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晴
山東章丘農民何繼英賣豆腐腦30多年,靠豆腐腦生意支撐起家里的生活開支,并把兒子送入名牌大學。做豆腐腦凌晨即起,她教育兒子“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只有勤奮學習才能有收獲;為人處世,她身教重于言教:別人困難的時候幫一把,你有困難的時候也會得到幫助;兒子進入航天科研團隊,她叮囑兒子:國家的事比天大,家里有我呢1
65歲的何繼英用她樸素的家教理念,把兒子韓紹金培養(yǎng)成為一名航天英雄。
旱起的鳥兒有宏吃兒子靠勤奮考入名牌大學
1984年春節(jié)后的一天,山東濟南章丘縣(現濟南章丘區(qū))明水鎮(zhèn)秀水村村民何繼英家里熱鬧非凡,這天是何繼英的新生兒子韓紹金滿月,親友們都來道賀。一個快言快語的親戚對滿臉喜氣的何繼英說:“生兒子好啊,這下你的豆腐腦手藝后繼有人了!”
親戚的話讓何繼英不以為然,她笑著糾正道:“豆腐腦生意有我就行了,兒子將來能為國家出點力,才算出息了!”何繼英的話引來親戚們的一片笑聲,笑聲里有褒揚,也有嘲諷。
何繼英說這話是發(fā)自內心的,當年因為家里窮,又遇上了特殊年代,學習成績很好的她沒上到初中便輟了學,這讓她很不甘心,因此,把兒子培養(yǎng)成一個有出息的人成了她最大的心愿。
何繼英結婚后,丈夫在化肥廠上班,為了多掙些錢貼補家用,她把從娘家學來的做豆腐腦的手藝帶了過來。做豆腐腦是個辛苦活兒,每天凌晨1點半就得起床,刷鍋、加水、燒火、點鹵……整套工序下來需要三四個小時,天快亮時,一大桶豆腐腦兒新鮮出鍋,然后裝上三輪車,何繼英開始了一天的生意。
忙忙碌碌中,小紹金長到了三歲,逢雙休日或假期,何繼英到集市上出攤時,都會帶上兒子,她招呼生意,小紹金手里捧本書念念有詞,不忙的時候,何繼英就教兒子拼音,算算術,讓何繼英高興的是,兒子一教就會,尤其對數字很感興趣。
不但何繼英覺得兒子聰明,小紹金上學之后,教過他的老師都對小家伙嘖嘖稱贊,說他是個讀書的好苗子,好好培養(yǎng),將來是個可造之材。何繼英欣喜之余,覺得自己的責任更重了。
一輩子與土地打交道的何繼英不懂什么大道理,她覺得學習就像種莊稼一樣,“人勤地不懶”,“人哄地一時,地哄人一年”,再聰明的人如果不勤奮,也學不到知識。因此,在兒子的學習方面,除了教育孩子要端正學習態(tài)度外,何繼英教育孩子要勤奮。
韓紹金小學二年級冬天的一個星期日,清晨天氣很冷,天快亮時,何繼英已經忙活了近4個小時了,裝好三輪車出發(fā)時,何繼英要把兒子叫起來學習,丈夫勸她,別人家的孩子都在熱被窩里睡懶覺呢,還是讓兒子多睡會兒吧!何繼英不以為然地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上腦子好使,正是讀書的好時候,不能讓他養(yǎng)成睡懶覺的習慣!”隨后,何繼英把兒子叫了起來,囑咐他好好讀書,然后騎著三輪車出了門。
聰明加上勤奮,使得韓紹金的學習成績從小學起便鶴立雞群,到了初中更是出類拔萃,盡管如此,何繼英平時仍不時敲打兒子,不讓他有任何懈怠。
韓紹金畢竟是個孩子,初二上學期有段時間,他和兩個不愛學習的孩子打得火熱,放學后經常約著去鎮(zhèn)上玩耍,憑著他的聰明,隨后的考試雖然拿了班里第一,但分數卻不盡如人意,尤其是拿手的數學,往常幾乎都是滿分,那次考試僅考了90分。
班主任察覺出了韓紹金成績的波動,然后進行了暗中調查,發(fā)現他和兩個平時貪玩的男生經常一起玩,有些擔心,便把情況反映給了何繼英。何繼英很生氣,雖然讀書不多,但她懂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必須讓兒子盡快改正,回到正軌上來。
