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艷
(張家港市中醫(yī)醫(yī)院,江蘇 張家港 215600)
小兒哮喘是一種兒科多發(fā)病、常見病,病情發(fā)展快且會反復發(fā)作,對兒童健康成長造成了嚴重影響,哮喘患兒多住院治療,由于其年齡較小,依從性差,進而影響治療效果[1],必須配合相應的護理措施,提高治療依從性及治療效果。本文選取我院哮喘患兒64例(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分析整體護理干預在小兒哮喘中的應用價值。
選取我院哮喘患兒64例(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隨機分為觀察組(32例)與對照組(32例),觀察組男、女為18例、14例,年齡3至9(5.19±1.18)歲,病程2至5(3.09±0.25)年,對照組男、女為17例、15例,年齡3至8(5.23±1.27)歲,病程2至6(3.18±0.17)年。一般資料對比,P>0.05。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叮囑相關注意事項。
觀察組給予整體護理,①護理人員配合家長安撫患兒,進行個性化情緒疏導,提高患兒及家長對哮喘癥狀的認識,講解相關不良反應及控制手段,使其對哮喘保持良好心態(tài),緩解患兒及家長恐懼心理。②講解有關小兒哮喘知識,如病因、治療方法、治療效果等。使患兒及家長學會哮喘自我監(jiān)測,護理人員積極解答相關問題,叮囑家長記錄患兒每日癥狀藥物服用情況,并告訴用藥期間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使其認識到及糖皮質激素等藥物在哮喘治療中的重要性。③保證患兒飲食清淡,食用高維生素的蔬菜與水果,不能食用辛辣刺激、涼性等食物,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證膳食平衡,不能暴飲不暴食[2]。④全天觀察患兒哮喘發(fā)作情況,藥物霧化吸入改善其臨床癥狀,針對痰液粘稠度較高不能輕易咳出痰液的患兒,需進行補液,并觀察其生命體征。④指導患兒進行運動,增強身體素質,但不能劇烈運動,需根據其身體情況制定科學的鍛煉方案?;純翰荒茉诜蹓m過多的地方運動,不能接觸花粉、化學噴霧等,避免呼吸道感染的出現[3]。
哮喘發(fā)作次數、再次住院次數、急診次數;治療依從性:制作調查表,總分50分,分為完全依從(45~50分)、部分依從(25~44分)、不依從(0~24分),
數據統計工具:SPSS20.0,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用(±s)、n%表示,分別用t、x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哮喘發(fā)作次數(3.94±1.13)次,再次住院次數(1.17±0.23)次,急診次數(1.79±0.34)次,與對照組相比,P<0.05,見表1。
表1 相關情況對比(次)
觀察組完全依從12例,占37.50%,部分依從18例,占56.25%,不依從2例,占6.25%,總依從30例,依從性93.75%,對照組完全依從7例,占21.88%,部分依從16例,占53.33%,不依從9例,占28.13%,總依從23例,依從性71.88%,x2=5.3791,P=0.0203。
近年來小兒哮喘發(fā)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該病主要治療方式為吸入治療,通過長期規(guī)范性的治療,能控制患兒病情,避免病情惡化及復發(fā),但是在治療過程中,患兒需長時間服用藥物,進而不能積極配合治療[4]。對于哮喘患兒來說,不僅要給予合理的治療,還需通過有效的護理措施控制其病情,在改善預后方面具有積極作用。
本文結果中,觀察組哮喘發(fā)作次數(3.94±1.13)次,再次住院次數(1.17±0.23)次,急診次數(1.79±0.34)次,與對照組相比,P<0.05,觀察組治療依從性93.75%,對照組71.88%,P<0.05。小兒哮喘起病急且會反復發(fā)作,發(fā)病時會出現窒息癥狀,導致患兒及家長產生恐懼心理,對其日常生活造成影響,不利于患兒健康成長。當前認為小兒哮喘與家族史、過敏史有關,兒童表達能力差,不能很好的判斷哮喘,在其出現呼吸困難、呼吸頻率加快等癥狀時才能進行診斷,并且需接受長時間的治療[5]。整體護理具有全面性、整體性的特點,護理人員通過了解患兒具體情況滿足患兒及家屬心理需求,進而制定有效的護理計劃。給予哮喘患兒整體護理,通過心理干預減少患兒及家長不良情緒,安撫恐慌心理,并且提高對哮喘的認識,減輕其心理負擔,提高治療信心,通過飲食護理,保證膳食平衡、營養(yǎng)充足,有利于患兒身體素質的提高,保證患兒遵醫(yī)囑用藥,在治療效果的提高方面意義重大,運動能提高免疫力改善患兒病情,進而減少復發(fā)。
所以,在小兒哮喘中應用整體護理,控制患兒病情,減少哮喘發(fā)作,效果較好,具有應用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