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珍
摘? 要:“分數(shù)之上”觀是長期以來高中生受“應試教育”思想侵蝕的惡果,取得高分,是眾望所歸。在課堂教學中,重文化課,輕體育鍛煉,感覺體育鍛煉在學習生活中索然無味,長此以往,高中生就會感覺競爭壓力大、心身負擔重、學習焦慮恐懼、孤獨寡欲,這些癥狀不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動感單車是一項在健身俱樂部開的風風火火的集體運動項目,將它引進高中課堂,設置具有科學性和可行性的動感單車教學內容,來緩解學生壓力、激發(fā)體育鍛煉興趣、培養(yǎng)學生團結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功能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生? 動感單車? 體育課堂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2(b)-0071-02
教育部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文件中指出;體育課程是學生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通過正確的體育教育方式和科學的體育鍛煉來達到學生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的目標,是提高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根[1],是學校課程體系的莖,是高中學校體育工作的葉,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yǎng)全面人才的橋梁。
1? 動感單車進高中課堂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1.1 動感單車進高中課堂的可行性
1.1.1 有利于高中生心身發(fā)展
動感單車課堂內容豐富,騎行有平坦、上坡、跳躍、平衡柔韌、動力與靜力練習,適度的安排課程內容和適度的體育鍛煉有利于高中生骨骼、肌肉的生長發(fā)育,增強學生力量、速度、耐力素質,提高人體血液循環(huán)加速,可給正處于造骨期的骨組織供應豐富的血液,刺激軟骨版增生,促進軟骨版生長。使肌纖維逐漸變粗,增大肌肉的體積、彈性與厚實度,增強肌肉的工作能力和耐力。在練習過程中,配合呼吸,有利于增強呼吸機,擴大胸圍,增大肺通氣量和肺活量,促進心血管系統(tǒng)發(fā)育,加快新陳代謝,課堂行之有效的教法,可緩解學生壓力,消除學生體內脂肪、使學生身體更健美、動作更協(xié)調、姿態(tài)更優(yōu)美。因此,動感單車的練習有利于高中生身體素質、身體形態(tài)、身體機能的有效發(fā)展發(fā)育。
1.1.2 有利于高中生認知發(fā)展
認知發(fā)展是指人類個體的認知在嬰兒至青少年時期中的發(fā)展,高中生對實體化的事物可以抽象化理解,個人興趣分化性、慎獨能力慢慢形成、具有積極嚴密的科學推斷能力。因此,動感單車的內容選取一定要具有理論性、抽象性、創(chuàng)新性,授教時循循善誘、積極引導,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全身心融入動感單車教學中,有利于培養(yǎng)高中生思維的全面性、創(chuàng)新性和自我認知的深刻性。
1.1.3 有利于高中生個性形成發(fā)展
個性是一個人在思想、性格、品質、意志、情感、態(tài)度 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質,通過語言方式、行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表現(xiàn)出來。高中階段是個人形成發(fā)展的關鍵期,具有自我肯定、自我評價意識,個性傾向逐步穩(wěn)定,興趣由膚淺向深刻發(fā)展,個性追求自由張揚,自信心逐漸增強。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由雛形慢慢形成,但尚未成熟穩(wěn)固,通過教育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動感單車課程內容剛好符合學生這些特點,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形成發(fā)展,培養(yǎng)高中生成為一個真正的體育人,野蠻彪悍、熱情奔放、天真活潑、朝氣蓬勃和積極奮發(fā)的新一代青年。
1.2 動感單車進高中課堂的必要性
1.2.1 動感單車新感覺(New feeling)有利于緩解學生壓力
音樂是動感單車的靈魂,是其美的根本所在,新感覺(New feeling)課程,是根據(jù)人體上下肢動作變換的特點、車速變換與“行駛”路徑的不同:音樂節(jié)奏、韻律不同,使人達到心馳神往的境界,在做上肢運動時,加上上半身軀干的搖擺,讓學生感受搖滾音樂的剛健迅速之美;感受地震樂的猛烈清新之感;感受變速、剎車時得驚險刺激。通過動作與動感震撼音樂的結合,身臨其境的感受動感之美,在音樂的帶動下,能夠讓學生吐露情緒的主線,發(fā)泄壓力的良藥,練習過后使人瞎想萬千,進入神領,心曠神怡。
1.2.2 動感單車王者之風(King crazy)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觀
