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棠
You can either travel or read,but either your body or soul must be on the way.
要么旅行,要么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最初是被旅行這個詞誘惑,曾經(jīng)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間的繁華,后來才知道年少的心總有些輕狂,一次旅游可以,但說走就走,說怎么走就怎么走,這畢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每個人,或許都渴望走在不同的風景里,而現(xiàn)實中,我們只能為了生計勞碌奔波??墒牵松姆e淀,可行萬里路,亦可讀萬卷書。我們也許不能時刻奔向遠方,但不能停止追逐靈魂的步伐。既然身體得不到自由,那就讓靈魂享受行路的幸福吧。
喜歡上讀書,是在童年時代。雖時隔多年,那沁人心脾的書香,那揮之不去的情感,至今仍芬芳著我的生活。
提到讀書,應(yīng)該感謝哥哥。在我的記憶中,哥哥酷愛讀書,業(yè)余時間如饑似渴地閱讀,在那個物質(zhì)貧乏、生活單調(diào)的年代,這可能是他惟一的愛好。不像今天的我們,手機如影隨形,而隨著使用手機時間增多,書籍漸漸淡出我們的生活。受哥哥影響,在上學(xué)前,我已經(jīng)接觸到了很多書。最開始是小人書。我個人對小人書有著特殊的感情,拿上一本書,或坐在樹上,或坐在草垛上,能夠美美地看上半天。
對于很多70后、80后來說,小人書承載了我們快樂的童年回憶。
后來,上學(xué)識字多,哥哥送給我的書變成了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這幾本書陪伴了我整個童年,那時候一遍又一遍地讀,怎么讀都覺得不夠。我覺得童話并不只是孩子的讀物,而是任何時間、任何年齡段都可以讀的經(jīng)典文學(xué)作品。我現(xiàn)在再讀童話,仍能深深地被生動有趣故事給吸引。
再后來,偷偷看一些小說。說起小說,不得不提金庸的《天龍八部》。金迷要用億為單位來計算.連鄧小平同志都是金迷,可見金庸的影響力之大.“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看金庸的小說就有點這個意思。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金庸是除曹雪芹以外唯一一個連主角命名和出處都考究的十分細致的作家。
如《天龍八部》里阿朱阿紫的名字。出自《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注云:朱,正色;紫,間色之好者,惡其邪好以亂正色。已經(jīng)很明顯的點出了兩個女角的性格和往后感情的發(fā)展。
不過,在小學(xué)階段捧著厚厚的武俠看,那可得膽量與智慧并存。就這樣,在爸爸媽媽的時不時的鎮(zhèn)壓和與他們斗智斗勇中,讀了天龍八部,再到射雕、神雕俠侶……
當心志從懵懂逐漸成熟,我也開始了我多姿多彩的初中生活。班主任任老師是個比較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人,受他影響,看的書比較雜。而且那時候任老師鼓勵我們多寫詩和散文,從那時起,我就喜歡讀一些外國名著、詩歌、散文?!栋屠枋ツ冈骸分心俏黄娉鬅o比的敲鐘人,卻有一顆金子般善良的心,為了保護美麗的吉普賽女孩,他寧愿犧牲自己的生命;戰(zhàn)國時期的無鹽女鐘離春,面貌雖丑,但飽讀詩書,志向遠大,為了拯救國家,她冒著殺頭的危險,向齊宣王進諫。那時候?qū)ξ覀€人影響最大的書,外國著作《飄》,思嘉的奮斗與頑強生命力,強韌的活著的態(tài)度,值得我永遠學(xué)習。
冰心《繁星》、《春水》中的詩歌大多小巧玲瓏,語言明麗清新,富含生活哲理。詩集中,以青年為話題的詩共有8首,《繁星》3首,《春水》5首。讀這些詩,你會為它的新穎構(gòu)思所嘆服,你會為它的深刻哲理所感動。
《繁星》之十六:
青年人呵!
為著未來的回憶,
小心著意的描你現(xiàn)在圖畫。
這首詩很通俗,一讀就懂。詩人勸誡我們要把握好現(xiàn)在,勤奮努力地學(xué)習,腳踏實地地工作。只有“小心著意的描你現(xiàn)在的圖畫”,將來的事業(yè)才輝煌,人生之路才寬廣。一個“小心”,用詞精妙、無限關(guān)愛、叮嚀之情力透紙背。
《春水》之三十四:
青年人!
