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林杰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19-0055-01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的作文教學恰恰是整個語文教學的一大薄弱環(huán)節(jié),許多語文教師費九牛二虎之力,作文教學的效果仍不是很理想。甚至不少學生對作文更是談“文”色變,哪里去要求高水平高質(zhì)量的學生習作呢?因此,改進作文教學,提高作文質(zhì)量,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也就成了語文教學的當務(wù)之急了。
1.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前,作文教學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1?作文教學觀念滯后,教學方法陳舊,模式固定。一方面,在目前的語文教科書中,作文單元訓練中很少有具體的易懂的作文理論知識,幾個字或幾句簡述,學生很難從中掌握寫作知識,也無法實際運用。另一方面,語文教學在指導寫作的技巧理念也過于機械,一般模式為:出題——講授寫作技巧(審題、立意、構(gòu)思、選材、組材等)——學生寫作——批改——評講。由始至終是老師的一條龍服務(wù),很少有學生的能動展現(xiàn)。這樣,學生的思路就陷入教師設(shè)計的框框之中,產(chǎn)生心理依賴,抹殺自己的思路,學習獨立作文能力,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寫作信心受到壓抑。
1.2?寫作題目單一枯燥,壓抑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思路,教師設(shè)計的題目通常是在上課之前想出或單純參考作文訓練來命題,缺乏計劃性、整體性、階梯性,一個題目可以被初中生在三年學習中重復翻抄,寫作水平的提高就成了一句空話。
1.3?寫作教學脫離了生活,學生缺乏應(yīng)有的生活情感體驗。俗話說“不破不立”,只有找到存在的問題,并正視它,才能更好地去改造當前的作文教學。
2.改變傳統(tǒng)作文教學的不足
2.1?改變原有固定的兩節(jié)課型和教學模式。把課型增加為多課型和單課型,多課型可以集傳授、寫作、批改、講評于一體,一氣呵成。兩課型可以寫大作文,單課型可以做片段訓練。改變固定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參與,開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討論,并互相交流、充分尊重個體、鼓勵有創(chuàng)新的觀點和見解。
2.2?設(shè)計形式多樣的題目,改變過去教師臨時出題、隨意出題的弊病,出的題目要讓學生有興趣,有東西可寫。也可以讓學生討論定個范圍自由命題,打破以往教師統(tǒng)一命題的單一格局。
2.3?在傳授寫作技巧,特別是四大體裁的寫作時,在兼顧課文每個單元作文訓練目標要求的同時,可以按四大體裁的寫作特點進行階段性的強化的訓練,走出目前話題作文中只注重話題,不注重文體四不像作文的誤區(qū)。
2.4?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加大作文的訓練量,方式可靈活。如每周寫周記、生活體驗片段感受;大作文可三周兩次;班上辦期刊,讓學生投稿,在單元考試中加入寫大作文;開展年段、班級作文競賽,學校的征文比賽等,通過量來促進質(zhì)的變化。
3.把作文教學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
生活是最好的寫作素材,脫離了生活寫作就成了無源之水,教師在傳授寫作技巧和基本功之后,要組織或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感知感悟生活,并讓學生在習作中提煉生活,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此外,作文教學還應(yīng)與閱讀密切結(jié)合起來?!伴喿x是寫作的基礎(chǔ)”,學生從閱讀中可以吸取豐富的精神營養(yǎng),可以提高文化修養(yǎng),可以獲得大量知識和信息,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豐富自己的間接經(jīng)驗,可以學到一定的寫作技巧。在作文教學中可以用課文文章為例,傳授寫作方法和提煉生活感悟、激發(fā)寫作情感,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技能的傳授,寫作情感的教育.兩者有機結(jié)合。此外,要讓學生從課內(nèi)走向課外,廣泛地閱讀課外書籍、報刊,可以是學生之間互相交流課外書籍、報刊,也可以是教師向?qū)W生推薦課外讀本,開展課外讀書課,讀書日活動,擴大學生的閱讀量,積累寫作素材,為提高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4.改變作文批改方法
好文章固然是寫出來的,但仍需要做修改,傳統(tǒng)的作文批改方法(即精細批改)耗時耗力,既加重了教師的負擔,對學生也無多大幫助。甚至可能你改的越細,批得越多,就越增加他們的受挫感。如何改變這種吃力不討好的批改方式呢?我覺得可以在這幾方面做個嘗試:
4.1?有選擇性的批改,即挑選出幾組有代表性、典型性問題的學生作文,進行分析、指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范例,給學生啟發(fā)性的講評指導。
4.2?當場閱讀面改。對于當堂完成的作文,教師可以采用瀏覽的方法,針對學生的問題當場面改,如果時間不夠,可利用課余的分散時間,尋找學生面改,可以加深學生的寫作印象,激發(fā)思維。
4.3?師生討論互改。讓學生當堂提出寫作時的疑問、看法,師生共同探討得失、優(yōu)劣,教師起引導點撥作用。
4.4?學生自評自改、互評互改。根據(jù)修改的內(nèi)容(句子、語言、中心、結(jié)構(gòu)等)讓學生審視自己的習作,修改并寫出意見。也可以學生之間互改互評、交流、探討、取長補短、相互借鑒,提高自我分析、糾錯能力。這幾種方法可以讓學生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可以激發(fā)寫作興趣和寫作欲望,使學生厭倦、畏懼寫作的情緒得到改觀。
5.采用多向激勵方式
語文教師必須在寫作實踐中努力探求和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模式,采用靈活多變的標準,多角度多方面地評價學生作文,以推動作文教學的改進。此外,語文教師還應(yīng)盡量最大可能尋求多種激勵機制,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如辦手抄報、編印優(yōu)秀習作、開辦習作展、參加各類作文比賽、參與學校各項活動報道等;并給學生一定的形式多樣的肯定、表揚、獎勵,讓學生建立寫作自信心,獲得成功感,并在整個作文教學中保持高漲的寫作熱情,為提高寫作水平提供思想上的有力保證。
總之,作文是一種綜合性,創(chuàng)造性很強的語言活動。這種活動必將長期貫穿于整個作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yīng)轉(zhuǎn)變教學理念,創(chuàng)設(shè)平等、互動、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堅持賞識教育和成功教育。讓學生開放心態(tài),張揚個性,放飛心靈,自由寫作,他們就會筆下生風,寫出富有創(chuàng)意的文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