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秋嬋
【摘要】 目的 分析社區(qū)預防性護理降低腦卒中患者跌倒發(fā)生率的作用。方法 92例腦卒中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6例。對照組患者實施社區(qū)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社區(qū)預防性護理, 比較兩組患者的平衡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跌倒發(fā)生率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護理前, 兩組Berg平衡量表(BBS)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觀察組BBS評分(48.9± 3.5)分高于對照組的(44.5±4.3)分,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 兩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觀察組ADL評分(27.5±4.2)分低于對照組的(41.4±5.7)分,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跌倒發(fā)生率4.3%低于對照組的17.4%,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8%, 高于對照組的84.8%,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社區(qū)預防性護理在腦卒中康復護理中的實施效果顯著, 可明顯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與日常生活能力, 有助于降低跌倒發(fā)生率, 且可提高護理滿意度, 值得推行。
【關鍵詞】 社區(qū)預防性護理;腦卒中;跌倒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mmunity preventive nursing i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falls in stroke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92 strok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mmunity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munity preventive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balance ability, daily living ability, incidence of fall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nursing,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erg balance scale (BBS) (P>0.05). After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BBS score as (48.9±3.5) points than (44.5± 4.3)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efore nursing,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ctivities of daily life scale (ADL) score (P>0.05). After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ADL score as (27.5±4.2) points than (41.4±5.7)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falls as 4.3% than 17.4%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nursing satisfaction as 97.8% than 84.8%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munity preventive nursing shows remarkable effect i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stroke. It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balance ability and daily living ability of patients, help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falls, and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It is worth carrying out.
【Key words】 Community preventive nursing; Stroke; Falls
作者單位:528415 中山市小欖鎮(zhèn)新市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腦卒中為神經(jīng)內科常見病, 患者一般為老年人, 該病治療存在極大難度, 預后一般較差, 且大多數(shù)患者治療后依然會出現(xiàn)后遺癥, 少數(shù)患者會伴發(fā)肢體功能障礙, 因此易發(fā)生跌倒事件[1]。對于腦卒中患者而言, 一旦跌倒, 機體必會受損, 且會出現(xiàn)疼痛, 從而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2]。所以, 腦卒中患者預防跌倒的發(fā)生非常重要也極有必要?;诖耍?本研究對本社區(qū)92例腦卒中患者的護理過程進行分析, 現(xiàn)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本社區(qū)收治的92例腦卒中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6例。所有患者均經(jīng)頭顱CT、磁共振成像(MRI)等檢查確診, 與《各類腦血管疾病的診斷要點》診斷要求相符[3]。對照組男27例, 女19例;年齡53~81歲, 平均年齡(62.3±7.1)歲;病程12 d~ 6個月, 平均病程(2.6±1.9)個月;疾病類型:缺血性腦卒中35例, 失血性腦卒中11例。觀察組男26例, 女20例;年齡53~82歲, 平均年齡(62.7±7.2)歲;病程12 d~6個月, 平均病程(2.5±1.8)個月;疾病類型:缺血性腦卒中36例, 失血性腦卒中1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臨床資料完整、有效;②年齡53~82歲;③滿足臨床診斷標準;④對研究知情并同意。排除標準:①有腦血管病史;②精神障礙, 無法配合者;③嚴重臟器性疾病。
