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拉赫馬尼諾夫的圣樂合唱作品《徹夜祈禱》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闡述,以為后續(xù)分析提供基礎(chǔ),進而將宗教合唱音樂中指揮的藝術(shù)特點進行分析,并且重點將《徹夜祈禱》全曲中的15個曲目段落中對于合唱指揮的表達要求,期望能夠通過本文的分析對指揮家能夠正確把握指揮要點提供依據(jù)。
【關(guān)鍵詞】合唱作品;《徹夜祈禱》;合唱指揮
【中圖分類號】J616?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一、《徹夜祈禱》創(chuàng)作背景
在俄國十月革命前夕,身在俄羅的拉赫馬尼諾夫意境感受到了來自戰(zhàn)爭的壓力,在他的靈魂深處一直隱藏著對于和平的期待,在此刻,宗教的環(huán)境給了他創(chuàng)作的靈感,并且在1915年年初創(chuàng)作了著名的合唱曲《徹夜祈禱》。這部作品的主題主要是希望能夠喚醒大家對世界和平的內(nèi)心渴望。并且這部作品也是浪漫主義晚期的宗教合唱作品中的重要作品?!稄匾蛊矶\》的第一次演出是在1915年的3月10日,由著名指揮家H·Данилин在莫斯科的圓柱大廳進行以戰(zhàn)后重建募捐的名義進行義演。這次首演獲成為了無數(shù)聽眾以及音樂家的一致好評,該作品共計有15個合唱段落,其音樂主題大多來自傳統(tǒng)的正教圣歌。在這部作品中拉赫瑪尼諾夫?qū)⒍砹_斯古老的宗教傳統(tǒng)以及自身對其獨特的理解進行了完美的詮釋。
二、宗教合唱作品中的指揮藝術(shù)
在對合唱作品的指揮表達要求上,宗教合唱作品與其他合唱作品是有著一定區(qū)別的,如俄羅斯晚期的浪漫主義音樂,大多注重刻畫人生的細微情感,或描述動蕩不安的現(xiàn)實社會,在對于這樣的合唱作品指揮表達之時,要將人們的個人情感突出表達,而在對于宗教合唱作品指揮時,便完全不同,要更加注重心靈的刻畫,對于情感的宣泄要內(nèi)斂,并且要表達出對于上帝的崇高信仰。指揮家的形體的規(guī)整的,但是內(nèi)心的情感要不斷的推進。并且要根據(jù)作品的內(nèi)容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要精心的準備,嚴格的把握,否則無法將俄羅斯宗教音樂的合唱精神詮釋完整,此外,宗教音樂無論是在旋律上還是在節(jié)奏上都是有著獨特風格的,也正是這種不同于其他合唱作品的調(diào)式音階,更為指揮家們提供了指揮藝術(shù)表達的空間,在加之合唱音色的完美配合,也更將俄羅斯晚期宗教音樂推上了巔峰。
三、《徹夜祈禱》的指揮藝術(shù)處理
在俄羅斯的宗教東正教中在星期日的禱告時對于時間與儀式是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的,在禱告儀式的前一天夜里,就已經(jīng)開始著手準備禱告,這也稱為“晚禱”,而在當夜的子夜過后,人們又開始進行禱告,直至晨曦來臨,這稱為“晨禱”。拉赫馬尼諾夫在創(chuàng)作這部《徹夜祈禱》時,便將其晚禱及晨禱融入其中,其音樂結(jié)構(gòu)宏偉龐大,在作品中的15首合唱曲目中,1-6首為“晚禱”,7-15首為“晨禱”。
(一)晚禱
《徹夜祈禱》的印子部分為整個作品的第一首《請來吧,我們要敬拜》,這首曲子共有4個小節(jié),合唱時間為2分鐘,這四句均是禱告詞,莊嚴的情緒貫穿整首曲目,合唱音色要求整體旋律蒼郁綿延,氣息控制嚴謹,有著恒古悠長的風格特點,所以指揮家在對于此部分的指揮上,要根據(jù)悠長綿延的情感將其風格特點進行深刻表達,尤其是在指揮的氣息起伏控制方面,作為這首曲子的基本風格,在指揮時要將句子和節(jié)拍進行精心的安排。
第二首曲目為《贊美你,主啊,我們的靈魂》。這一部分的旋律層次清晰分明,有傳統(tǒng)的俄羅斯古曲風格,在對此進行指揮時要對合唱復(fù)調(diào)部分表達嚴謹,對女中音獨唱部分表達層次分明。
第三首曲目為《被祝福的人》。這一部分篇幅較大,共計有17句,其旋律與引子部分相似,每一句為單獨的一小節(jié),但是因其該曲節(jié)奏較快,而旋律又大多趨于平穩(wěn),所以對指揮來說難度較大,要求指揮要平衡好節(jié)奏與平穩(wěn)之間的相互平衡,在平穩(wěn)安靜的段落,指揮要注意速度不能拖沓,在節(jié)奏較快之時,指揮的力量不易過大,所以在這首曲目中,對指揮的要求極高。
第四首曲目為《神圣快樂之光》。這首曲目主要講述在夕陽僅剩余暉之時,夜晚來臨依舊能夠發(fā)出神圣的光芒。在指揮時要對曲目的情感加以把握,尤其是復(fù)調(diào)織體在高潮部分組成的10個聲部的和聲部分,指揮要將整個曲調(diào)進行不斷的推進,加強和聲部分的情感涌動。
