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睿
摘? 要:中學教育教學中,體育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身體、心理和智力共同參與才能完成,讓學生掌握基本體育技術技能,達到鍛煉身體,增強學生體質。學生生源地、體育基礎、個體差異,尤其是身體素質差別較大。因此,對學生體育教學法要創(chuàng)新,否則很難讓學生的體質健康和體育技能有效提高。分層性教學法已經在其他學科廣泛應用,為使體育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科學有效,為此,本文結合中學體育現階段的教學現狀,探討如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更加合理的進行分層教學。
關鍵詞:中學? 體育? 分層教學? 體質健康
中圖分類號:G807.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2(a)-0109-02
中學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基礎學科教學法不斷創(chuàng)新,但仍有不足。如中學體育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學生們又存在個體差異,采用同一教學法對學生學習運動技術技能比較難,達不到教學目標。教師教學中有的同學能接受,有的同學不能接受學習任務。為此,中學體育教師教學方法必須進行改革,真正的了解學生們的情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進行課堂內容設計,因材施教,通過分層教學法來更好地挖掘學生的潛力,達到體育教學的本質功能。
1? 課堂調查分析,對學生進行分級
學生來源地、生活環(huán)境、成長過程的不同使得他們的身心素質各不相同,課堂調查發(fā)現學生的體育基礎差別較大,實行較為統一的教學[1],很難滿足整個班級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制定了統一的教學目標,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這個目標很難達到,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而言,這樣的目標又過于淺顯,無法滿足他們提升自我的要求。分層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對自我進行定位,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進行相應的訓練,通過努力真正的實現學習目標,有利于保持他們的體育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實際的進行教學目標制定時,除了要對教材進行仔細研究之外,還需要對班級中的同學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根據學生們的身體素質以及平時的各項測驗成績來進行一個大致的分層。分層教學開展后,教師可以通過學習進程不斷改變學生所在層次,總的層次劃分為A、B、C三個層次,(A組是優(yōu)等生,B組是中等生,C組是合格生)。簡單的初級劃分層次后,后期在學生的體育訓練有所進步后重新的打亂、重新調整層次。
從動作技術掌握層面分層。根據學生不同的運動技術能力來進行劃分,將學生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初級、控制、運用、熟練四個階段。在不同的階段,教師也可以將其進行不同層次的劃分,例如,在自行籃球教學活動時,教師就可以將初級階段的標準定為學生能夠盡可能多的進行連續(xù)運球;而低級控制階段則是需要學生在移動中進行運球,并且能夠在教師的指揮下向特定的方向運球,又或是保持原地運球;高級控制則有更高的要求,希望學生能夠將球從一邊運到另一端,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巧妙的避開各種障礙物。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能夠更好的根據自己的具體水平來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2? 因人因材施教,進行分層課堂教學
教師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之后,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具體運動技術技能情況以及身體素質等進行教學目標以及考核標準標準的建立。對于較為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的教學目標要以激發(fā)他們的體育潛能為主,對他們進行專項性的訓練,達到更高的運動水平級別。在培養(yǎng)體育生時,教師就能夠從分層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潛能的挖掘,經過一段時間的特定訓練,教師基本能將學生的培養(yǎng)范疇進行確定,當教師將學生的培養(yǎng)范疇確定之后,必須要征得家長和學生本人的具體意見,如果他們都同意了相關的培養(yǎng),那么教師就可以進行定向培養(yǎng)了。定向培養(yǎng)可以說是體育學習的一個基礎了,學生能否在體育這條路上走的更遠,那么就需要看教師培養(yǎng)是否科學以及家長與學生的支持程度,這三個因素相互融合是造就優(yōu)秀體育學生的基礎。在平時,教師一定要積極的主動的和學生進行交流,鼓勵他們學會提問,通過不斷的鼓勵、不斷的練習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讓他們能夠真正的實現表達能力的提高。這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該方面進行重視,不斷通過教學方法的改變以及教學重點的轉變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訓練機會,讓他們獲得真正的鍛煉體質,掌握運動技能,更好的幫助學生成長。
在中學體育教學時,現階段更多重視的是對體育人才的選拔和培養(yǎng),但這并不代表忽視了對普通學生的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對于較為普及性的技術技能,必須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的參與進來,并且進行相關完整的訓練,最終實現教育教學目標。教師在進行普遍培養(yǎng)時也可以發(fā)現許多的優(yōu)秀人才,在進行廣播體操的教學時,廣播體操作為所有學生都需要參加的體育項目,教師必須要更加廣泛的關注所有的學生,讓學生都能夠熟練掌握各項動作。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學生的動作協調性、柔韌性和學習能力的優(yōu)勢就會逐漸展露出來,教師就可以從這些學生中挑選出作為優(yōu)秀的學生,對他們進行特定特殊的訓練,讓他們的在體育技術技能方向掌握的更加深入,實現我國體育強國大國夢想,人人懂體育和愛體育。
在進行對學生的普遍教學時,教師一定要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因材施教需要教師對所有學生進行平等的看待。在進行中學體育教學時,有些教學任務不要求學生必須達標或是合格的,如一百米短跑、仰臥起坐等項目,這些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進行更加科學的指導,讓學生更加刻苦地進行訓練,以此來促進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可以考核合格。一般的學生教師要求他們只要實現國家制定的局標準就好,而對于那些素質較為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則可以在他們完成普通教學的目標之后,針對性對他們進行更多的技術性指導訓練,使他們有更加廣闊的空間在體育方面的進行發(fā)展。
3? 尊重個體差異,實施課堂教學分層評價
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效果開展教學評價。教學評價能夠對教師課堂的構建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好的教學評價更能夠讓學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發(fā)展。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方法需要教師對學生課堂過程性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給學生最終的成績考核,要注重整個學習過程、態(tài)度、情感等都納入到評價體系中。教師對學生的考核一定要多元化,通過多方面的綜合評定給學生進行一個總體客觀的評定,讓學生能夠充分的了解自己的不足,不斷改進。進行分層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來進行更好的學習和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分層性的教學,而在評價時我們也不能忽視評價的分層合理性,要以不同層次學生的具體情況,建立各層次的評價為標準進行相應的評價。
4? 結語
現階段的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清楚的認知到分層教學的重要性。針對不同的學生,要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分層,并根據不同的層次來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和學時計劃,讓不同的學生能夠在各自的分層教學過程中獲得進步。同時在實行教學評價時要考慮分層性教學法,實行過程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此來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能夠在分層教學中體會到學習體育鍛煉的快樂。
參考文獻
[1] 吳雪麗.分層教學法用于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可行性研究[J].搏擊:體育論壇,2015(10):64-66.
[2] 朱喬.“動態(tài)分層分組”教學法在我院游泳普修課程中的實驗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0,9(3):96-99.
[3] 郭珊學.分層教學法用于高中體育教學的實踐探析[J].牡丹,2016(8):134-135.
[4] 林莉,孫仕舜,董德龍.學校體育對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的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34(8):71-74.
[5] 甄子會.影響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發(fā)展的因素及對策分析[J].體育與科學,2010,31(1):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