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朝紅
我校“有根語文”五步驅(qū)動課堂教學模式主要包括“激學”“自學”“共學”“論學”“拓學”五步,各有其教學功能。下面筆者以語文S版三年級下冊《難忘的八個字》第二課時教學為例,談?wù)劇坝懈Z文”五步驅(qū)動課堂教學的操作方法。
一、巧妙激學,興趣助學
“有根語文”課堂教學的第一步是“激學”。所謂“激學”,就是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本課所學內(nèi)容產(chǎn)生學習欲望,愿意主動學習、探究。
新課導入應(yīng)先聲奪人、先聲服人。本課導入重點是引導學生回憶課文中的主要人物,并拋出問題、以問激學,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本課重、難點學習。
操作方法:先齊讀課題,再課件呈現(xiàn)本課學習目標(出示PPT),讓學生回憶“難忘的八個字”是哪八個字,“我愿你是我的女兒”這八個字中的“我”和“你”各指代誰。
課堂中,學生對以上問題都能準確作答,此時筆者繼續(xù)拋出以下問題:這句話是倫納德老師(“我”)對小女孩(“你”)說的,那倫納德老師為什么要對小女孩說這句話,這句話為什么讓小女孩難忘呢?該問題指向本課的學習目標,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二、鼓勵自學,自主探究
“有根語文”課堂的第二步是“自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yīng)該成為課堂學習的主角。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與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都建立在大量閱讀的基礎(chǔ)上,學生要想學好一篇課文,就要先經(jīng)歷自主閱讀、自主思考、自主探究這幾個過程。因此,在課堂中,教師應(yīng)最大限度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讀書思考、動手操作、獨立探求新知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己去領(lǐng)悟、發(fā)現(xiàn)新知。
在本課自學環(huán)節(jié),筆者主要通過抓住文本關(guān)鍵要素——小女孩的“與眾不同”和倫納德老師的形象特點,啟發(fā)學生通過自讀課文,思考并找出小女孩“與眾不同”的地方。
師:剛才我們說的這句話(八個字)是誰對誰說的呢?
生1:倫納德老師對小女孩說的。
師:那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女孩,能讓倫納德老師對她說出這八個字呢?書上有一個詞語是形容小女孩的,看看誰最快找到!
生2:形容小女孩的這個詞語是“與眾不同”。
師:你真會閱讀!的確,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小女孩,她到底有什么與眾不同之處呢?請同學們先自己默讀課文,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
三、合作共學,優(yōu)化成果
“有根語文”課堂的第三步是“共學”。所謂“共學”,就是學生合作學習。合作學習要求學生在小組中一起從事學習活動,共同完成教師分配的學習任務(wù)。
在本課“共學”環(huán)節(jié),筆者設(shè)計了一個學習卡(如圖1),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出小女孩與眾不同的地方,并將合作學習的成果用學習卡呈現(xiàn),在卡上填出關(guān)鍵詞,找到多少個就填多少個氣泡。
圖1
學習卡目標明確,容易操作,大大提高了小組“共學”的效率,鍛煉了學生提取關(guān)鍵詞的能力。
四、論學交流,深度理解
“有根語文”課堂的第四步是“論學”。“論學”環(huán)節(jié)也可稱為全班交流展示環(huán)節(jié),一般情況是由小組代表在全班匯報本組“論學”成果,有時是小組全體成員到講臺前做匯報。小組展示完畢,其他組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見解。學生之間、小組之間都可以互相質(zhì)疑、互相啟發(fā)、互相糾正錯誤。最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情況適時精講、補講、點講與引導。
本課“論學”不僅讓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和文中人物形象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學會了人物描寫的方法。
師:很多小組的學生都完成了學習任務(wù),下面我請最先完成的小組來匯報一下他們的學習成果。(請一小組匯報)從哪可以看出小女孩的與眾不同呢?
生1:小女孩的與眾不同之處有很多,如,畸形難看的嘴唇、彎曲的鼻子、令人厭惡的模樣、傾斜的牙齒……說起話來還結(jié)巴。
師:你們同意這個小組的說法嗎?
生:(齊答)同意!
師:剛才這個小組說的都是小女孩的什么?
生:(齊答)模樣!
