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一
摘 要:氣體檢測對保證工業(yè)生產安全、人們身體健康有著重要意義。當前,新型氣體檢測方法不斷增多,提高了不同氣體檢測的精度。文章重點對氣體檢測中物理原理的運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物理教學;氣體檢測;物理原理;運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5-0064-01
很多有害氣體都具有較強的擴散性,一旦發(fā)生泄露問題,在外部風力、內部濃度梯度的作用下,有害氣體就會沿著地表飛速擴散,造成嚴重的影響。如果出現有害氣體泄露問題,必須要快速處理,降低氣體泄露帶來的危害。為了能夠避免氣體泄露等問題,加強氣體檢測工作尤為重要。下面對氣體檢測中物理原理的運用進行論述。
其一,物理原理。采用可燃氣探測器能夠對單一或多種可燃性氣體進行檢測。催化型可燃氣體探測器主要是根據難熔金屬加熱之后電阻產生變化,從而測量氣體濃度。如果氣體進入到探測器中,其鉑絲表面會產生化學反應,產生的熱量導致鉑絲溫度提高,就會改變其電阻率。紅外光學探測器主要是采用紅外傳感器對紅外光源進行吸收,從而檢測現場環(huán)境中碳氫類可燃性氣體的含量。
其二,運用分析。結合氣體檢測系統(tǒng)的實際功能標準,在實際應用中需要配合主控電路、LCD顯示屏、串口通信電路、傳感器電路等。主控制器作為整個系統(tǒng)的核心,可以通過編寫程序實現對各個部分的智能操控。傳感器可以通過檢測可燃氣體濃度,并將所采集的數據信息傳輸到單片機中進行處理。串口通信可以讓計算機和檢測裝置相連,把每日記錄中的甲烷濃度數值傳輸到計算機中,進行統(tǒng)一管理。如果檢測到可燃氣體超標,則報警系統(tǒng)會自動發(fā)出警報,提醒相關人員盡快檢修。
其一,物理原理。檢測系統(tǒng)主要由氣體傳感器、線性補償器、放大器、電壓與電流傳感器構成。在實際使用中,可通過使用直流穩(wěn)壓電源為整個檢測系統(tǒng)提供電能。之后氣體轉換器將所檢測出的濃度轉化成為電壓信號,但是電壓信號較弱,這就需要配置放大器、補償器。由于在氣體檢測中需要長距離傳輸信號,因此會使用電壓電流轉換器把電壓信號轉化成為電流信號進行輸出,在最終處理之前將電流信號通過轉換器再次轉回電壓信號。
其二,運用分析。一氧化碳檢測儀器主要包含微控制器、一氧化碳傳感器、聲光報警、鍵盤控制電路、顯示屏、A/D轉換器等。在氣體檢測系統(tǒng)開機運行之后,可以實現對自身系統(tǒng)進行檢測,之后讀取單片機EPROM的零點值、斜率值、報警值等,對一氧化碳傳感器傳輸的信號采樣,通過濾波處理器對采用數據進行處理,將所處理的信息數據進行運算、轉換,并判定是否超出報警設定值,根據對比值做出相應的動作,顯示實際一氧化碳的濃度值。報警電路由聲、光、振動報警電路構成,還有發(fā)光二極管、低電壓蜂鳴器、震動泵等元器件,這些元器件主要受PIC單片機端口控制。在運行中,采用分時供電形式,就是利用單片機對電源通斷性能進行控制,也就是說在濃度達到了設置數值時才供電。采用單片機還可以控制周期信號,實現振蕩器的起停,而振蕩器所輸出的信號可以控制發(fā)光二極管、蜂鳴器。
其一,物理原理。植物光合作用主要利用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檢測技術在農業(yè)大棚領域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二氧化碳氣體檢測技術非常多:第一,紅外二氧化碳傳感器。此技術主要是利用非色散紅外原理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行測量,在應用中具有良好的選擇性,也可以應用在爆炸性氣體、可燃性氣體等的檢測中。第二,催化二氧化碳技術。該技術主要是檢測現場二氧化碳濃度,并將其轉化為標準電流進行信號輸入、輸出。第三,熱傳導二氧化碳傳感器。該技術主要是根據不同氣體的熱導系數不同,隨著熱導系數變化氣體含量也產生變化,從而實現檢測工作。該項技術設施有檢測元件和補償元件,通過兩個電橋臂分析整個系統(tǒng)的電壓變量,電壓與氣體濃度成正比關系,補償元器件可以對溫度檢測起到補償作用。除了能夠檢測二氧化碳氣體濃度,還可以有效檢測液化氣、煤氣、天然氣等可燃性氣體。
其二,運用分析。紅外吸收二氧化碳氣體技術主要是采用了氣體吸收光譜,根據不同物質產生的檢測差異,得到動態(tài)數值。不同氣體分子化學結構不同,因此波長紅外輻射吸收程度也不同。采用不同波長紅外輻射對同一個物體進行照射時,部分波長輻射會被物質吸收逐漸變弱,生成紅外吸收光譜。掌握了物質的吸收光譜,則可以得到該物質在紅外區(qū)的吸收峰。如果一個吸收峰位置的吸收強度不同,則代表物質體積不同,二者成正比關系。因此,通過研究二氧化碳對光波長、強度的影響即可得出最終的氣體體積分數。紅外探測器作為一種薄膜電容,在吸收一定量的紅外能量后,其氣體溫度也會隨著紅外輻射量增加而提升,室內壓力會增加,電容值增加代表二氧化碳體積增大。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為了保證大氣環(huán)境、工業(yè)生產環(huán)境安全,需要不斷加強對氣體檢測技術的研究。對于有害氣體檢測技術,必須要確保檢測效率和精度,才能夠發(fā)揮氣體檢測技術的效能,保證空氣環(huán)境健康、安全。
參考文獻:
[1]鄭慶呈,張鵬,魏影.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的原理及其應用[J].計量與測試技術,2014(09).
[2]李穎,付金宇,侯永超.有害氣體檢測的電化學技術的應用發(fā)展[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