經過幾天的思考,何繼英想出一個主意,經過與老師溝通,她專門為兒子請了三天假。隨后三天,何繼英沒讓兒子摸課本,而是讓他凌晨就起來跟自己一起燒水、磨豆腐、點鹵,然后帶著他到集市上出攤,韓紹金想帶著課本去,也被何繼英阻止了。
那三天里,韓紹金跟著母親起早貪黑,體會著母親的辛勞和生活的不易。第三天的晚上,何繼英板著臉對兒子說,媽賣豆腐腦養(yǎng)家的辛苦你也體會到了,今后擺在你面前有兩條路:一是如果不好好學習的話,就跟著我賣一輩子豆腐腦,到時娶個媳婦成個家就行了;二是如果你想這輩子不像媽這樣艱難地生活,就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兩條路任由你選,媽也不阻攔你。
韓紹金終于明白了母親的良苦用心,他眼里噙著淚,痛下決心道:“媽,我錯了,看我的行動吧!”回到學校后,韓紹金時時牢記母親的叮囑,發(fā)奮學習,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當地的重點中學——章丘四中。
進入高中后,在強手如林的班里,韓紹金是學習最刻苦的學生,三年來,成績始終占據年級前三名。2005年9月,韓紹金以國防生的身份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學。
受母親影響熱心公益父母注視下領取“上海交大校長獎”
韓紹金進入上海交大讀書,作為國防生,他時刻以一名軍人的標準要求自己。很多人說國防生畢業(yè)后就進入部隊,沒有就業(yè)后顧之憂,也就沒有了進取心。韓紹金則牢牢記住了母親在他大學報到時囑咐的話:“國家拿錢供你讀書,就要勤奮刻苦,早日學到真本事報效國家!”韓紹金暗暗發(fā)誓,作為一名當代軍人,首先要成為學生中的精英,絕不能給軍人丟臉。
除了學習上牢記母親叮囑的“勤”外,韓紹金還時刻想著為父母減輕負擔,從跨進大學校門那天起,他就沒向家里再要過一分錢,靠獎學金、勤工儉學來完成自己的學業(yè),大二那年,他獲得了校自強自立先進獎,大三被評為2008年感動校園十大人物。
學習之外,韓紹金還熱心公益。在這方面,他受母親的影響很大。母親從小教育他,人都有難處,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伸手幫一把,你有困難的時候也會得到幫助。韓紹金記憶中,母親樂善好施,鄰里有困難,她總是第一個伸出援手。多年來,不論誰家婚喪嫁娶,母親總是不請自到,忙里忙外,她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誰還用不著誰呢?”
韓紹金還記得,他小時候跟著母親出攤,碰到那些乞討的、無家可歸的,母親總會給他們盛碗豆腐腦,甚至還解囊相助,幫助流浪人員回家。而在村里,有考上大學經濟不寬裕的,或家里有病人的,母親也會送錢上門。母親常對韓紹金說,錢花在最需要的地方才值得,雪中送碳勝過錦上添花。
身教重于言教。母親一心向善的品德對韓紹金的影響很大。在學校,只要有公益活動,就會有他的身影。國內發(fā)生了災難,他總是率先捐款。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韓紹金不但捐出除生活費之外的現金,還積極發(fā)動大家為災區(qū)捐款捐物。
進入大學后,韓紹金無償獻血多次,又加入了中華骨髓庫志愿者的行列,2009年3月的一天,韓紹金接到通知,他與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一名6歲的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請他準備給這名小患者捐獻骨髓。放下電話的那一刻,韓紹金驚異于自己的幸運,能夠有機會讓另外一個生命延續(xù),于他是一個莫大的榮耀。
韓紹金把自己準備捐獻骨髓的消息告訴了遠方的父母,何繼英得知兒子的決定后,欣慰地說:“能用你的骨髓救活一個6歲的孩子,這是多大的造化啊,媽支持你!”