國外美學家曾提出人類美的三層次結構;外在美-性格美-心靈美。動感單車王者之風(King crazy)具有人體體型美、姿勢美、動作美、氣質美的練習之功效。動感單車運動能使學生建立正確的審美觀和健美之效,改善學生精神面貌,使他們在情感、思想、情操得到陶冶。曾經劉海粟就說;“人體美。是美種之美,來自其生命中自然流動。”動感單車王者之風(King crazy)“以體傳情,形神兼?zhèn)洹?。把音樂、情緒、動作相結合,讓學生豪爽狂舞,有利于他們理性意識的提高,促進審美能力的形成,將豪放入微的情感融入形體之中,塑造學生形神兼?zhèn)鋵徝烙^念。
2? 動感單車進高中課堂
2.1 課堂教材優(yōu)化
首先要正確的理解體育課程的性質,明確體育課程內容資源開發(fā)和利用不能偏離高中生身體練習的規(guī)定的學科邏輯,不能忽略體育知識與技術的傳授,體育學科本是一門操作性的學科,運動技術是實現(xiàn)各項運動操作的手段與途徑,在動感單車課程中盡量避免內容“繁、難、偏、舊”和低水平重復現(xiàn)象。根據(jù)《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要求,按照嚴格邏輯程序進行t運動知識與技能的排列,在動感單車學習時,哪些內容先學現(xiàn)教,確保內容的銜接性,連貫性、科學性、豐富性、新穎性、創(chuàng)新性,做到刪繁、降難、初舊、糾偏等方式,從而設置與高中生認知規(guī)律和身心發(fā)展特征相適應的動感單車教學內容,使課堂教學內容滿足學生健身需求、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學生體育知識與技能的雪蓮實際、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相適應,使動感單車內容根據(jù)科學性、邏輯性,以更好的服務于學生。
2.2 課的實施方案
據(jù)研究,90后的高中生,“心智成人化,行為幼稚化,做事極端化”,但也不能一篇概論。張揚個性、思維獨立、創(chuàng)新能力突出是高中生共有的特性。因此,在動感單車課堂教學時,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授教。讓學生進行現(xiàn)場觀摩或視頻學習,讓學生對動感單車由一定的了解,同時完成課前知識技能的學習,并達到初步掌握的程度。課中,教師講解,學生討論練習,具有針對性額進行學習實踐。課后,教師對學生的練習與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完善課堂中遇到的不足,并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評價結果對下節(jié)課進行很好設計,學生進行總結反思,對技能進一步進行鞏固。
2.3 動感單車的動作設計
動感單車進高中課堂,是否能達到健身健美功效,學生運動技能的熟練掌握的程度,這關乎動作的選擇與設計,影響練習者的安全和有效性,同時也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有力保障。即將課堂動作設計分三部分進行;課堂器械調整、上體動作設計、軀干動作設計。
動感單車與普通的自行車有所相似,多數(shù)同學估計對普通的自行車有一定的了解,也能掌握一定的騎法,但在這里還要強調,動感單車與自行車的不同之處。動感單車具有穩(wěn)固性,它的結構可以根據(jù)個人需求加以調整。在學生上車之前,告誡學生,首先調整好車座的高度,高度以自己站在地面、抬起大腿并與地面水平時的高度為準,這樣減輕膝蓋受力,避免運動損傷。車座的位置決定車把的高度,學生騎上去之后,試著把手肘靠在最近把上最為合適,身體緊湊,手臂伸到前方不會感覺吃力,車把的高低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身高進行升降。
手臂握把的正確姿勢,有利于消除肩、肘、腕疲勞,對學生運動起支撐與保護作用。第一手位設計;手放于U型把的底部,手與肘之間成三角形,保持肩肘放松。第二手位設計;就是一節(jié)課中的基本部分,有爬行、快騎、跳躍、沖刺。這是手臂可根據(jù)課的內容來轉換,控制腹部,肩膀放松。第三手位設計;多用于站立爬行,臀部離開車座,上半身軀干稍微前傾,手握與車把的前端,手指向前,大拇指向后進行固定。
軀干是人體的中區(qū),腰腹是控制人體的核心力量。在進行練習時,腹部緊收,腰部微曲,肩關節(jié)、手臂保持放松,騎車時膝關節(jié)始終向前,不能內扣和外分。
3? 結語
動感單車的設計,依據(jù)教學目標,從三個維度“體育技能”“身心健康”“綜合素養(yǎng)”進行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將健美操、拉丁、爵士等練習動作與動感單車結合,在音樂的帶動下,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興趣、達到減肥效果,緩解學生的壓力,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觀念。
參考文獻
[1] 陸守芹,周慶功,袁育霞.“三維一體”教學模式對的構建——以淮海工學院動感單車教學活動為例[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2):139-140.
[2] 吳志鴿,侯成.動感單車有氧集體課堂設計探究[J].樂山師院學報,2012(11):94-97.
[3] 李中喜,羅文冬.動感單車課程對大學生身體形態(tài)及生理機能的影響[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1):85-86.
[4] 辛自強.社會變遷的青少年[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5] 王維.動感單車課程的運動強度及減脂效果研究[J].運動,2013(19):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