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國盛
【摘要】課堂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陣地,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合作能力的主要戰(zhàn)場。本文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闡述了中小學體育教學中有效課堂教學的原則,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中小學體育有效教學的策略問題。
【關鍵詞】有效學習? 新課程? 課堂教學? 構建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219-01
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師都在苦苦思索的一個重要話題。長期以來,人們往往習慣于將課堂教學作為一個知識技能傳授和接受的過程,因此就有了簡單地以課堂練習的密度和強度來衡量體育教學的效率。這樣的評價遠離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審美生活,遠離了社會,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健康與能力培養(yǎng)。基于新課程的體育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實質(zhì)上就是要力圖喚起體育教師對如何基于學生個體不斷獲得發(fā)展與超越的需求而重建我們的體育課堂教學,以實現(xiàn)由“傳統(tǒng)課堂教學”到“有效課堂教學”的教學轉(zhuǎn)型,最終達到促使學生健康發(fā)展、快速發(fā)展的目標。
1.中小學體育有效課堂教學的原則
1.1發(fā)展性原則?!敖虒W與發(fā)展”是教學理論與實踐的一個永恒主題。體育與健康課程關注的核心是“健康第一”,新課程提出要“滿足學生的需求,促進全面發(fā)展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新課程從課程基本理念到評價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始終把學生主動、全面的發(fā)展放在重要地位。有效課堂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有效課堂教學的根本任務。課堂教學應以人的發(fā)展為本,使課堂成為一種發(fā)展的平臺。
1.2實效性原則。教師在教學時既不能跟著感覺走,又不能簡單地把“效益”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nèi)容”。教學效益不同于生產(chǎn)效益,它不是取決于教師教多少內(nèi)容,而是取決于對單位時間內(nèi)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考慮的結果。實現(xiàn)有效教學既要考慮教學目標、內(nèi)容的特點,又要考慮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的認知水平、心理準備,同時還要考慮階段性的身體健康目標、心理健康目標、運動參與目標、運動技能目標和社會適應目標。
1.3互動性原則。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一直都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角色,看重學習結果,習慣于按照課前預設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這種模式使學生成為被動接受知識和技能的容器,抹殺了學生的個性和特長。體育課堂理應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我們在教學中應努力實現(xiàn)師生和生生互動,通過小組合作、小組間的互練互評、成果展示、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師生民主對話等形式,使有效互動成為課堂的主旋律。
1.4全體性原則。無論是大班額授課還是小班授課,學生之間的差異永遠是存在的,這在客觀上要求我們的體育教學工作要面向全體,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應有的發(fā)展。然而,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不是萬能的,面向全體就要靈活運用教學手段、方式、方法,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所以在教學設計中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充分靈活地運用多種教學模式,以便使我們的教學工作能建立在每個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之內(nèi),使所有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
2.有效課堂的構建
2.1構建有效課堂,一定要樹立正確的師生觀。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的一切活動都要圍繞學生這一中心來組織;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宰者、評判者、命令者,而是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引導者。因此,老師要以無微不至的教學態(tài)度,熱愛、尊重、關心學生,以情育情,在師生之間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體育課不是單純的身體練習的活動,而且也是情感活動。教師要充分利用“親其師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強化師愛的作用,做到“三帶”,把微笑帶進課堂,把鼓勵帶進課堂,把競爭帶進課堂,營造一個民主、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
2.2要提升評價效度。對學生的學習評價要著眼于學生全面、多元、差異性發(fā)展,采取多樣化學習方式和分層教學設計,不能用一個標準來衡量學生。在課堂上,教師應與每一位學生進行個人的、積極的交流,針對其完成練習質(zhì)量進行鼓勵性評價,激勵學生,提高他們學習的自信心。教師的一個點頭或一個微笑,一句贊賞的話,一聲親切、熱情的表揚,都會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
2.3合理地運用學習方式。在新課程改革進行中的今天,大家一致認為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這三種學習方式是最好的方式,也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三種學習方式。但我個人認為,有意義的接受性學習對于學生的有效學習也顯得很重要。特別是對于某些技能教學,它仍然有實際的意義。我們是否可以把有意義的接受性學習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有機的結合起來。
追求有效,是一種理想的境界,它的實現(xiàn)需要我們體育老師去端正教學態(tài)度、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在教學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思辨、在思辨中提升,使有效教學成為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