2009年6月27日,韓紹金躺到了上海華山醫(yī)院的病床上,進行造血干細胞的準備工作。而這一天,正是上海交大舉行2009屆本科生畢業(yè)典禮的日子。為了救人,他寧愿放棄參加對每名大學生都至關重要的儀式。有人問他遺不遺憾,韓紹金實話實說:“有點遺憾,但和小患者的一生比起來,畢業(yè)典禮的幾個小時算不了什么?!?/p>
7月1日,醫(yī)生在韓紹金身上完成了細胞采集,4個小時內,他周身的血循環(huán)了兩遍。有人問他怕不怕、痛不痛。韓紹金笑著說,說不痛是假的,說不怕也是假的,但是能夠挽救一條生命的話,多痛也值了。
在老家一直關注著兒子的何繼英接到兒子采完骨髓報平安的電話,心疼地叮囑他:“兒子,你是好樣的,多吃點營養(yǎng)的東西養(yǎng)養(yǎng)身體!”這時,韓紹金動情地說:“媽,我多想喝一碗您做的豆腐腦啊!”兒子話音未落,何繼英那邊已是淚水潸然,她哽咽著說:“好兒子,等你回家了,媽給你做世界上最好喝的豆腐腦!”
大學畢業(yè)后,韓紹金到部隊服役兩年,然后重返上海交大讀研,讀研期間,他主動擔任國防生骨干培訓教官,還作為一線指導員參與了2012年級學生軍訓,所帶出的隊伍憑借過硬的作風和素質榮獲“軍事訓練模范連隊”。
感恩、責任、激情、夢想,上海交大所倡導的這些品質和理念融入了韓紹金的血液,貫穿于他的求學過程,他先后獲得了伍舜德精神獎、上海市優(yōu)秀學生、優(yōu)秀青年志愿者和優(yōu)秀畢業(yè)生等諸多稱號,還獲得了“上海交通大學校長獎”。
國家的事比天大獨撐家庭助兒成為航天英雄
碩士畢業(yè)赴部隊報到前,韓紹金回家調整了一周,他心里清楚,再返部隊后很難有時間陪父母了。那7天里,韓紹金陪著母親凌晨起來做豆腐腦,幫著母親到集市上擺攤,晚上臨睡前,還燒水為母親泡腳,母子在一起的時光,讓何繼英倍感幸福。
7天轉眼過去了,韓紹金背上行囊要去部隊報到,何繼英把兒子送到火車站,臨上車前,她一再叮囑道:“兒啊,你是部隊的人了,國家的事比天大,家里有我撐著,你只管好好干!”韓紹金飽含熱淚擁抱了母親,然后踏上了遠行的列車。
重返部隊后,韓紹金的專業(yè)特長讓他在部隊大顯身手,先后參與了多項大型科研項目,并加盟航天科研團隊。從長征七號首飛任務,到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發(fā)射成功,都有他的一份力量。
2016年,韓紹金加盟天舟一號科研隊伍。相比之前的天宮和神舟系列,天舟是一種新的型號,許多技術尚未成熟,復雜程度很高,又缺乏可借鑒的經驗,使得本次的航天任務困難重重,一個數字出現錯誤就可能會造成耗資幾個億的工程前功盡棄,因此,韓紹金工作中時刻謹慎小心,容不得自己有一絲一毫的差錯。
盡管忙得昏天黑地,韓紹金仍掛念著千里之外的家人。這幾年,他年逾八旬的爺爺、奶奶身體不好,尤其是奶奶62歲時患了腦血栓,68歲摔傷了腰,需要照料。父親在化肥廠上班,下的是死力,腰椎一直不好,后來又做了維修工。因此,家里家外全靠母親打理,放心不下家里,韓紹金保持著每周和母親通一次電話或視頻的習慣。
兒子掛念家里,何繼英何嘗不想念兒子,她知道兒子干的是讓飛船、衛(wèi)星上天的大事,工作上不能分心,因此,每次兒子來電話,她都是報喜不報憂,家里的母豬下了崽兒,村里翻修了水泥路,等等,她都“眉飛色舞”地講給兒子聽,每次掛電話前,何繼英都會叮囑一句:“國家的事是大事,你只管忙工作,家里有媽呢!”
