市的文明進程。從博物館自身的職能來看,其承擔著藏品的儲存、展覽以及對館藏藏品展開研究的一系列功能,特別是通過博物館豐富的館藏資源,亦能夠對社會公眾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從博物館的布展活動來看,按照布展周期的長短,可以將之屆分為基本陳列和臨時展覽。前者意味著博物館應當形成規(guī)范的館藏藏品陳列模式,后者通常是博物館為了突出和宣傳某一文化主題而開展的特定展覽活動。在兩種展覽方式所具備的效用來看,依托基本陳列的方式,將讓博物館在社會民眾心目之中的影響力水平不斷攀升,同時亦能夠讓社會民眾對博物館更為依賴,而依托臨時展覽的方式,能夠促進不同博物館之間實現(xiàn)良好的互動與交流,從而為博物館實現(xiàn)良性運營提供較好的經(jīng)驗。而且,博物館通過對館藏藏品的臨時展覽,亦將讓從業(yè)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職業(yè)能力在參與臨時展覽的過程之中得到有效地鍛煉和提高。有鑒于此,各地博物館應當積極思考如何能夠打造更為成功、受益面更為廣泛的臨時展覽活動,以便藉此實現(xiàn)對社會民眾精神文化生活的滿足。
從博物館運營的角度來看,通過臨時展覽活動,將實現(xiàn)對基本陳列活動的有效補充。如在實踐當中,考慮到部分藏品的收藏價值以及研究價值較高,因而博物館不會將之列入到基本陳列的藏品范疇之中。而當博物館舉辦臨時展覽活動時,為了達到充分吸引社會民眾的目的,便會將以往那些不會被列入到基本陳列范疇之中的藏品作為展出內容,由此將確保博物館的臨時展覽活動能夠有效地吸引社會民眾前來到館參觀。此外,對于到館品鑒過博物館基本陳列的民眾而言,因為其已經(jīng)有過參觀和品鑒的經(jīng)驗,如此便會使得博物館基本陳列活動對其而言不再具有較強的吸引力,這樣一來,隨著到館參觀人群數(shù)量的增加,后續(xù)來館參觀和品鑒的人群數(shù)量將只能由未曾到館的民眾來填充,而有過參觀經(jīng)歷的民眾則少有再次前來到館參觀和品鑒的愿望。通過臨時展覽活動的開展,將使博物館對于社會民眾,無論是以往參觀和品鑒過的人群,還是未曾到館的人群,均產(chǎn)生吸引力。
從布展的形式來看,作為博物館的臨時展覽活動而言,其同基本陳列活動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此種差異具體表現(xiàn)為:基本陳列通常要嚴格遵循布展主題的要求,而臨時展覽活動則不受此種限制,因此,臨時展覽活動的包容面更廣,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在當前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之下,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極其頻繁,因此,作為國內各地的博物館而言,不能對這一切熟視無睹,而是應當踴躍地參與到文化交流之中。如博物館應當注重同其它地區(qū)或者是域外國家博物館的充分交流,在交流過程之中,建立合作關系的博物館可以依托舉辦臨時展覽活動的方式,將展品進行交換,以此來提升本館的影響力。
既然臨時展覽具有如此強大且多元的功能,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做好臨時展覽的組織與實施工作呢?
