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慧嫻
【摘 要】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對學生語言能力發(fā)展、思維構建起著重要的影響。在素質教育的環(huán)境下,開展語文寫作教學不僅要以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yōu)槟康模鼞搶⒅匦姆旁谔嵘龑W生的綜合素養(yǎng)上,加深學生對文字的敏感程度,使學生能夠做到學以致用,為學生的未來語言發(fā)展與應用奠定扎實的基礎。筆者結合自身實際的教學經驗,針對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途徑展開有益探索。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06-0098-01
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設計一直都是以提升學生的中考成績?yōu)樽罱K目的,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對文章進行拆解分析、讓學生強記好詞佳句成了教學的主流,使得學生寫作的水平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寫出來的文章空洞乏味、沒有可讀性,不利于學生長遠的發(fā)展。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學途徑,提升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做好鋪墊。
一、加深學生對生活的感悟
寫作是一種來源于生活的藝術,然而,現(xiàn)如今的寫作教學卻與學生的生活存在著很大的斷層,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千篇一律,沒有真情實感,是現(xiàn)在寫作教學存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針對這種現(xiàn)象,老師應該積極主動地拉近學生與寫作之間的距離。加深學生對生活的感悟,能夠使學生學會主動地去探索生活中的美好,進而使學生產生記錄生活的興趣和欲望,讓學生帶著真情實感去寫作,提升寫作的質量和水平。
如通過談話筆者了解到班上有個學生不小心丟失了公交卡,之后被好心人撿到,聯(lián)系他送了回來,使這個學生產生了很深刻的感悟。在了解到這件事情之后,筆者組織班上的學生展開了探討,講一講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令人感動的事情,并讓學生針對這節(jié)課的探討內容進行寫作,總結自己的體會。學生在被人幫助,或者看到樂于助人的事情時都會產生一定的感受,然而這種感受大多是短暫的,如果不加引導,很容易消失,然而通過集中探討和文學性的加工,學生的感受能夠保留地更加持久,從而逐漸地使學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加深學生對生活的感悟。總之,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滲透生活,加強生活與學習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語文,為學生的寫作奠定扎實的情感基礎。
二、提升學生積累素材的意識
學生寫作質量的高低不僅在于學生的生活經驗積累和寫作技巧積累,同時也在于學生各種途徑的素材積累。很多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都會出現(xiàn)無從下筆的情況,導致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的素材積累不到位,使得學生在寫作時多是使用套話,內容不夠豐富多彩。因此,要想提升初中語文寫作的有效性,提升學生積累素材的意識是重點。
一方面,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觀察文章的意識。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多看文章,使學生充分地感受到詞語或者詞語運用對一篇文章的意義。另一方面,我們要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也是在變相的幫助學生積累素材。
三、積極開展寫作實踐活動
在教育改革的環(huán)境下,開展語文教學要以促進學生在語言方面的綜合發(fā)展為目的,實現(xiàn)對學生的全方位培養(yǎng)。因此,我們的寫作教學也不能是孤立的,而是要與對學生的聽、說、讀培養(yǎng)聯(lián)系在一起,開發(fā)學生的綜合潛能,而開展寫作實踐活動,能夠有效地實現(xiàn)這一目標。
如為了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筆者在班上組織學生進行了一場“創(chuàng)意故事比賽”,將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自行選取喜歡的角色,配合上特定的情景,發(fā)散小組成員的想象力,編織成故事,在課堂上將自己小組的故事講出來,最終通過投票選出最佳創(chuàng)意故事。這樣,通過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并且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討論,相互之間進行商討可以保證故事的合理性。之后,筆者再讓學生根據(jù)這次比賽的內容進行寫作,將自己的創(chuàng)意記錄下來。如此,不僅能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還能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優(yōu)勢,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本文從三個方面闡述了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途徑,為了提升初中學生寫作的質量,促進語文課程的有效改革,老師應該拉近學生生活與學習之間的距離,加深學生對生活的感悟,使學生產生主動寫作的興趣;要提升學生積累素材的意識,擴充學生的素材庫,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力;還應該積極開展寫作實踐活動,開發(fā)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