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愛娜 王明 紀小純
[摘要] 目的 觀察PDCA循環(huán)在西藥房高危藥品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西藥房的高危藥品及管理人員作為樣本,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方法管理,觀察組實施“PDCA循環(huán)管理模式”。結果 觀察組管理人員存放管理質量(95.82±3.01)分、標志管理(93.62±0.98)分、制度落實(94.85±3.14)分、安全事故發(fā)生率為2.04%。對照組管理人員存放管理質量(80.16±1.89)分、標志管理(82.70±1.52)分、制度落實(79.33±3.25)分、安全事故發(fā)生率為18.37%。兩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從存放、標志以及制度落實三方面入手,加強對西藥房高危藥品的管理,能夠有效提高管理質量,減少安全事故,提高臨床用藥的合理性及安全性。
[關鍵詞] 西藥房;高危藥品管理;藥物存放;藥物標志;管理制度
[中圖分類號] R9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1(a)-0057-02
西藥房承擔著處方調劑、藥物管理、藥物發(fā)放等重任,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患者疾病治療的安全性。西藥房常見的高危藥品,以細胞毒化藥物、肌肉松弛劑等為主。如未進行妥善的管理,極容易對藥物使用的安全性造成影響。為提高西藥房高危藥品的管理水平,該文于該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管理的藥品中,隨機選取49例高危藥品、5名工作人員作為觀察組,分析了藥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措施,并觀察了解決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西藥房實施“規(guī)范化管理”期間的49例高危藥品、5名工作人員作為觀察組,藥品類型如下:細胞毒化藥物19例、肌肉松弛劑21例、高濃度電解質制劑9例。
選取西藥房實施常規(guī)管理模式期間的49例高危藥品、5名工作人員作為對照組,藥品類型如下:細胞毒化藥物19例、肌肉松弛劑21例、高濃度電解質制劑10例。
兩組高危藥品及工作人員的資料對比,均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方法管理,觀察組實施“PDCA循環(huán)管理模式”,藥房工作人員成立小組,共同分析西藥房高危藥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解決。具體方法如下:①擬定計劃并執(zhí)行:藥房工作人員應共同擬定計劃(P)并推行(D),每個月召開一次會議,分析當月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②常見問題:藥品存放不當、藥品標志不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嚴格,均為西藥房高危藥品管理中的常見問題(C)。③問題的解決:小組成員明確常見的管理問題后,應立即制定方案,使問題得到解決(A)。方案內容具體包括建立藥品管理目錄、完善基礎設施、完善檢查制度、完善用藥記錄、定期培訓等。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管理人員的管理質量評分,包括存放管理質量、標志管理質量、制度落實質量3項指標。每項指標0~100分,得分與管理質量正相關。②觀察兩組高危藥品的安全事故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及計量資料分別采用χ2及t檢驗,分別以(%)及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管理模式下的管理質量評分
2.2? 兩組高危藥品的安全事故發(fā)生率
3? 討論
3.1? 西藥房高危藥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西藥房高危藥品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存放不當、藥品標志不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嚴格方面,具體如下:①存放:高危藥品種類多,且有效期受保存環(huán)境的影響較大。常規(guī)管理模式中,西藥房很少存在高危藥品的專用藥架。因此,高危藥品與普通藥品常混淆存放[1]。發(fā)放藥物時,出現錯誤的風險極高。就存儲環(huán)境而言,部分高危藥品需在2~8℃環(huán)境下存儲[2]。如西藥房無適宜的存儲環(huán)境,極容易導致藥物療效喪失,嚴重甚至容易產生毒性反應。該文研究發(fā)現,采用常規(guī)方法管理,存放管理質量(80.16±1.89)分。