師:模樣也就是人物的什么描寫?
生:(齊答)外貌描寫。
師:是呀,剛才說的是課文對小女孩進行外貌描寫的關(guān)鍵詞。那么,請同學找一找這個句子出現(xiàn)在課文的什么地方?請大家讀一讀描寫小女孩外貌的句子。(生齊讀;師PPT出示描寫小女孩外貌的句子)從對這個小女孩的外貌描寫中,你們可以想象出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女孩?
生2:這是一個令人厭惡的小女孩。
師:她為什么令人厭惡呢?因為她長得怎么樣?
生3:因為她長得很丑。
師:沒錯,這個小女孩與眾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她的模樣丑陋(PPT出示)。這個小女孩除了模樣丑陋,還有別的與眾不同之處嗎?哪個小組還有不同的見解或者補充?
生4:左耳失聰。
師:這個小組找到了別人沒找到的答案,真會學習。(PPT出示小女孩左耳失聰?shù)木渥印拔业淖蠖忍焓敚瑤缀趼牪灰娙魏蔚穆曇簟保倪@個句子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孩子與眾不同的地方,還有她的生理缺陷。這個孩子模樣丑陋,耳朵又聽不見,你們能想象出她的樣子嗎?老師這有張圖片,看看是不是跟你想象中的一樣?(PPT出示小女孩的圖片,略)看到小女孩的圖片,你有什么感受?
生5:覺得她很丑陋。
生6:覺得她很可憐。
師:同學們,你們想象一下,要是這么一個長相丑陋、與眾不同的孩子走進校園,同學們會怎么對待她?(生紛紛發(fā)出嘲笑)沒錯,“我”一走進校門,同學們就開始嘲笑“我”??吹健拔摇边@個樣子,他們可能不僅僅是嘲笑,甚至有可能是厭惡和害怕“我”。(PPT出示相關(guān)句子)看到同學們這么對待自己,這個小女孩的心里會怎么想?請同學們在課文里找找相關(guān)的句子。
生7:小女孩心里很自卑。
師:從文章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她自卑呢?
生7:“我越來越肯定,除了家人,沒有人會疼我,更沒有人會愛我。”
師:這個是小女孩心里的想法。除了這句,還有描寫小女孩心里所想的句子嗎?
生8:“我心里很清楚,對別人來說我的模樣令人厭惡?!?/p>
生9:“我不愿意把這事說出來,因為我害怕同學們會嘲笑我?!?/p>
師:這些句子都是小女孩的什么描寫?
生10:心理描寫。
師:寫出了小女孩什么樣的心理?
生11:自卑、難過。
師:那我們應(yīng)該怎么讀出這種感情來呢?(請一生讀)要讀出自卑的感情,我們要先體會小女孩當時的心情,把自己當成那個可憐自卑的小女孩。下面全班來試一試,注意把小女孩的自卑感讀出來。(全班讀)
本課學到這里,文中小女孩的形象已經(jīng)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而要真正理解文章的中心,還必須學習課文中描寫另一個主角——倫納德老師的部分。于是筆者在“論學”部分又設(shè)計了一個“共學+論學”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合作學習、交流倫納德老師的形象,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通過倫納德老師的言行舉止,感受她的偉大,體會她對小女孩的愛以及影響。
師:由此我們知道這個小女孩之所以與眾不同,還因為她心靈受傷了。然而就是這么一個相貌丑陋、左耳失聰、心靈受傷、自卑的小女孩,長大以后卻成了加拿大著名的作家,她的名字叫瑪麗·安·伯德。為什么她會有如此大的轉(zhuǎn)變?這里面又有什么不一般的故事呢?讓我們再走進課文去看一看。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第2—7自然段,想一想,故事中的倫納德老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從哪些地方能體會到?想好后四人小組交流,想明白的請示意。(生示意)好,下面請同學們開始自讀課文。(生讀課文及四人小組活動)誰來跟大家說說,倫納德老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生1:她是一個很美很可愛的老師。
師:從哪里可以看出她是一個很美很可愛的人呢?
生2:從她的外貌。
師:請你把這些句子讀一讀好嗎?
生2:“倫納德夫人很胖,很美,溫柔可愛?!?/p>
師:你們都找到這個句子了嗎?
