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麗蘭
若想班級文化墻美觀大方,班主任應該掌握一些基本的審美常識,懂一些基本的審美原則,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這樣才能夠帶領學生設計出更多、更富有美感的文化墻。
在布置文化墻的時候,可注意以下一些基本的審美原則。
板塊的獨立和整體協(xié)調
教室的四面墻壁要既獨立又協(xié)調,要求班主任充分規(guī)劃和利用好每一面墻壁,確保同一面墻壁所展示的內容具有鮮明的主題和教育作用。
我班上每一面墻壁的主題都非常鮮明。比如,黑板的左邊,固定為“學法墻”,即展示各種學習方法。黑板右邊則是我們班的“生日墻”,一張粉色的海報,心形的底色,表格化的時間安排,把全班每一名同學的生日和星座標注得清清楚楚。
把學生生日和學習方法放在教室最顯眼的地方,突出重要的人和重要的事,做到了內容整體的一致性。
色彩的和諧與主題突出
色彩搭配有很多基本原則。不同的色彩搭配給人帶來的感受也截然不同。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視覺本身對不同顏色的敏感度不同,亮色容易引人注目,灰色往往容易被忽略。所以,不同的顏色對視覺和意識的喚起度不同。第二,不同的色彩對人的心理暗示也不同,人的情感會受到周圍環(huán)境色彩的影響。如紅色會讓人充滿激情,藍色會讓人平靜……班主任在班級文化墻的布置上要注意色彩的搭配。
好的色彩搭配要體現(xiàn)兩個基本原則:色彩的整體和諧和主題突出。整體和諧,看起來才舒服。強調突出主題,才能夠引起大家的注意。為此,我們要使用同色系協(xié)調、臨近色搭配、對比色襯托等基本技巧。
在注重整體和諧的同時,還要注意利用色彩增強畫面的主題沖擊力。文化墻的基本功能之一是“載道”,沒有視覺沖擊力的墻壁,不能引起學生的關注,就無法承載“道”。因此,在整體色彩和諧的同時,要注意同一區(qū)域用對比色、板塊變化等強調方式,突出班級文化墻的設計感,讓學生一走進教室就被吸引,吸引他們去看、去學、去思考,喚醒他們的意識,激發(fā)他們的情緒和情感。
“變化”是突出的好辦法。色彩搭配有變化,板塊組合有變化,都是突出的辦法。
線條的延伸和變化
這是形式美觀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線條沒有運用好,原本具有連續(xù)性的整體會被強行分割。相反,如果運用得好,原本聯(lián)系不大的各個板塊會因為線條的續(xù)接、延伸而變得連綿起伏、韻味無窮。
好的內容,還要有好的呈現(xiàn)方式。在板塊布局和文化墻的線條使用上要遵循“橫豎搭配、續(xù)斷聯(lián)合、穩(wěn)中有變”的原則。
“橫豎搭配”指板塊的布置要橫線條和豎線條綜合使用。比如我們在一面墻上使用了橫線條之后,為了防止橫線條“一沖到底”,可以在合適的位置插入豎線條,這樣視線就穩(wěn)定了。
“續(xù)斷聯(lián)合”講究的是線條連接和中斷,它們之間互相依靠、互相襯托,顯得有來有往、有歷史有過去。如“成功的階梯”問同學們“今天您又處在哪一級臺階上”,使用的就是續(xù)斷聯(lián)合的線條,組成階梯的橫線豎線連續(xù)不斷地重復變化著,這叫續(xù)斷聯(lián)合。
“穩(wěn)中有變”就是在一個看起來四平八穩(wěn)的方形板塊中,突然加進一個蜿蜒延伸的曲線,然后在這個曲線盡頭設置一個圓形的標題,使畫面靈活多變。
文字簡潔,有插圖點綴
文化墻和圖書、報紙、雜志等媒體最大的區(qū)別是文字的精簡,一字勝萬語應該是文化墻所要堅持的原則。文化墻的媒介是墻壁,我們無法捧到眼前,承載不了很多具體的小信息。我們只要把關鍵內容、核心內容、重要內容放上去就可以了。因此,文化墻對文字的基本要求是簡潔。一條標語、一個口號占據(jù)了我們教室的一面墻壁或者一道橫梁,我覺得這樣的布局安排是合理的。因為簡潔,墻壁能夠容納;因為簡潔,能夠突兀地喚醒心靈;因為簡潔,能夠更有力地走進視野。
文字簡潔了,如果不配插圖,就會太死板。插圖是文化墻必不可少的元素,好的圖片不僅僅能夠起著錦上添花的作用,甚至還能夠起到一圖說百事、一圖頂萬語的作用。
插圖要和文字協(xié)調,因此,插圖的大小、位置、擺放方向就顯得格外重要。一般來說,插圖的比例不能夠超過文字的比例,要比文字占的空間小。不管怎樣,都要把握一個關鍵詞——協(xié)調。
留白的藝術
留白是檢驗一個人審美水平高低的關鍵所在。會不會留白、怎么留白,這是檢驗班主任是否有藝術修養(yǎng)的重要標尺。
留白是中國藝術創(chuàng)作中常用的一種手法,意思是在書畫藝術創(chuàng)作中,為使整個作品的畫面和章法更精美協(xié)調,而有意留下的空白,使人有想象的空間。
班級文化墻設計也要講究留白。沒有留白就沒有生命力。那么,班級文化墻的留白指的是什么呢?
語言留白。不要把話全部說完,要留有余地和思考空間,要有讓學生補充想象和會心一笑的地方。留白是節(jié)約空間、傳遞意蘊的最好辦法。
畫面留白。畫面留白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方法。一面空白墻壁,我們不會覺得壓抑,但是被文字和圖片塞滿的一面墻壁,一定會讓人不舒服。所以,畫面留白是班級文化墻設計必不可少的原則,也是我們必須把握的一個藝術標準。
一般來說,如果文化墻是方框形條紋,那么在方框的四角留白比較好;如果方框四角有文字,則需要在整個畫面中間留白,如果是連續(xù)性板塊,那么最好在板塊之間留白;圓形、弧形的板塊周圍要適當留白,不能影響圓形和弧形的線條美。
我們把握了班級文化墻設計的審美原則,才能夠真正讓文化墻潤澤學生心靈。
責任編輯?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