由存放不當導致的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率為6.12%。上述研究結果表明,常規(guī)管理方法的管理質量有待提升。②標志:高危藥品應設置警示標志牌,方可提醒藥師對其加以重視。但就目前的情況看,部分藥房極容易忽略標志牌的設置問題。標志牌內容過于簡單、缺乏使用禁忌、缺乏配伍禁忌等安全事故,均時有發(fā)生[3]。該文研究發(fā)現,常規(guī)管理模式下,管理人員標志管理(82.70±1.52)分。因標志管理不當導致的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率為8.16%。③制度落實: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在西藥房高危藥品管理中同樣顯著存在。具體表現為“查對制度落實不到位”“藥品信息缺失”“監(jiān)督力度不足”等方面。導致上述問題存在的原因,與檢查制度不嚴格有關。該文研究發(fā)現,常規(guī)管理模式下,本組管理人員制度落實質量得分(79.33±3.25)分。由制度落實不嚴格所導致的安全事故發(fā)生率為4.08%。上述研究結果表明,常規(guī)的西藥房高危藥品管理模式,存在較大的缺陷。需實施規(guī)范化的管理制度,方可有效彌補缺陷,提高管理水平。
3.2? 西藥房高危藥品管理問題的解決
PDCA循環(huán)管理模式的實施,包括建立藥品管理目錄、完善基礎設施、完善檢查制度、完善用藥記錄、定期培訓等多項內容。具體方法如下:①為解決藥物存放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臨床應建立藥品管理目錄,并對基礎設施進行完善[4]。例如:應將醫(yī)院的普通藥品與高危藥品分開,分別記錄在不同的管理目錄上。按照高危藥品的類型,繼續(xù)對目錄進行細化。購入高危藥品后,應將其單獨存儲至同一藥架上。藥架附近,應設置特殊藥物的存儲裝置。該文研究發(fā)現,采用上述方法管理后,本組管理人員存放管理質量(95.82±3.01)分,由存放不當導致的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率為0.00%。與常規(guī)管理方法相比,管理質量更高,安全性更強(P<0.05)。②為解決標志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西藥房應完善培訓制度以及用藥記錄[5]。例如:西藥房可以每月一次,組織管理人員參與培訓。培訓內容應包括“常見的高危藥品”“不同高危藥品的所屬類型”“藥品的存放條件”“藥品的配伍與用藥禁忌”等。培訓完成后,藥房內的藥物每發(fā)生一次變更,管理人員均需及時進行記錄。確保標志牌中的內容準確無誤,提高管理質量。該文研究發(fā)現,采用上述方法管理后,本組管理人員標志管理(93.62±0.98)分。由標志管理不當導致的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率為2.04%。與采用常規(guī)方法管理相比,優(yōu)勢顯著(P<0.05)。③為解決制度落實不足的問題,西藥房應對檢查制度進行完善。例如:西藥房可以每月一次,不定時的對高危藥品的管理情況進行檢查。發(fā)現問題,應立即處理,并對責任進行劃分。確保藥房管理人員,均能夠嚴格按照制度的要求,落實管理行為。提高管理質量,提高高危藥品使用的安全性。該文研究發(fā)現,采用上述方法管理后,本組管理人員制度落實質量(94.85±3.14)分、安全事故發(fā)生率為0.00%。與采用常規(guī)方法管理相比,優(yōu)勢顯著(P<0.05)。上述研究成果,證實了“規(guī)范化管理”措施在解決西藥房高危藥品管理問題中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從藥物存放、藥物標志牌以及制度落實三方面入手,加強對西藥房高危藥品的管理,能夠有效提高管理質量,減少安全事故,提高臨床用藥的合理性及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張榮榮.五常法在心內科高危藥品管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8,9(10):193-195.
[2]? 廖全山.追蹤方法學在醫(yī)院高危藥品管理持續(xù)改進中的應用及可行性研究[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41):182-183.
[3]? 藍桂彬,李鳳儀,陳紅霞.PDCA循環(huán)管理法在醫(yī)院高危藥品安全管理中的可行性成效分析[J].抗感染藥學,2018,15(1):69-70.
[4]? 李華娣,謝巧玲,朱映周.PDCA循環(huán)優(yōu)化基于JCI標準的藥房處方調配管理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14):109-111.
[5]? 張純潔.PDCA循環(huán)在住院藥房藥品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8,15(18):65-66.
(收稿日期:2018-10-11)