1. 3 方法 對照組實施社區(qū)常規(guī)護理, 主要為知識宣教、飲食指導、心理護理、病情追蹤。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社區(qū)預防性護理, 加強跌倒預防的針對性護理, 根據(jù)腦卒中患者跌倒的案例分析并總結患者活動、行走等行為的高危環(huán)節(jié), 針對相關危險因素制定??品赖怪笇Т胧?, 內容包括:①提示:制定提示卡, 發(fā)放給患者, 讓其懸掛于床頭, 以起到每日提醒的效果;②宣教:以多種方式對患者及其親屬展開相關知識宣教, 明確告知跌倒可能引起出血、骨折甚至是死亡, 應引起高度重視;指導家屬合理進行家居用品擺放等, 維持地面干燥、平整, 屋里禁放雜物, 減少非必須品;確保良好的照明, 易跌倒處設有顯眼警示標語與標記;叮囑患者掌握3個30 s, 即醒后30 s再坐起, 坐起30 s再站立, 站立30 s再走路;穿寬松舒適的衣服, 褲腿不可過長, 穿防滑鞋, 外出不穿拖鞋;外出活動時盡量讓家屬陪同;告知患者訂餐的方法, 減少外出就餐;由家屬幫助患者擦身或陪同患者于衛(wèi)生間洗澡;③運動:評估患者肌力, 肌力評分較低者于床上解大小便;根據(jù)肌力評分情況制定個性化運動計劃, 包括被動運動、主動運動, 肢體各動作3~5 min, 30 min/次, 2次/d, 運動時要求有家屬陪同。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前后平衡能力、日常生活能力, 跌倒發(fā)生率及護理滿意度。①采用BBS評定患者的平衡能力, 滿分56分, 得分越高提示平衡能力越強[4]。②采用ADL評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得分越低提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強[5]。③采用本院自制問卷調查患者護理滿意度, 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 護理滿意度= (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shù)×100%。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BBS評分比較 護理前, 兩組BBS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觀察組BBS評分(48.9±3.5)分高于對照組的(44.5±4.3)分,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ADL評分比較 護理前, 兩組ADL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觀察組ADL 評分(27.5±4.2)分低于對照組的(41.4±5.7)分,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跌倒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跌倒發(fā)生率4.3%低于對照組的17.4%,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 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8%, 高于對照組的84.8%,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腦卒中為腦血管病癥, 患病率高, 是威脅人類生命安全的主要病癥[6]。腦血管的先天畸形、血液病等均是腦卒中的危險因素, 易怒、使勁大便等也是該病的影響因素[7]。腦卒中高發(fā)人群主要是老年人, 由于其機體功能下降, 發(fā)病后易出現(xiàn)器官功能衰退, 從而導致臨床治療難度加大[8]。
諸多研究報道指出, 護理工作的優(yōu)劣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存質量[9]。因此, 對于腦卒中患者而言, 為了提升其治療效果, 除了對其實施規(guī)范化對癥治療外, 還應為患者提供全方位、周到、系統(tǒng)的護理服務。近幾年來, 隨著醫(yī)療技術水平以及社區(qū)醫(yī)療服務理念的不斷提高與更新, 社區(qū)護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被認可。世界衛(wèi)生組織指出, 在腦卒中患者治療期間, 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 可顯著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10]。
跌倒指患者忽然、無意的體位轉變, 倒在地上或低于原位置的地方[11]。跌倒的原因諸多, 常見如環(huán)境、生理、病理等[12]。跌倒會導致機體損傷、骨折, 嚴重時可危及患者生命。當前, 預防住院患者跌倒已被列入衛(wèi)生部(現(xiàn)衛(wèi)健委)患者十大安全目標之中。而對于腦卒中患者而言, 因其病后存在一定程度的肢體功能障礙, 加上身體協(xié)調性較差、小腦萎縮等因素的影響, 使其成為跌倒高發(fā)人群[13]。
本研究對比分析了社區(qū)常規(guī)護理與社區(qū)預防性護理的實施效果, 結果顯示, 護理后, 觀察組BBS評分(48.9±3.5)分高于對照組的(44.5±4.3)分,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ADL評分(27.5±4.2)分低于對照組的(41.4±5.7)分,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跌倒發(fā)生率4.3%低于對照組的17.4%,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8%, 高于對照組的84.8%,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社區(qū)預防性護理在腦卒中康復護理中的實施效果顯著, 可明顯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與日常生活能力, 有助于降低跌倒發(fā)生率, 且可提高護理滿意度, 值得推行。
參考文獻
[1] 邵紅娟, 黃鈺東. 社區(qū)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后注意力障礙患者防跌倒的效果研究. 護士進修雜志, 2016, 31(7):586-589.
[2] 劉輝, 張津華, 馬麗麗. 加強護理教育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降低跌倒風險的價值. 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 2016, 19(15):141-142.
[3] 王華, 胡中秀. 健康教育在防范腦卒中恢復期患者跌倒/墜床中的應用.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7, 17(66):142-143.
[4] 肖群, 朱銀星, 劉睿, 等. 協(xié)同護理模式在預防腦卒中病人跌倒中的應用效果. 護理研究, 2016, 30(3):312-315.
[5] 黃燕霞, 吳嬋嬋, 黃麗輝, 等. ??品赖怪敢谀X卒中住院患者跌倒預防中的應用效果.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6, 35(24): 3399-3401.
[6] 陳莉, 陳泓穎. 早期護理干預對預防腦卒中后視覺障礙患者跌倒的作用. 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 2017, 33(23):3578-3581.
[7] 韋春瑜. 預見性護理應用于減少腦卒中患者跌倒/墜床事件中的效果.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8, 3(7):36, 186.
[8] 王和霞, 朱二秋, 吳瓊. 使用MAS評分表分階段預防腦卒中偏癱患者跌倒效果評價.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8, 11(4A):118-119.
[9] 叢燕.老年腦卒中患者發(fā)生跌倒的相關危險因素和綜合護理干預體會.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35):251-252.
[10] 楊寶勤. 腦卒中偏癱患者跌倒/墜床因素分析與應對防范措施.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7, 17(74):55-56.
[11] 陳曉燕, 陳慧麗, 孫青. 加強護理教育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降低跌倒風險的價值.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7, 12(20):144-146.
[12] 楊紅, 馬金娥, 董玉君. 老年腦卒中患者發(fā)生跌倒的相關危險因素和綜合護理干預體會.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7, 9(31): 142-143.
[13] 韓麗.社區(qū)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防跌倒的效果分析.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6,11(8):256-257.
[收稿日期: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