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飛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19-0025-01
在高中的政治教學中掌握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十分重要,教師應該通過各種途徑,找出最合理的教學模式,運用情景教學的方法,改變無趣的課堂氛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并與學生親密互動,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激發(fā)并保持學生對政治學科的濃厚興趣。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經驗,我認為要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通過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
1.增強高中政治教學的生活化
高中政治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利用高中政治知識,將高中政治教學與學生可以接觸到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對于提高高中生的政治學習積極性具有重要作用。新課程標準要求當代高中政治老師對高中政治教學進行生活化處理,打破高中政治課本的限制,拉近高中政治教學與學生的生活距離。老師可以利用高中政治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使學生理解高中政治知識。恰當的教學情境應當來自于生活,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可以提高高中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課堂中走出來,走進生活,將對政治知識的學習與生活的理解整合在一起。
比如在講解《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時,老師可以與小區(qū)的居委會工作室進行合作,讓學生到真實的場景中感受公民的政治參與,開展實踐學習。讓機關工作人員為學生講解公民政治參與內容與方法。老師更可以利用生活化主題,組織學生投票。比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對小區(qū)內人大代表進行選擇,這只是一個模擬活動。學生在課堂上運用高中政治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可以加深對高中政治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興趣。
2.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學法指導
伴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推進,對于高中課堂有了嶄新的要求,高中政治教師務必適應這一潮流,在新時期落實新課程的改革,并逐步實現(xiàn)教育形式的多樣化趨勢。在這一過程當中,高中政治教師應當主動去探索切實有效的教育途徑,不斷對自己的教學活動和經驗作出總結和分析,在反思當中提升自我。就以往經驗來看,高中政治課堂要想達到最佳的效果,讓學生深受影響,就必須在教育教學過程當中把政治時事和理論知識有機結合在一起,并不斷強化政治教學情境的設置,讓學生在良性的課堂環(huán)境中不斷學習并成長。教師對于教學語言的選擇也要做到科學性、趣味性和知識性的協(xié)調統(tǒng)一,既不讓學生感覺到枯燥,又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真正的知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在這種條件之下逐漸增長起來。此外,還要充分注重學法指導。
中國有句古話:“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有的時候,方法就是學習過程當中的核心所在,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對于我們當今的高中學生來說,如果能夠掌握適合自己發(fā)展的學習方法,就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還要引導學生去尋找適合自己學習的方法。在這一過程當中,學生會享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帶著一種愉悅的心情融入到學習當中,學習興趣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對于學法指導方面,教師還應當根據現(xiàn)有的教育內容,不斷拓寬政治課程的情感教育功能,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懂得該怎樣去學習,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學習效率得到切實的提高。
3.開展自主探究的學習活動,使興趣升華為高漲的學習熱情
積極轉變與大膽創(chuàng)新是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之一,其集中表現(xiàn)為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即由傳統(tǒng)、被動、單一的學習方式轉變?yōu)楝F(xiàn)代、主動、合作的探究型學習方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當中,課程理論性知識較多、抽象性較大等是不爭的事實,但如何規(guī)避這些問題,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知識,同時培養(yǎng)起對政治課程濃厚的學習興趣呢?作者認為可以多嘗試一些自主性、合作性的學習探究活動,讓學生在自由組合、自主思考、共同討論、一道探究,從而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例如,在教學“發(fā)展生產,滿足消費”一節(jié)內容時,教師在完成該課基本知識講授之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辯論,辯論的主題為“魯人徙于越,必窮還是必富?”。圍繞這一主題,學生們踴躍發(fā)言,運用新課所學的知識進行科學的辯駁,最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出該課的中心要點,即:生產決定消費,同時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因而在遵循市場規(guī)律的同時,也要學會使用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以此才有可能搶占先機,獲得市場,從而達到獲取利潤的目的。通過正反方的激烈辯論,能夠有效激起學生興趣,并且在思維的沖突碰撞中,將興趣升華為對政治學科學習的熱情,以此催生學習的內動力,達到由“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的效果。
4.給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機會,激發(fā)學習興趣
事實證明:不斷獲得成功,經常得到表揚的學生,學習興趣也在不斷的鞏固和發(fā)展;而屢遭失敗,經常受批評的、斥責的學生,其學習興趣就會日漸衰減,直至完全喪失。由此看來,興趣和成功是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所以,要激發(fā)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要創(chuàng)設條件,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課堂提問中,教師要講究課堂提問的藝術。提問的巧妙或笨拙,體現(xiàn)著教學語言藝術水平的高低,制約著教學進程能否推進,決定著教學效果的好壞。提問要難易適度,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不可過淺,以免走過場;又不可過難,以防學生茫然失措,產生畏難情緒。較難的問題請優(yōu)生回答;較容易的題目,則要請希望生回答。當學生在回答問題遇到困難時,教師應適時地、恰到好處地、巧妙地給以啟發(fā)指點,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使學生能夠順利完成任務。在特定情況下,教師可以實施“高高舉起你的左手”的策略。即和希望生約定:“回答問題時,要是不能回答就舉右手,能回答就高高舉起你的左手!”這樣難易有別、因人而異的提問,使每一個學生都可能取得成功而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從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高中政治教學需要注重對學生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激發(fā)與培養(yǎng)政治知識學習的興趣,這對于高中政治教學水平的提升及和諧社會的建設都是非常有利的,在平時的政治課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學習政治興趣的培養(yǎng),這能夠幫助學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政治課程中的內容,讓我們的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