生:(齊答)找到了。
師:剛才這位同學也說了,這是倫納德老師的什么描寫?
生:(齊答)外貌描寫。
師:(課件出示描寫倫納德老師外貌的句子)“倫納德夫人很胖,很美,溫柔可愛。她有著金光閃閃的——”
生:(齊讀)“頭發(fā)和一雙黑黑的、笑瞇瞇的眼睛。”
師:從這個外貌描寫,我們就可以知道倫納德老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生3:胖胖的,很美,很可愛的老師。
師:那你們能把這個老師的美麗、可愛讀出來嗎?先自己讀一讀試試看,開始?。ㄉ髯宰x)我想先聽男孩子來讀。倫納德老師——預備,起?。猩x)從男生的朗讀中,我聽出倫納德老師有一點美了,看看從女孩子的朗讀中是不是能聽出倫納德老師“很美”呢?(女生讀)你們看,文章抓住倫納德老師的特點,把一個胖胖的、很美、很可愛的老師形象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了。那倫納德老師除了是一個胖胖的、很美、很可愛的老師之外,她還是一個什么樣的老師呢?
生4:她還是讓人敬慕的老師。
師:從哪里可以看出她是一個令人敬慕的老師呢?
生4:課文第二自然段。
師:你們能把這句話讀一讀嗎?
生:(齊讀)“每個人都喜歡她,敬慕她?!?/p>
師:從這個句子我們可以看出,她不僅是一個讓人敬慕的老師,她還是一個讓孩子們——
生:(齊答)喜歡的老師。
師:你們喜歡這樣的老師嗎?
生:(齊答)喜歡。
師:除了是一個胖胖的、很美、很可愛、令人敬慕、孩子喜歡的老師,你們還覺得她是一個什么樣的老師?我看到我們班有些同學開始有想法了。好,請后面那個男孩子!
生5:她是一個善良的老師。
師:從哪里看出來?
生5:找不到。
師:那其他人來幫幫他,再讀讀課文。
生6:課文第7自然段。
師:你能把這些句子讀出來嗎?
生6:“這位胖胖的、很美、很可愛的老師,在我耳邊輕輕地說:‘我愿你是我的女兒!”
師:這個是倫納德老師的什么描寫?
生6:語言描寫。
師:為什么從倫納德老師說的這句話就能看出她是一個善良的人呢?請你來說。
生6:別人都嘲笑“我”,而倫納德老師沒有,還在“我”耳邊說“我愿你是我的女兒”。
師:把掌聲送給這位同學。沒錯,就從別人都嘲笑“我”,而這個老師不但沒有嘲笑“我”,還在“我”耳邊說了讓“我”終生難忘的八個字,可以看出,她是一個善良的人。所以每個孩子都喜歡她,敬慕她。那“我”喜歡這樣的老師嗎?
生:(齊答)喜歡!
師:從哪句話可以看出“我”也喜歡這個老師?
生:(齊答)“沒有一個人比我更愛她?!?/p>
師: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我”很愛倫納德老師?!拔摇睘槭裁催@么愛這個老師?這個老師做了什么事,讓“我”這么愛她呢?
生7:在一次耳語測試時,倫納德老師在“我”耳邊輕輕地說了八個字,這八個字仿佛是一束溫暖的陽光直射“我”的心田,撫慰了“我”受傷的心。
師:沒錯,“我”之所以這么愛這位老師,就是因為她在“我”耳邊說了八個字。(課件出示倫納德老師說的八個字)
生:(齊讀)“我愿你是我的女兒”。
師:她為什么要對“我”說這八個字呢?其實從剛才那位同學的回答中也提到了,從她說的這八個字,我們就可以看出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生8:善良的人。
師:是呀,倫納德老師是一個善良的人,在別人都嘲笑“我”的時候,這位老師不但沒有嘲笑“我”,還給予了“我”溫暖,在“我”耳邊說了八個字。而這讓“我”感到溫暖、終生難忘的八個字就是——
生:(齊答)“我愿你是我的女兒”。
師:是呀,小女孩感到孤單寒冷的時候,倫納德老師在她耳邊輕輕地說了八個字——“我愿你是我的女兒”。
師:因為是耳語測驗,所以倫納德老師是在小女孩耳邊輕輕地說出這八個字的,下面請同學們試著輕輕地讀一讀這句話。(生讀)
“論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到這里,小女孩和倫納德老師的形象都已經(jīng)鮮明地展現(xiàn)在師生面前了。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再引導學生體會倫納德老師對小女孩的愛,以及“我愿你是我的女兒”這八個字對小女孩一生的影響,明白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師:這八個字對小女孩產(chǎn)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呢?