從白茫茫的地上,
找出同情來罷。
這是一首告誡青年人如何待人處事的抒情詩。詩人要青年人“從白茫茫的地上找出同情來”,就是要青年人對別人充滿關(guān)愛,對社會充滿愛心。正如那首歌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讀這樣的故事,讀這樣的詩,讓我第一次知道了真、善、美。
初中三年時光在浪漫的詩歌散文中悄悄溜走,迎來了高中生活,每每回憶高中生活,總是感慨萬千。在那艱苦奮斗歲月里,幸而有幾位好友可以共勉,當時我們減壓的唯一方式就是看書。那時候看得最多的就是漫畫和瓊瑤小說。
《仙劍奇?zhèn)b傳》系列是根據(jù)當年曾感動整個華語圈的經(jīng)典電腦游戲《仙劍奇?zhèn)b傳》改編,敘述酷愛武術(shù)的少年闖蕩江湖的故事。電玩里趣味的歷險,轉(zhuǎn)化成漫畫書中逗趣的情節(jié),主角們鮮明的個性,這個以中國古代仙妖神鬼傳說為背景,以武俠和仙俠為題材的故事,讓我們愛不釋手。
瓊瑤作品風靡已久,也影響了幾代人的戀愛觀,其純情柔美的愛情景象風靡得一時無二,大多數(shù)70年代左右出生的女性,曾經(jīng)都是瓊瑤言情的跟隨者。
專欄作家黃佟佟曾說:“瓊瑤之所以不會過時,是因為主題永遠是不會過時的愛情?!边@個觀點也得到了楊錦麟的認可:“瓊瑤的劇抓住了愛情的主旋律?!睈矍樵谌诵缘慕M成部分占據(jù)著重要地位,而瓊瑤用瓊瑤式苦情、瓊瑤體臺詞將愛情進行修飾之后更能激發(fā)人性的特性,因此“瓊瑤”會一直延續(xù)下去。
一眨眼,高中艱難困苦的歲月也過去了!進入大學(xué)的校門,看到圖書館,我的第一感覺是:天啊,這么多書,而我可以任意采擷,這真是一種幸福。四年的大學(xué)生活,讓我見識了更廣闊的世界,在那里,我領(lǐng)略了李白“乘風破浪終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暮肋~,品味著朱敦儒“自歌自舞自開懷,且喜無拘也也無礙”的灑脫,震撼于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悲壯,感傷于蘇軾“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無奈。書中的詞句告訴我,做人要胸懷寬廣、榮辱不驚;做事要目光遠大、腳踏實地。
回首大學(xué)時代,某一本書,某一首歌,某一部電影,連帶的都是某種回憶。快樂的,憂傷的,痛苦的,醒悟的,迷茫的……大學(xué)因這些而豐富多彩。
走出校園,我成為一名教師?,嵤露嗔耍荛L時間我無法再靜下心來讀書,可是在內(nèi)心深處,我卻為每一天的虛度而不安。陪父親在看病的日子,讓我感到像是在地獄度過一樣!
我的老父親從死神那兒掙扎回來,可我精神不太好!經(jīng)常無緣無故發(fā)脾氣,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日夜顛倒!偶然間,一本書闖進了我的世界,書的名字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開始讀宗教類作品,希望能從那些書當中緩解自己內(nèi)心的壓力。我又重新捧起書卷,漫步在書香的天空下。雖然,閑暇的時間少了,但心里卻越發(fā)平靜?,F(xiàn)在回想起那些事,我也釋然了,既然上天都給了父親一次活著的機會,我還不滿意什么?這只是人生旅程中的一道風景而已。
現(xiàn)在看來,我并不覺得我當年愛讀瓊瑤就是幼稚,我也不覺得曾經(jīng)拿著詩詞傷春悲秋就是矯情,我更不覺得我現(xiàn)在讀一些經(jīng)典文學(xué),讀宗教文化的東西,就特別厚重有文化。這么多年過去了,我發(fā)現(xiàn)我忘掉了書里經(jīng)典的話語,忘掉了故事的經(jīng)過,忘掉了作者的感悟……以后的日子里,讀書在我生命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我也無從知曉。這時候有人可能會問,那這樣來說,讀再多的書,都忘掉了,讀書的意義在哪里?還有必要讀書么?
朋友們,記不記得住經(jīng)典的話語,記不住故事的經(jīng)過,記不住作者的感悟,有什么重要的呢?重要的是有多少個難題在讀書后迎刃而解,多少個疑惑在讀書中煙消云散;重要的是讀書帶給我們歡樂和充實,理解與感動,這,還不夠嗎?!
其實讀書就是這么回事,根據(jù)閱歷的不同,閱讀的選擇也是不斷發(fā)生變化的。借用著名主持人周濤的一句話:就相當于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一樣,她認為閱讀也不分高低貴賤。
蕭伯納也說過: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相互交換,我們就各自有了兩個思想。從書中尋求一加一的裂變,得出無數(shù)思想,便是我讀書的初衷。
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用讀書來慰藉自己的心靈吧!在匆匆的旅途中,在沉沉的行囊里,在等待的車站上……別忘了,留一個位置,給自己最愛的那本書!“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讓書籍跟著我們一路前行吧!
親愛的朋友們,旅途中不必寂寞,也不必憂慮,卸下生活的負擔,輕裝出行,讓心靈跟著我們一路前行吧!
腳下從來都沒有過停息,最美的,就在行走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