做好博物館的臨時展覽,有很多種途徑,也有很多的工作原則和注意事項。結合我館的實際工作情況,筆者認為,對于臨時展覽,博物館方面應該進行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與浸染,強化臨時展覽硬件設施配置,加強對展覽活動的設計,強化與其他單位的協(xié)調與合作,優(yōu)化臨時展覽的內容與形式,注重對臨時展覽活動的創(chuàng)新,打造博物館臨時展覽的品牌,做好臨時展覽的文物安全工作,保證博物館正常運行。下面我們將分別就以下幾點對如何做好臨時展覽進行研究。
作為博物館而言,應當依托各類活動達成對社會民眾進行傳統(tǒng)文化滲透的目的,以便使社會民眾在到館參觀的過程之中對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產(chǎn)生由衷的贊嘆和由衷的自豪,進而強化其民族自信心。之所以部分博物館在組織和舉辦臨時展覽時常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究其原因在于,這些博物館未能意識到傳統(tǒng)節(jié)慶日完全可以成為舉辦臨時展覽活動所依賴的素材,同時,這些有著鮮明民族文化烙印的傳統(tǒng)節(jié)慶日,亦是博物館實現(xiàn)對社會民眾進行愛國主義宣傳教育的完美契機。如各地博物館在設計臨時展覽活動主題時,可以選擇重陽節(jié)、七夕節(jié)、端午節(jié)等,通過將這些節(jié)日設定為展覽活動的主題,再完成相關的布展活動,將讓每一個到館參觀的民眾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浸染和熏陶。
硬件設備適宜不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根據(jù)陳列設計者的思想,合理的布局、合理陳列。
臨時展覽都是短期的展覽,雖然展覽時間短,但是臨時展覽對于硬件的設置與配置是有一定要求的,每次臨時展覽都需要更換展陳設施,長此以往還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因此,我們應該基于長遠角度來考慮,強化臨時展覽的硬件設施配置,比如,展廳、展柜、燈光、溫度、濕度、安防等,這些硬件設施需要達標,要能夠盡可能多地滿足各種不同的臨時展覽。有條件的博物館可以設置臨時展廳。臨時展廳既要充分考慮到滿足于不同類別的展覽需要,例如字畫展、器物展、圖片展等,又要考慮便于布展、撤展、換展等功能性需求,要簡捷美觀,實用方便,造價較低,布展的空間大、展示空間靈活。
在臨時展覽的燈具選擇上,要注意考慮光照效果如何避免自然光的影響。比如,很多臨時展廳都設計為全封閉玻璃幕墻,避免自然光影響光照效果與紫外線照射,展柜與燈光分離,便于燈光單獨維護與燈具的散熱。鑒于展廳高度,主要選用射燈和熒光燈,軌道射燈可運用于場景、高位垂直展板和大型展品雕塑,熒光燈主要用于展廳頂部、通柜、壁龕和相應需要補光的位置。
此外,在展板的選擇上,可以選擇造價低的輕型的KT板噴繪材料用大頭針或漁線固定。
各地博物館在舉辦臨時展覽活動時,不能像基本陳列那樣,簡單地將展覽活動中的相關展品布置到展柜或者展出臺中便視為完成了布展工作,而是應當將各類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應用到臨時展覽活動之中,如在博物館大廳安放LED液晶顯示屏等,這樣,將讓每一個到館參觀的民眾感受到臨時展覽活動所帶給其的立體化“聲、光、色”體驗。同時,博物館還應當充分利用好自身的場館空間,依托對布展區(qū)域的合理設計和規(guī)劃,讓展品獲得更為充分的展示契機。此外,博物館還應當依托對臨時展覽活動主題的把握,在展館中營造出同臨時展覽活動主題相匹配的氛圍,以此來強化臨時展覽活動的感染力。
