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 要】 英語的學習不僅是為了試卷上的數字成績,更為重要的是為了與人溝通交流表達自己,更多的時候,它是一種工具也是一門學科。本文從英語學習中語言環(huán)境的重要意義和所發(fā)揮的作用入手,結合英語課堂中學生的學習現狀,總結了其中的一些問題,并就怎樣在課堂中營造學習的語言環(huán)境和氛圍提出了幾點有效建議,并對教師與學生如何應用語言環(huán)境提升教學質量作出解答,以此為廣大一線英語教師提供有益的探索思考。
【關鍵詞】 語言環(huán)境 英語教學 教學實際
一、課堂中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對語言學習的作用探析
現實生活中,學生對英語的認知只停留在單詞的記憶和語法的變換應用,真正與人實現英語交流卻只有少數學生能夠完成。社會調查表明,個人的發(fā)展受到生活環(huán)境和后天教育兩方面的影響。因此對英語的學習,除了課堂學校教育,環(huán)境同樣十分重要。交際法的思想中曾提及,學習一種語言也是使自身養(yǎng)成一個習慣的過程。而習慣往往需要大量的相同重復,對于英語學習來說,僅憑借課堂內的40分鐘顯然不夠,需要語言環(huán)境來支持實現。所以英語教學僅靠傳統(tǒng)的講、聽、練還有欠缺,對語言規(guī)律的探索總結應用,賦予自己的思想感情也是應當去做的。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不能夠脫離應用而存在,它需要應用,需要嘗試。學科本身的獨特性質決定著語言的實際運用影響語言各方面的學習,語言環(huán)境則是語言訓練的基礎要求。學校中的學習是在課堂中進行的,參與者不僅有學生也有負責引導和糾正的教師。教師積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就能夠實現課堂中的語言環(huán)境構建,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提升學習意識,在一來一往的交流中提升自身的口語和聽力能力,也是自身英語素質的增長填充。
二、課堂中語言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與應用的具體方法
語言環(huán)境對于英語教學的作用影響是十分顯著的。課堂教學時,教師對語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把握和對英語實踐機會的重視都是十分必要的,學生不依托于外在的要求,而是通過自己的經驗、感覺、實際應用來找到英語的語言使用感,并以此提升對語言的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
當前社會背景下,課堂是學生接受英語、學習英語的主要地點,所以課堂中有限的幾十分鐘,教師要充分利用,為學生建造理論性、知識性,同時又是開放性、實踐性的學習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更過闊的學習空間,使學生的興趣更長久,自信心和積極性都得到增長,為真正的語言學習開始關鍵的一步。
1. 從課程開始入手,重視課程導入。
課程進行前都要有導入環(huán)節(jié),導入的流暢與否決定著一節(jié)課程能否順利進行,就像好的開始預示著一半的成功,好的導入往往也是一堂課成功的重要部分。課堂中想要建立創(chuàng)設的語言環(huán)境是輕松、自然的,過于嚴肅、緊張的語言環(huán)境達不到實踐要求,要融合課上內容也存在難度。所以課前和學生進行英語的自由交流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自由決定交流形式,自己認為好的優(yōu)秀英文段落朗讀、對電影片段印象深刻想要演繹、想在有限的時間里為同學們進行一個即興主題英文演講,或是單純用英語表達自己的心情、一天中的某個事情,都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消滅對英語開口講話的恐懼感,打敗負面情緒,調動學生的熱情。以此可以展開課堂內容的延伸,也可以選擇對自由發(fā)揮的內容進行簡單點評,提出一些改進,這樣不僅課堂的輕松氛圍達到了目的,學生的自信心和英語交流能力也都得到了提升,是一舉多得的行為。
雖然提倡課前活動,但是課堂活動的內容形式,還是要與教學內容有些關聯,避免空洞、沒有意義的交流,使得常見的天氣談論、日期談論等流于形式的敷衍表現減少一些。比如課堂中涉及西方節(jié)日,課前教師可以把自由討論的主題設定為節(jié)日,可以是中國的純傳統(tǒng)節(jié)日,也可以是西方的節(jié)日,可以是節(jié)日過程,也可以是節(jié)日的文化背景淵源。對于增進學生知識又是另一個有效途徑。這個過程中,教師主要起輔助作用,只是補充說明學生的發(fā)言,盡量由學生獨立完成談話內容,鍛煉其信息收集整理、自學能力。
2. 改良教學氛圍環(huán)境,賦予其開放性。
學生當前學習的英語涉及許多語法知識,還要背誦大量單詞,學習過程略顯枯燥。但其實英語本身是輕松的,作為一門語言,英語有著強大的包容性和多變性,它的發(fā)展歷史也并不短暫。所以教學時,如果能夠重視教學環(huán)境氛圍的改善,就能夠更多地賦予課堂學習開放性的特點。具體做法可以在課堂中布置一些英語使用國家的人物形象,可以是動畫片中的可愛主角或是連載漫畫中的超級英雄;如果學生對國外文化歷史感興趣,還可以準備一些英文諺語或者歷史小故事,課本知識內容的延伸是不錯的選擇。對于教室的布局也可以做出更改,更方便學生討論發(fā)揮。
3. 結合實際,活躍課堂氛圍。
網絡信息設備普及,語言環(huán)境的營造也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所以英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課件在課堂上播放,其中可以穿插自己制作的圖片、視頻資料,或者其他與課堂內容相關的資料等。課件結合教師講述,情緒調動營造適當氛圍,使得學生更容易被感染投入。即使教學資源有限,課堂模式也不能過于刻板單一,固定的流程形式會讓學生感到倦怠,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所以可以嘗試改變教學形式甚至偶爾改變教學場所,來使學生增添學習體驗,活躍參與其中。
此外,也要喚醒學生的個人意識,使其主動為英語學習尋找、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雖然教學是由教師和學生同時完成的過程,但是教學的最終目的依然是學生學習。所以營造語言環(huán)境的過程中,除了教師的引導、對教學方式的探索改良,還需要學生的主動參與,主動尋找適合語言環(huán)境,網絡信息、電影視頻、新聞電臺都可以作為了解途徑。也可以在同學之間自覺組織一些英語口語交流活動,同學之間互相幫助,鍛煉口語能力,也使學生敢于表達,增進彼此感情,獲得共同提升。
三、結語
課堂中營造出語言環(huán)境是英語學習的重要部分,目前許多教師和學生都更為重視課堂的講述而忽視環(huán)境的影響。要在課堂中營造處語言環(huán)境首先要從情境導入入手,然后對課堂內容形式適當改良,最后還要喚醒學生個人意識,使其主動為英語學習尋找、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力求在大量的實踐交流中,使學生接受并喜愛英語學習,提升自身的英語能力。
參考文獻
[1] 胡紅芝.淺談如何運用英語語言環(huán)境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2014(10).
[2] 吳雪松.淺議非英語專業(yè)英語口語教學改革,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