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霞
摘要:所謂“高效”,簡單地說,就是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而高效課堂是指課堂上的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達到較高。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效率;模式探究;新課標
中圖分類號:G633.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2-0047
高效課堂是有效課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課堂基于高效教學,簡單地說就是在單位時間內(一節(jié)課時間),完成更多的學習任務,并且學習效果(掌握程度或留存率)更好。由于高中數學知識較難,邏輯性較強,而且其中很多都是抽象的理論知識,學生很難通過有限的課堂時間充分理解他們所學到的知識,并且由于一些知識點很難,學生的自信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受到攻擊,逐漸失去學習興趣。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建立高效數學課堂,可以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同時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順利發(fā)展,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對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模式進行了探討。
一、創(chuàng)建新型師生關系,提高課堂效率
對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著重于構建新的師生關系。學校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人際關系是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關系。教師應善待每一位學生,成為關心他們的朋友,具有知識和才能,并成為他們精神智慧的雙重指導。“親其師而信其道”“厭其師而棄其道”,平等、尊重、傾聽、感染、善待理解每一名學生。這是為師的底線和基本原則,而高素質、時代感強、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師,正逐漸成為學生欣賞崇拜的對象?,F(xiàn)在,學生正從“學會”變?yōu)椤皶W”,教師正從“講”師變?yōu)椤皩煛保n堂中新型的師生關系正逐步形成。為了在課堂上達到師生互動的效果,我們在課外就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和學生交流,放下架子和學生真正成為朋友,學術功底是根基,必須扎實牢靠并不斷更新,教學技巧是手段,必須生動活潑、直觀形象,師生互動是平臺,必須師生雙方融洽和諧平等對話。
二、要注意“數學的形式化和數學的本質”
因為數學的很多問題都可以總結成一些類型性的問題,導致數學課有可能成為“題型展示課”。一節(jié)課師生共同活動,完成了多個例題的學習,但如果不重視數學的本質,從長遠來看,這樣的數學課是低效的。有時教師會有這樣的體驗:這類問題講過多少遍了,為什么學生還是不會?這就是因為忽略了數學的本質。更有甚者,直接展示了知識如定義、定理等就迫不及待地進入題型學習階段,這是得不償失的。拿比較簡單的利用正弦定理求三角形的邊或角的問題來說,我們都知道給定三角形的兩邊一角或兩角一邊,就可以解出該三角形,但是有時解的結果不唯一,這是為什么?什么條件時是唯一的?這里面就可以結合中學學習的三角形全等定理來解釋:“邊角邊”“角角邊”“角邊角”的條件符合全等定理,解就應該是唯一的,而“邊邊角”的條件不符合全等定理,結果就不唯一。這樣既聯(lián)系了初高中的知識內容,也可以讓學生解題前就有預測,更接近三角形問題的本質。
三、加強自主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效率
合作討論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方法。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留足時間,讓學生眼、耳、口、腦、手等感覺器官動起來,促使學生多看、多想、多講、多做。討論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組織能力,為此教師必須選擇有探討價值的內容,組織學生討論教材的重點、難點,越是教材的核心問題,越要讓學生主動學習。學生只有積極參與,進入角色,才能學有成效。因此,在教材的運用和講述上,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實際需要和學習興趣;在課堂活動的設計上,要利于學生的積極參與和自主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感。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從頭到尾發(fā)揮主導作用,讓學生積極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一節(jié)課中,老師試著少說話,讓學生更多動手和大腦運動。學生的想法是一個資源庫。學生經常想出一個筆者沒想到的好方法。高中新課程的目的是關注學生的發(fā)展。應在課堂上及時總結,適當鼓勵,處理課堂內的事件,及時調整課堂教學。例如,在講授等差數列的時候,首先提出問題在書架上排書,每隔三排換一個種類,問如果有二十排書架,會放多少種書?從而讓學生們討論最后得出結論,再問如果四十排呢?這樣就引起了學生的興趣,這樣就可以引出今天所要講授的內容,通過引起學生興趣的方式來引出教學的內容,這樣就可以把抽象的概念轉化得更加的生動和形象,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了在課堂上進行教學的效率。
四、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效率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把大量時間花在語言描述和板書等方面,而用多媒體設備可把講解的內容適時地投影到屏幕上,學生直接從屏幕上獲取比較全面、直觀的知識。這樣不但增加了課堂教學容量,提高了教學效率,而且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與可操作性在立體幾何與解析幾何教學中有著傳統(tǒng)教學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隨著計算機多媒體教學逐步走進學校、走進課堂,以其豐富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的畫面,言簡意賅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及時有效的反饋等鮮明的教學特點,促進教育技術的信息化,并逐步打破“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巴眾人聽”這種以教師灌輸為主的傳統(tǒng)教法,構建起新型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能通過短暫的影視片、簡單的動畫演示等,解決傳統(tǒng)教學中的困難。它能使學生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運用各種感官來直觀地反映自然現(xiàn)象或社會現(xiàn)象,做到化繁為簡、化難為易,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吸引長期的注意力,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參與課堂教學中來,達到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還可以結合一些相關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出現(xiàn),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和教學效果的增強提供了良好的物質技術手段。
總之,教師要善于不斷研究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論,不斷吸取教學經驗,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并想方設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更進一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借助高科技設備展示知識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實現(xiàn)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教學手段的有機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創(chuàng)造高效的數學課堂,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
(作者單位: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第三中學校 ? 04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