2017年春節(jié),韓紹金幾乎是在工作崗位上度過的,春節(jié)后,天舟一號發(fā)射進入倒計時,除了技術難題,聯調工作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聯調就是跟著模擬軟件對整個任務過程進行演練,常常要持續(xù)數個小時,在此期間無法同時兼顧其他工作,要耗費許多精力。無線調試結束前是整個工作中最繁忙的階段,韓紹金和同事吃飯都是在工作崗位上解決,往往睡不了幾個小時又要投入到工作中,整個團隊甚至出現全天24小時戰(zhàn)斗的狀態(tài):值班16小時,剩下8小時準備另外的任務。
兒子在北京為科研廢寢忘食,在山東老家的何繼英更是忙得團團轉。春節(jié)期間,公公摔倒造成了骨折,恰在這時,丈夫腰椎問盤突出又做了手術,出院后在家里調養(yǎng)。一家三口同時臥床不起,何繼英忙得昏天黑地。不出攤就沒有收入,她都是凌晨兩點起來做好豆腐腦,天亮時沿街叫賣,賣到10點就回來照顧家里三個病號,鄰居們看她忙不過來,主動過來搭把手。
2017年3月的一天,韓紹金突然想起有10天沒給家里打電話了,趁中午休息的當兒,他想和母親視頻聊幾句。何繼英一看兒子來了視頻電話,想到丈夫手術的事情沒讓他知道,為了不讓兒子看到在床上休養(yǎng)的父親,何繼英趕忙來到院子里接聽電話,韓紹金和母親聊了會兒,問爸爸去哪兒了?何繼英謊說被人請去維修電器了。看到母親視頻中的面容有些憔悴,韓紹金叮囑母親注意身體,何繼英笑著說,身體好著呢,沒事兒。臨掛電話前,何繼英還是那句話:“兒啊,國家的事是大事,家里有我呢,別擔心!”
掛了電話,何繼英的淚水涌了出來。她不是鐵人,也知道累,每當疲累的時候,她就拿出兒子從小到大所獲得的上百個榮譽證書,這些證書既有兒子中學時參加全國競賽的獲獎證書,也有部隊寄來的軍功章,每當看到這些證書,她都感到自豪,身上的疲憊一掃而光。
經過韓紹金和航天科研團隊的日夜奮戰(zhàn),2017年4月20日19時41分,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從海南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發(fā)射成功,韓紹金在本次天舟一號發(fā)射過程中主要負責控制航天器飛行,監(jiān)視航天器狀態(tài)。發(fā)射成功后,他開心地說:“發(fā)射成功的那一刻,作為航天大軍的一員,雖然貢獻微薄,但那種成就感是無法取代的!”
因為對兒子在部隊的無私支持和付出,2018年12月,何繼英當選為“濟南十佳兵媽媽”,她的家庭也被評為“濟南最美教子家庭”。頒獎典禮上,何繼英發(fā)表獲獎感言時說:“國家的事是大事,我能照顧好家里,不讓兒子分心,讓他盡忠報國,就是在為國家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