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小芳
【摘 要】 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一些數學知識,同時也需要學生掌握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并且使用這些方法探究一些數學問題,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們的數學思維能力,鍛煉他們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以此來不斷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思維能力? 深刻性
人們常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學習數學的過程就是思維的過程,數學能力的核心就是思維。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那么,在數學教學中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呢?以下談談我在教學實踐中的幾點摸索體會。
一、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學生的數學能力受到先天素質、家庭教育、外界因素等的影響。有的學生學習能力強,依據教師的講解及自己的理解,能很快地掌握知識并解決問題,而且能憑借原有的知識去掌握新的知識。有的學生卻只能通過死記硬背來記住知識,沒有自己的理解,學習起來也就相對費勁。對于這種情況,在教學中只有注重培養(yǎng)數學思維才能解決根本問題。因此,要認識到培養(yǎng)數學思維的重要性。
1. 數學思維能力與知識、技能緊密結合,學習知識的過程,就是運用各種思維解決問題的過程,在學習中不注意培養(yǎng)數學思維,就無法較好地理解所學的知識,有可能養(yǎng)成死記硬背的習慣。
2. 判斷能力體現了數學思維能力,學習的根本任務是讓學生學會對身邊的事情進行真假判斷,對教材上的內容、老師的講解進行質疑。學生要用自己的數學思維提出自己的觀點,發(fā)表有個性的見解。
3. 數學思維能力體現了學生的綜合素質,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概括自己觀點的能力,它要求學生首先具有推理思維能力和發(fā)散思維能力。另外,總結能力是綜合素質的表現,所以數學思維能力也體現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以往的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在課堂上都以“一言堂”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受到了很大的束縛。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與教學內容有效地結合,為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出一種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從而感染學生使其加強對學習的興趣,教師也要對學生進行積極地引導,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比如說教師根據數學的某個知識點創(chuàng)設一個情景,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進行做答,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讓學生有新的認識,切實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創(chuàng)設數學問題激發(fā)積極思維
1. 毫無疑問,興趣是一切學習的原動力。尤其是對于控制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差的小學生,好奇會讓他們的學習更加充滿興趣,不厭煩。好奇心是小學生探索知識的一種心理傾向,同時也是創(chuàng)新力的思維培養(yǎng)的動力,學生會對數學的學習充滿興趣,這樣便讓求知欲占據心靈,此時學生會開始思考數學學習,這樣便讓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開始進行。例如,教師在給小學生講三角形時便可以讓小學生畫圖思考。問題的提出和問題的解決方法,是讓小學生開始培養(yǎng)數學思維能力的一種重要方法。教師應當精心設計教學問題,首先,這個問題應當有趣味能夠吸引人,小學生才會對它產生興趣并為之思考,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案。其次,問題不能太難,太難的問題會讓學生完全無法找到突破點,找不到突破點,學生的興趣也就會慢慢減退,漸漸地便不想去思考了,這會阻礙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提問教學的方法,通過這一方法來構建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系統,教師的引導在學生學習數學思維能力上占據著重要的作用。
2. 不斷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善于捕捉各種刺激,機智巧妙地不失時機地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激發(fā)學生思維。如在教“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寫出26 個英語字母,要寫得好,寫得快,突然叫學生停筆,并提出問題,“你能用今天剛學的百分數的意義,告訴大家你完成的情況嗎?”學生頓覺有趣,經過積極思考后,學生作出了這樣的回答:“我寫的字母個數占要寫的總個數的40%、50%、60%……”這樣讓學生帶著急切學會新知識的心情和飽滿的學習熱情,積極思維,由引可見,設疑要根據學生現有的思維能力,確立合理的思維難度,來激發(fā)學生思維、質疑、爭辯、明析,以開拓思維培養(yǎng)能力。
四、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實踐教學就是要從生活中尋找知識的來源,既可以有效地掌握知識還可以增加豐富的生活經驗。下面舉一個例子:林同學的外婆家有許多的田地,外婆家有5口人,每人都有1畝地,每年都可以種兩種農作物,分別適合小麥和玉米,如果種玉米每畝可產800斤,一斤的玉米價格是1.8元,那么這一年賣玉米可收入多少錢?或者是繼續(xù)核算,如果種的是小麥,這一季的產量可達到1200斤,每斤小麥1.2元,那么林同學外婆家這一年種地的總收入是多少?種植哪種農作物掙得比較多?根據這些問題再結合具體信息,教師要結合自身經驗以及學生的自身水平進行引導,并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因此,實踐教學是學生利用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鍛煉途徑,通過實踐可以將理論與現實相結合,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已經成為了小學教學內容中的重點目標,對教學整體的發(fā)展以及學生未來的發(fā)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一過程需要教師長時間進行不斷地嘗試及探索,以實際出發(fā),找到合理的方法,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整體提高。
參考文獻
[1] 胡瓏.恰到好處地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J].教育,2011.
[2] 蔣華.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教法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