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玲
摘 要:語文在小學教育時期一直都是重點內容,是整個小學教育體系中最基礎的部分,也是小學生最先接觸的內容,對小學生的學習起著重要的鋪墊作用,基于此,就足以顯示出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只有做好語文教學,才能促進小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成長。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導入作為課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合理利用好這一環(huán)節(jié),能夠有效的吸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今越來越多的教師紛紛意識到課堂導入的重要性,也加大了對課堂導入技能的探索,但是在實際的導入中,依然還存在一些不足,影響了課堂導入的效率,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小學語文教師課堂導入技能的現(xiàn)狀和對策[1]。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導入技能;現(xiàn)狀;對策
引言:
課堂導入是整個課堂教學的基礎環(huán)節(jié),課堂導入的質量,與整節(jié)課的教學質量和效率有很大的關聯(lián),只有掌握課堂導入的技能,才能提高課堂導入的有效性,進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課堂導入的應用方法上,還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導入的方式單一,缺少靈活性等,這些因素都給課堂導入的效率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加大對課堂導入技能的探索,使用科學有效的導入技能和方法,快速的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2]。
1、小學語文教師課堂導入技能的現(xiàn)狀分析
1.1課堂導入的形式比較單一
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多數(shù)的語文教師已經(jīng)紛紛意識到課堂導入的重要性,但是在應用中也存在著導入方式比較單一的情況,這些導入的方式比較落后,也缺少創(chuàng)新,這就導致課堂導入的內容缺少趣味性,很難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無法第一時間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導致課堂導入的作用缺失。
1.2教師自身的能力和素質方面存在不足
要想合理的利用好課堂導入,教師自身也應該具備完善的教學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這樣才能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更好的設計課堂導入的方案,才能充分的發(fā)揮出課堂導入的積極作用。但是多數(shù)的小學語文教師都存在教學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不足的情況,不僅缺少創(chuàng)新意識,且教學理念也存在偏差,無法公平公正的去對待小學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3導入過長或者過短
想要將課堂導入的效果發(fā)揮出來,并不是隨意進行的,需要老師進行精心的設計,這樣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從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師課堂導入教學來看,往往存在兩種極端現(xiàn)象:第一,課堂導入時間過短,即有些老師善于利用幾句話帶過,突顯出了較強的畫蛇添足特點,難以達到有效的激趣目的;第二,課堂導入過程,即設計的導入內容過長,使得學生難以明確此新課學習的重難點在哪里,需要去探究哪些知識。因此,此兩種極端都難以將課堂導入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
2、小學語文教師課堂導入技能的有效對策
2.1合理運用問題導入法
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xiàn)、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所以可以運用問題導入法來教學,讓問題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激發(fā)學生的探究學習心理。比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課文時,可以這樣設計問題導入:學生們見過小蝌蚪?jīng)]有?它有什么特點?可愛嗎?當學生回答完畢之后,老師可以繼續(xù)設疑:小蝌蚪的媽媽去哪里了?小蝌蚪為什么非要找到媽媽呢?以層層遞進的設疑來激發(fā)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欲望,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這樣能一步步帶領學生走入到小蝌蚪的世界中。學習新課初,可以先讓學生對課文進行朗讀,然后將幾個層層遞進的問題寫于板書上,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朗讀,這是一種效果非常好的導入方式,只要合理運用,必然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2.2合理運用多媒體情感導入方式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時期,對于事物的認識往往還比較模糊,所以很難對課文想要表達的情感進行理解。而多媒體教學技術則完全不同,能夠將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起來。當老師單純的講解無法幫助學生理解問題時,便可以巧用圖片、生動有感情朗讀課文及小視頻等導入方式來教學,給學生創(chuàng)設適宜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的情緒處于極度高漲狀態(tài)。讓學生追求真善美,否定憎惡丑,將學生有情感地導入。小學生的情感單純而美好,比如在學習“灰雀”這篇課文時,就可以為學生播放關于麻雀的視頻,讓學生對課文中的事件及情感感興趣。此種課前導入方式,能將學生充分的認識麻雀,從而讓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深刻的加深對麻雀的感知。
2.3合理運用故事導入方式
故事是兒童時期孩子的最愛,也是小學生的天性,他們對于每個故事都充滿好奇與期待。實際導入教學過程中,可以巧抓住學生此特點來設置故事導入情節(jié),讓學生在聽故事中不斷感受到快樂,快速進入到應有的學習狀態(tài)中。比如在學習“亡羊補牢”課文時,在課堂導入前老師要對學生的寓言故事掌握情況進行了解,導入時讓學生進行寓言故事接龍,以此種方式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寓言故事產生探究興趣,相信這樣的導入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合理運用游戲導入方式
小學階段的學生天性愛玩,這是必然的。實際上,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進行課前導入時,需要抓住學生此種愛玩的心理,將有趣的游戲導入方式運用到教學中,相信必然能為高效課堂的順利推進奠定扎實基礎。比如在學習“找駱駝”課文時,課前可以讓每位學生都準備兩塊橡皮泥,充當做游戲時所需的道具;然后,上課時教師給學生展示與駱駝相關的圖片,讓他們按照教師出示的圖像來捏駱駝,看哪個學生捏得最像。學生紛紛進入到游戲中去觀察、捏與調整,當他們都完美地展示了自己的作品時,他們會開始質疑,為什么要捏駱駝呢?難道今天的課文是要捏駱駝?紛紛樂于進入到新知中不斷去探究與學習。此種游戲課堂導入方式,不僅能夠及時讓學生產生疑問與發(fā)散思維,還能夠調動他們參與學習的熱情,可以說有一箭雙雕之效。
3、結語
課堂導入技能是目前每位小學語文教師都需要掌握的技能。教師必須要合理地設計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以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能力及素養(yǎng),讓他們深深地愛上語文課程的學習,獲得更多豐富的知識與感受,為將來的全面發(fā)展奠定扎實基礎[3]。
參考文獻:
[1]李婷婷.小學語文教師課堂導入技能的現(xiàn)狀及對策[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105):159-162.
[2]李因高.小學語文教師課堂導入技能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中華少年,2019(118):198-198.
[3]劉云云.小學語文教師課堂導入技能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渤海大學,2016(55):1147-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