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宇欣
摘要:英語和漢語在語音上都有押韻的修辭手法。兩者在押頭韻、韻腳上有較多相似點,也有鮮明的區(qū)別。英語中有輕重音組成的音步和抑揚格,漢語則講究平仄。從修辭角度欣賞語言有利于學習者發(fā)現(xiàn)美,感悟美,創(chuàng)造美。本文選取中外經(jīng)典名篇,對比英漢語中修辭的異同點,以期為翻譯提供修辭策略上的借鑒。
關鍵詞:修辭策略;語言對比;英漢翻譯
一、頭韻
頭韻alliteration是指相同或相似音出現(xiàn)在相鄰或相近詞的起首發(fā)音位置,其本質是通過重復首位音,形成對這個音的強調,達到音韻美的效果。
英國詩人柯勒律治《古舟子詠》運用詞首輔音的重復,描寫水手們在海上行船過程中清風徐來,碧波蕩漾的景色及水手的激動心情。The air breeze blew,the white foam flew,the furrow followed free;we were the first that ever burst,into that silent sea.(惠風吹拂,白浪飛濺,船兒輕快地破浪前行,我們是這里的第一批來客,闖進這一片沉寂的海面)這一小節(jié)的三個押頭韻分別由/f/、/b/、/s/構成。連用六個清輔音摩擦音/f/給人以舒緩的感覺,猶如清風拂面,徐徐而來,使人陶醉在海浪輕搖中。爆破音/b/短促有力,節(jié)奏感強,顯得輕快明確,給人留下船只乘風破浪前行的印象。清輔音摩擦音/s/舒緩悠長,營造綿長深遠之感,仿佛一切緩緩歸于無際,描繪出大海的沉寂。這三個押頭韻一靜一動一靜,一個綿長,一個短促,一個歸于天際,完美勾勒出這首詩中不同的旋律。所謂詩歌,有詩也有歌。
馬克吐溫《美國的一面鏡子》運用詞首輔音連綴的重復描寫美國淘金的拓荒者們:It was splendid population-for all the slow,sleepy,sluggish-brained sloth stayed at home.(這幫人個個出類拔萃—因為凡是呆板、呆滯、呆頭呆腦的呆子都呆在了家里)馬克吐溫一連用四個/sl/押頭韻,給人遲鈍緩慢的聲覺印象,與splendid形成鮮明詞義色彩對比,詼諧幽默。語音上的押頭韻形成重復,通過和語義的合作,巧妙契合作者之意。譯文巧用六個呆字來翻譯,有異曲同工之趣。
漢語中類似的現(xiàn)象叫雙聲,即兩個字的聲母相同。雙聲分為兩類,一是不可拆分的,拆分后就喪失意義,如慷慨解囊中的慷慨,忐忑不安中的忐忑。二是可拆分的,如游泳中的“游”和“泳”。
二、同韻腳
同韻腳Homeoteleuton指后綴在發(fā)音上一致或相似。英國作家赫胥黎《選擇職業(yè)》以誠懇真摯的語言指導出年輕人應以什么標準來選擇職業(yè)。Success in any scientific career requires an unusual equipment of capacity,industry and energy.(科研事業(yè)上任何成功都需要具備以下素質:能力,努力,精力)capacity、industry、energy后綴為ty、try、gy形成同韻腳短元音。譯文用“能力,努力,精力”來翻譯“力”,其韻腳/i/與原文相似。諺語Speaking without thinking is shooting without aiming中鼻輔音/ing/,形成了押韻。利用相同的英語后綴押韻是英語獨有的特征。
漢語是單音節(jié)詞,沒有英語強大的后綴,但漢語也有同韻腳押韻現(xiàn)象?!跺\瑟》中“年”、“娟”、“煙”“然”元音/a/和鼻輔音/n/組成/an/做韻腳。中元音和鼻輔音組合帶來的厚重深沉與全詩的感情基調一致,營造朦朧傷感的境界,隱晦表達作者在大志難伸,中年喪妻時憤然悲慨之情。
三、元音韻和輔音韻
元音韻Assonance是相鄰單詞中有相同或相似的元音發(fā)音。威廉·布萊克《天真之歌》The moon like a flower,in heavens high bower,with silent delight,sits and smiles on the night.整體押元音韻/ai/,該韻圓潤悠長,表現(xiàn)出月亮的靜謐感。輔音韻是在不同單詞或音節(jié)中,輔音一致而元音不同。愛爾蘭詩人謝默斯·希尼筆下的詩:Ralegh has backed the maid to a tree,as Ireland is backed to England,and drives inland,till all her strands are breathless.(雷利將少女撲倒到一棵樹上,正如愛爾蘭被英格蘭侵略,無法抵擋,直搗內陸,直到整個海島死氣沉沉)押爆破音/d/,具有一定的力量感。譯文為將輔音韻表現(xiàn)出來,采用如“倒”“抵擋”“搗”“島”以/d/開頭的字,形成相似押韻效果。
四、重音和平仄
英語中的輕重音和漢語中的平仄十分相像。英語中有大量單詞的發(fā)音是一輕一重的,如adore、believe、supply。莎士比亞sonnet 18有十個音節(jié),每個輕讀音后跟一個重讀音節(jié),依次排列,輕者為抑,重者為揚,形成五步抑揚格。華茲華斯四音步詩《孤獨的割麥女》自由流暢,句式變換,想象豐富。抑揚格很符合英語的發(fā)音特點。
英文中押韻格式如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體第十八首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押的是 ababcdcdefefgg。前十二行錯行押韻,最后兩行押同韻。在前面充分鋪墊后,用長音/i/結束,令人回味無窮。在翻譯英文詩歌可以改變押韻方式和句式長短。漢譯文中押/an/,全篇每行字數(shù)相同,節(jié)奏感強,符合漢語長詩的特點。
漢語中類似的押韻為平仄?!洞和贰皣粕胶釉冢谴翰菽旧睢泵鑼憞紲S陷,山河破碎,林木蒼蒼之景。平仄協(xié)和是古人聲調鏗鏘的體現(xiàn)。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的模式在同句中交替使用,在對句中對立出現(xiàn),和語義對應,顯得痛徹骨髓心扉。初唐后近體詩的特點是首句可押可不押,偶句必押韻。一般押平聲韻,押仄聲韻很少。只取同韻部的字,不能出韻,不能換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