第五首曲目為《主,現(xiàn)在寬恕你》。這部分是有男高音的獨唱部分及合唱部分的慢板,男高音在獨唱時有如夜空中的天籟之聲,在此部分男低音也不時穿插進入,所形成的和聲部分更加扣人心弦。指揮家在此時要著重注意和聲之間的相互合作,并且要表現(xiàn)出平靜的狀態(tài)。
第六首曲目為《歡樂吧,圣母》這一部分時非常著名的一段曲目,同時這也是晚禱中的最后一首合唱曲。這首曲目的特點是各樂句之間有非常自然的氣口,這對于指揮的藝術(shù)修養(yǎng)有著很高的要求。同時,該曲目作為宗教樂段的重要部分,所以樂句之間的氣息也可以猶如人們在吟誦宗教詩文一樣帶著少許自由,所以在指揮時也要注意對樂句之間的劃分,要精確的把握其中的分寸。
(二)晨禱
晨禱的第一首曲目,也就是整部作品的第七首,名為《留守贊美詩》,作為晨禱的開始,這首曲目從晚禱的抒情轉(zhuǎn)為贊美詩的莊嚴,贊美詩的莊嚴肅穆便要求指揮要對每個聲部之間的鐘聲音型做出巧妙的處理,鐘聲音型在力度上強弱不一,時長也長短不同,同時也代表了東正教的化身,字啊指揮過程中要對此段落的此起彼伏有微妙的藝術(shù)感受。
第八首曲目為《你們應(yīng)贊美主的圣名》。在這首曲目的開端是由女高音聲部開始,并且沿用第七首的鐘聲音型,用此來展現(xiàn)出俄羅斯大地上的圣徒,在女高音聲部的抒情表達之下,在運用男女低聲部作為嚴肅的回響,在指揮時要準確的控制好這兩種情感的表達。
第九首曲目為《應(yīng)當贊頌?zāi)?,主啊》。這一首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先由快板到慢板進行的四次反復(fù),運用回旋曲的方式表達了對于主的贊頌;第二部分的風格則運用進行曲的方式表達圣徒不斷追隨主的腳步,進而來表達艱苦虔誠的畫面,在指揮時指揮家要充分的表達出贊頌的畫面感,要注意兩個部分轉(zhuǎn)換和銜接的氣口。
第十首曲目為《我們看見基督的復(fù)活》。這部分的調(diào)性為d小調(diào),要求速度為“不太快”,拉赫馬尼諾夫在此首曲目上放棄引用東正教圣歌,完全運用了俄羅斯式的創(chuàng)作手法。之后的第十一首《我心贊美主的偉大》與第十首可以組成一首合唱曲,速度為“慢板”,指揮家在對這兩首進行指揮時要將兩首作為一首來處理,并且要運用速度的變化和調(diào)性色彩的異同來做出深刻的描繪。
第十二首曲目為《偉大的頌歌》。這首曲目與第七首曲目的主題相呼應(yīng),但是在節(jié)奏上要相對快一些,在旋律上更加激憤昂揚,在指揮上要求表達出給人們以希望的明亮感。
第十三首曲目為《今天是救贖日》。這首曲目短小,速度緩慢,主要表達圣徒對于基督復(fù)活的欣慰感受,在指揮時要精準的把握氣息的轉(zhuǎn)換和人們?nèi)缙缭V的起伏之感。
第十四首曲目為《圣頌—基督從墳?zāi)怪袕?fù)活》。這首曲目與第十三首的情感相同,但是在節(jié)奏上顯得更激動。在和弦的處理上運用三和弦省略了三音、七和弦省略五音的形式在合唱時表現(xiàn)出空靈的意境,指揮家在藝術(shù)指揮時要注意完美的詮釋和聲的空靈,加以將俄羅斯東正教的風格展現(xiàn)無遺。
第十五首曲目為《天國的皇后》。這是《徹夜祈禱》這部作品最后的一首曲目,這也是贊頌勝利的作品,表達對于圣母崇高的敬意,在指揮時要頓挫有力,表達出人們對于新生活的期待和對于黎明來臨的歡呼。
四、結(jié)論
《徹夜祈禱》全曲氣勢恢弘,篇幅宏偉龐大,層次清晰豐富,整曲的曲調(diào)有著浪漫主義的抒情和俄羅斯古典歌曲的莊嚴肅穆,讓聽眾倍感親切又肅然起敬。拉赫馬尼諾夫?qū)推降钠诖约皩Χ砹_斯大地的熱愛和理想全部都融入到這部作品之中,并且通過作品呼吁更多的人堅守和平的信念。可以說這部作品是俄羅斯宗教音樂合唱史的巔峰,同時也為合唱指揮家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展現(xiàn)平臺。
參考文獻
[1]明虹.拉赫瑪尼諾夫《徹夜祈禱》(Op.37)的音樂結(jié)構(gòu)研究[J].音樂探索,2013(2):105-111.
[2](俄)M.阿蘭諾夫斯基編.俄羅斯作曲家與20世紀[M]. 北京:中央音樂學(xué)院出版社,2005.
[3](美)杰里米·尤德金(JeremyYudkin)著.歐洲中世紀音樂[M].北京:中央音樂學(xué)院出版社,2005.
[4]曹通一.俄羅斯合唱文化解讀[J].時代文學(xué)(下半月),2008(10):121-124.
[5]明虹.20世紀俄羅斯宗教音樂創(chuàng)作之研究[D].上海音樂學(xué)院,2010.
[6]曹通一.合唱指揮[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xué)出版社, 2015.
作者簡介:王思翰,俄羅斯遠東國立藝術(shù)學(xué)院碩士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