在引進臨時展覽方面,中小型博物館可以“舍遠求近”。此類型博物館由于地理位置、資金、人員、基礎設施等條件的限制,很難舉辦或引入較高水平的臨時展覽。面對此種境況,在博物館發(fā)展初期或是困難時期引入政府、社會團體的展覽,不失為豐富博物館陳展內容的一個好方法。此類展覽周期短,展覽內容和展覽形式相對簡單,博物館作為承辦或是協(xié)辦單位,前期投入少。甚至一些展覽只用提供場地及配合宣傳,從而彌補了博物館在資金、人員方面的不足。為了豐富和優(yōu)化臨時展覽的內容與形式,使參觀者能夠獲得更多的參觀體驗,我們應該積極與其他單位進行協(xié)調合作,爭取更大的支持。比如,為了重溫民國風情,我館舉辦了臨時展覽“舊年風物——民國時期民俗器物展”,本展得到了河北省博物館院和山海關歷史博物館的鼎力支持,共計展出民國時期文物百余件,分作“居家安穩(wěn)長相依(家居)、春風吹到讀書窗(書房)、市井喧嘩百貨通(市井)、良工巧妙稱絕群(休閑)、舌尖記憶最鄉(xiāng)愁(飲食)”5個部分。此次展覽為期46天,參觀人數(shù)2000余人,其中未成年人556人。展示陳列部完成了本次展覽的策劃,施工布展,宣傳及文物上展及撤展工作。
又如,我館所舉辦的臨時展覽“椽檐集珍——戰(zhàn)國秦漢瓦當展”。此次展覽自2018年4月26日至6月8日,展期43天。參觀人數(shù)3588人。在此次展覽籌備中,展覽部積極與古陶博物館及設計單位多次共同協(xié)調,確保展覽內容與形式設計的和諧統(tǒng)一。展覽依托此次展覽文物,提取四大神獸作為展覽的亮點,反映燕趙大地上秦漢瓦當?shù)臍v史變遷。展覽分為四個部分,每個時期的瓦當不同的紋飾都代表了當時朝代的興衰,相對應的布景房檐上的瓦當也是和歷史時期相對應。
各地博物館在舉辦臨時展覽活動時,不應當墨守成規(guī),而是應當敢于創(chuàng)新,將各類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應用于臨時展覽活動之中,以此來使每一個到館民眾獲得優(yōu)異的感官體驗,這樣也將確保了社會民眾對于博物館所組織和舉辦的臨時展覽活動充滿了興趣和期待。
博物館臨時展覽是博物館文化宣傳的重要手段,辦好臨時展覽,有助于打造品牌,形成品牌化。為此,我館結合重大紀念活動和社會熱點,認真策劃和組織協(xié)調,提高辦展水平。在2018年,我館推出了“舊年風物——民國時期民俗器物展”、“椽檐集珍——戰(zhàn)國秦漢瓦當展”、“華彩初凝——2018中國學生玻璃作品展”和“瓷魅石韻——福建德化白瓷與壽山石雕藝術作品展”,獲得了來自參觀者的一致好評,打造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
文物無論是在文化性還是歷史性方面,都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臨時展覽的展期短,人流量大,因此在文物安全方面必須要加以重視,要做好文物的安全工作,要保證博物館能夠正常運行。第一,要做好臨展文物的到館交接工作,布展撤展工作,這需要由文物保管部與展示陳列部共同負責,保衛(wèi)處協(xié)調工作,且博物館工作人員不少于5人方可對文物進行操作。文物卸運交接區(qū)應為博物館安全防范禁區(qū),非我館人員禁止入內。第二是加強安全保護方面的教育,提供我部工作人員安全保護意識。要人人落實安全保護責任,不落下一人,不留下一處死角。三是臨時展覽每日開館、閉館時,對各項設施的完好情況進行檢查,并做好巡查登記。同時,要做好安全檢查,確保博物館的各項設施的使用情況記錄歸檔,并及時上報給辦公室,對于館內維修維護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第四是做好臨時展覽的安全防范應急預案,臨時展覽過程中應對各種突發(fā)狀況,都應該有所準備。只有做好文物安全工作,博物館的其他工作才能夠更為順利地開展。
交流展覽改變了博物館展覽內容單調、形式單一的現(xiàn)狀,激發(fā)了觀眾的參觀熱情,逐步樹立了博物館的社會形象,加強了館際之間的聯(lián)系,對提高博物館的整體工作具有深遠的意義。作為臨時展覽活動而言,其同基本陳列活動一起構成了博物館的業(yè)務范疇,同時,因為臨時展覽活動中會展示出公眾以往沒有機會見到的珍惜藏品,故而此種展覽活動對于公眾而言充滿了新奇感和吸引力。有鑒于此,各地博物館應當給予臨時展覽活動以足夠的重視,并且在實踐之中有意識地引入和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讓臨時展覽活動的形式變得更為新穎、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