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見的一種炎癥疾病,其臨床癥狀多表現(xiàn)為聽力降低、耳鳴、耳痛、耳漏等,炎癥反應嚴重時,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失聰情況,同時炎癥介質極易對咽鼓管口造成刺激,進而引發(fā)分泌物增多、水腫、阻塞等狀況,最終累及其他組織,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再加上近年來自然環(huán)境日益惡化,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中耳炎發(fā)病率出現(xiàn)逐年增長現(xiàn)象,當前,臨床多采用藥物治療,而鹽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是其中較常用的一種,具有顯著的抗菌效果[1-2]。本實驗選取92例中耳炎患者,研究其應用鹽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療的效果,詳細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92例中耳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入院時間先后順序,將全部患者分成常規(guī)組(n=46)和干預組(n=46)。
常規(guī)組:年齡25~67歲,平均(44.68±2.49)歲;其中男27例、女19例;干預組:年齡27~62歲,平均(45.76±2.72)歲,其中男28例、女18例;納入標準:經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鼓膜穿刺檢查均符合中耳炎診斷標準者;無需哺乳或妊娠者;無藥物過敏反應者;精神認知正常者[3];排除標準:不知曉治療方案,或不同意實驗研究者;未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者;血液系統(tǒng)功能不全者;心肝脾肺腎功能障礙者[4-5]。兩組在診斷方法、年齡等臨床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使用滴耳液前,需要采用過氧化氫溶液(濃度為3%)常規(guī)消毒外耳道,常規(guī)組基于此應用氯霉素滴耳液治療,主要內容:指導患者保持患耳向上的姿勢,之后滴入3~5滴氯霉素滴耳液(生產廠家:江西科倫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3577,規(guī)格型號10 mL∶0.25 g),保持患耳向上姿勢5分鐘,每天滴3次,每次完成滴耳后需要清洗耳朵10分鐘,連續(xù)治療14 d;干預組在常規(guī)外耳道消毒后應用鹽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療,具體內容:指導患者保持患耳向上的姿勢,之后滴入3~5滴鹽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生產廠家:深圳萬和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024,規(guī)格0.5%×5 mL),保持患耳向上姿勢5分鐘,每天滴3次,每次完成滴耳后需要清洗耳朵10分鐘,連續(xù)治療14 d。兩組患者在滴耳液治療后均需口服頭孢拉定膠囊(生產廠家:哈藥集團三精明水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3022485,規(guī)格0.25 g×10 s×2板),每天口服3次,每次口服2粒,連續(xù)口服14 d。
在治療前、治療后,均需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監(jiān)測兩組患者炎癥指標,其中包括白細胞介素-1β(IL-1β)、白細胞介素-8(IL-8)、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兩組治療效果評價標準:治療后,患者耳鳴、耳痛、耳漏等癥狀完全消失或明顯緩解,聽力恢復正常,炎癥消退,即顯效;治療后,患者耳鳴、耳痛、耳漏等癥狀有所緩解,耳內僅有少量分泌物,炎癥反應減輕但仍然存在少許病菌,即有效;治療后,患者耳鳴、耳痛、耳漏等癥狀無變化,炎癥反應和病菌仍然存在,耳內有大量分泌物,甚至加重,即無效[6-8];另外,需計算兩組用藥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其中包括頭痛、惡心嘔吐、耳內瘙癢、耳部刺痛等,且需要對出院患者進行為期6個月隨訪,統(tǒng)計兩組患者復發(fā)率。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IL-1β、IL-8、TNF-α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IL-1β、IL-8、TNF-α有所降低,且低于治療前,而干預組患者IL-1β、IL-8、TNF-α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干預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7.83%,復發(fā)率為0.00%,常規(guī)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86.96%,復發(fā)率為8.70%,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復發(fā)情況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干預組患者用藥后有1例耳內瘙癢、1例耳部刺痛,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35%,常規(guī)組患者用藥后有1例頭痛、1例惡心嘔吐、4例耳內瘙癢、2例耳部刺痛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7.39%,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1 兩組炎癥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炎癥指標對比(±s)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
images/BZ_147_214_2549_2304_2684.png干預組(n=46) 91.05±5.68 38.59±1.70* 1.90±0.13 0.50±0.02* 4.17±0.30 1.18±0.10*常規(guī)組(n=46) 91.21±5.54 65.62±2.50* 1.92±0.11 0.99±0.08* 4.19±0.28 2.01±0.20*t值 0.137 60.639 0.797 40.301 0.331 25.175 P值 0.892 0.000 0.428 0.000 0.742 0.000
表2 兩組治療效果和復發(fā)率對比 [例(%)]
表2 兩組患者用藥不良反應率對比
中耳炎是臨床常見的一種耳鼻喉科炎癥疾病,多發(fā)于鼓室,其發(fā)病原因與病菌、細菌感染有關[9]。炎癥形成后通常伴隨著聽力降低、耳鳴、耳痛、耳漏等臨床癥狀,炎癥反應嚴重時,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失聰情況,同時炎癥介質極易對咽鼓管口造成刺激,進而引發(fā)分泌物增多、水腫、阻塞等狀況,最終累及其他組織,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由相關研究顯示,中耳炎患者耳道分泌物中含有IL-1β、IL-8、TNF-α等炎性因子,故炎癥指標直接參與中耳炎發(fā)病存在密切關系[10-11]。隨著近幾年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作息和習慣日益變差,中耳炎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增長現(xiàn)象。為了明顯改善患者炎癥反應,避免病情惡化,需要為患者選擇高效、安全的藥物治療方案,而鹽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是當前臨床治療常用的一種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具有顯著的抗菌效果,用藥后可抑制細菌DNA旋轉酶活,阻斷細菌復制DNA,同時具有組織穿透力強、生物利用率高、抗菌活性高、廣譜抗菌、藥物作用時間長的特點[12-13]。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IL-1β、IL-8、TNF-α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IL-1β、IL-8、TNF-α有所降低,且低于治療前,而干預組患者IL-1β、IL-8、TNF-α低于常規(guī)組,用藥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35%、復發(fā)率為0.00%,低于常規(guī)組的17.39%、8.70%,治療有效率為97.83%,高于常規(guī)組的86.96%,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中耳炎患者應用鹽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療的效果較顯著,不僅能明顯改善患者IL-1β、IL-8、TNF-α等炎癥指標,緩解耳鳴、耳痛、耳漏等臨床癥狀,還可有效降低中耳炎復發(fā)率,且用藥不良反應較少,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