生1:改變了“我”對人生的看法,撫慰了“我”受傷的、幼小的心靈。
師:沒錯,這八個字——(課件出示句子,引讀)
生:(齊讀)“仿佛是一束溫暖的陽光直射我的心田。這八個字撫慰了我受傷的、幼小的心靈,改變了我對人生的看法令我終生難忘?!?/p>
師:從此,“我”對自己的模樣會有什么不一樣的想法呢?面對別人的嘲笑,“我”又會有什么不一樣的態(tài)度呢?(課件出示)
生2:從此,“我”對自己的模樣不再介意,對別人的嘲笑視若無睹,在耳語測試時不再慌張。
師:這位同學一下子說了好幾樣,請大家把掌聲送給她。(掌聲畢)以前耳語測驗時,“我”怕別人發(fā)現(xiàn)“我”左耳失聰,會把手輕輕地抬高,現(xiàn)在“我”還會這樣做嗎?
生:(齊答)不會了。
師:這八個字改變了“我”的什么?誰還想來說說?
生3:改變了“我”的容貌。
師:“我”的模樣改變了嗎?“我”左耳失聰改變了嗎?
生:(齊答)沒有。
師:所以說,“我愿你是我的女兒”這八個字,改變的不是——
生:(課件呈現(xiàn)相關(guān)內(nèi)容,生齊讀)“我”丑陋的模樣,也不是“我”有缺陷的身體,而是“我”對人生的態(tài)度,所以讓“我”終生難忘。
師:正是這八個字的影響,瑪麗·安·伯德長大后成為了有名的作家,她對別人說,她的成功是因為這八個字——
生:(齊讀)“我愿你是我的女兒”。
師:僅八個字就給小女孩帶來了這么大的影響,倫納德老師偉大不偉大呀?
生:(齊答)偉大!
師:所以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倫納德老師是一個——
生4:(課件出示人物品質(zhì)氣泡圖,生依次朗讀)胖胖的、美麗的、可愛的、善良的、讓人喜歡的、令人敬慕的、偉大的老師。
師:倫納德老師對“我”說的“我愿你是我的女兒”,讓“我”終生難忘,因為這八個字——
生:“仿佛是一束溫暖的陽光直射我的心田。這八個字撫慰了我受傷的、幼小的心靈,改變了我對人生的看法,令我終生難忘?!?/p>
“論學”部分,最能鍛煉學生,也最考驗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因為學生的匯報結(jié)果是現(xiàn)場生成的,不是原來固定的,那么教師就只能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及時糾錯,并進行有意識的引導。所以教師在備課時就要對學生回答的內(nèi)容進行預設(shè),提前想到引導的方向和方法。
五、拓學延伸,發(fā)散思維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強調(diào)“拓展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lǐng)域”,“使學生在不同內(nèi)容和方法的相互交融、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語文素養(yǎng)”??梢?,“拓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有根語文”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拓學”,是對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fā)展,是對已學知識的鞏固和深化,能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在本課中,為了拓展學生的思維,筆者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說一說身邊讓自己難忘或感動的事例,再用本課學到的寫作方法寫一寫“一件難忘的事?!?/p>
師:你看,一句話就改變了課文中小女孩的一生。那么,在你們的成長過程中,有沒有人給予你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就讓你難忘或者深受感動的呢?這個人可以是你的家人、朋友、老師,也可以是不認識的人。大家先想一想,再跟同桌說一說。
學生同桌論學結(jié)束,師指名讓三個學生聯(lián)系生活說說,然后要求學生課后把這件難忘的事情寫一寫,用上文中學到的寫作方法。
通過自主思考、同桌議學、三生展示,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拓展延伸、擴張發(fā)散,為課后的選材寫作打下了基礎(chǔ)。
(責編 蔣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